1、1七年级上册 古诗文重点词句集锦一 通假字1.尊君在不 (“不” ,同“否” ) 2.不亦乐乎? (说,同“悦” ,愉快)3.吾有十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通“冶” ,修治、修养)5.止有剩骨 (止:通“只” ,仅) 6.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 ,解除、消除)二 古今异义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指侄女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3.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预定的时候,日期4.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把事交给别
2、人去办,委任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注意,照管7.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起,使出现8.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9.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无常 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10.悲守穷庐 古义:寒酸,破旧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11.意与日去 古义:离开,消失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12.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1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门分科-几何学14.止增笑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15.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16.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受伤 今义:污蔑别人
3、使受损害17.因往晓之 古义:开导 今义:知道18.积块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19.东临碣石 古义:到达 今义:靠近20.次北固山下 古义:停留 今义:次序,等第21.乡书何处达 古义:书信 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三 一词多义俄而雪骤 与“俄”构成副词性短语,表示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而相委而去 表顺承关系相顾惊疑 互相,副词相相委而去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去后乃至 才,副词乃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动词知温故而知新 得到,动词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 动词可以可以为师矣 可以凭借,这是两个词士不可以不弘毅 能够,动词之学而时习之 代词,代所学的知识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译,助词
4、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他们的,代词其恕乎 大概、也许,副词人不知而不愠 却,表转折而学而时习之 并且,表顺承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以非淡泊无以明志 介词,可以拿来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达成、成就成遂成枯落 动词,变成、变为止有剩骨 仅,只止一狼得骨止 停止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敌盖以诱敌 敌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前面的前狼不敢前 上前目似瞑,意辖甚 神情、态度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用于主谓间加之,取独,无义不译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的投以骨 拿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宋之丁氏 助词,的之国人之道 代词,这件事有闻而传之者 代词 的人者有光耀者 代词 的东西其人曰 代词,那个
5、其奈何忧其坏 代词,指地以观沧海 连词,来以歌以咏志 介词,用来水何澹澹 副词,多么何乡书何处达 代词,什么日月之行 动词,运行行行舟绿水前 动词,行驶四 词类活用31.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作动词,约定3.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4.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6.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8.非淡泊无以明志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9.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10.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11.狼不敢
6、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12.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13.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打洞 14.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15.东临碣石 名词作状语,向东16.潮平两岸阔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齐平;使宽阔五 文言句式倒装句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作“” “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原顺序应为“” “(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将状语至于位于置于谓语之后。3.投以骨。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以骨投之4.歌以咏志 宾语前置,即“以歌咏志”5.行舟绿水前 状语后置,应为“绿水前行舟”判断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
7、表判断,这是对人物身份进行说明。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3.夫学须静也。 “也”表示判断。谓语翻译为“是” 。4.投以骨。 省略了“投”的宾语“之” ,代狼,即“投之以骨” 。5.顾野有麦场。 省略了主语“屠” ,即“(屠)顾野有麦场” 。6.一狼洞其中。 “洞”后省略了介词“于” ,即“一狼洞其中” 。省略句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省略介词“于” ,应为“(于)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3.可以为师矣。 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代“温故而知新” 。4.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
8、“知”后面省略宾语,即“自己” 。5.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6.若出(于)其中,若出(于)其里 省略介词“于”47.海日生残夜 省略介词“于”被动句1.而顷刻两毙 语意表被动,可翻译为: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六 成语积累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作补语表示达到极点。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3.三省吾身: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4.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5.富贵浮云:指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
9、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作为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7.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像河水一样逝去。8.匹夫不可夺志也: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9.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困的生活。10.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且意志坚定。11.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12.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品德。13.宁静致远: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14.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15.废寝忘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七 名句积累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5.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