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予单位代码: 1 04 5 9学号或申请号: 0331 016 0密 级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导师姓名、职称:“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范 艳法 学社会学张明锁教授二零零六年五月三十日“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毒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7笞尹色7伽年j一月3 D日“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以功能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组织起“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中的诸多
2、要素,创新性地建立了“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功能系统,其中,以“沟通方式系统”作为“适应系统”,正性的沟通方式系统顺应或积极改造不同的情境:以“沟通内容系统”折射出“目标系统”,并研究影响目标排序与获取的相关因素;以“沟通地位结构”作为“整合系统”,沟通地位结构中所蕴涵的正性的制度规范整合沟通双方;以“沟通效益系统”作为“模式维护系统”,正性的沟通效益系统消除沟通紧张,增加沟通动力。然后,本文通过问卷与个案访谈对“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功能系统展开了研究,发现目前“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主要为: 1 “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在多种差异与矛盾因素的影响下依然呈现出整体上很强的适应性和很
3、好的发展态势,2“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结构明显趋于平等化,3子代的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沟通地位显著提高,4亲代的认知结构、沟通行为、沟通风格等都呈现出了一定的传统性与封建性,等等。 而形成这些现状的动力与机制主要是:我国当代文化的现代化直接作用于家庭及其成员,或者通过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变革进而作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家庭成员,最终使得在家庭中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从沟通内容到沟通方式、从沟通地位结构到沟通效益都受到了自由、平等、分权的现代文化的冲击,并经由文化惯性与文化发展等作用机制而呈现出异于以往的新状态。关键词:沟通系统沟通机制 沟通地位结构“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Abs
4、tractThis anicle organize the factors of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wjlh the theory offunctioalism being the rationale,and creatively constrtlct Parent_Adolescent CommunicationFudional system (PRcFs), whjch consists of commllIlication Modes system,CommunicatiOn Contents System,Commllllication St
5、atus stmcture,CommuIlication VhlueSystemThen, tllrough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iews, this anicle researches thePar朋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Fuctional system 口RcFS) and find that: 1Paren“01escent Communication presents the good adaptability and the 900ddeVelopment tendency in spite of the mally d
6、ifferent and paradoxical factors,2The structurcof Parent_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hows distinctly me tendency 0f equalization,3Theab姗y aIld the status of adolescents in communication have strell毋hened,4The parents showsome conventionality and feudaliz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And it is the culture
7、ofequality, 1ibeny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jlnpels the ParentAdolescentCommunication to show allthese new featuresKey words: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chanismcommunicatiOn status structurc一3。“父母一青少年”亲于沟通现状研究引言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中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是影响社会中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最初级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其中,家庭中的亲予沟通是连接
8、亲代与子代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庭中亲子沟通的状况对家庭内亲代与子代双方(尤其是子代)的思想、行为、感情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亲代与子代在家庭中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亲代与子代双方在家庭外部,在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生存与发展。在家庭中的亲子沟通中,有一类亲子沟通,即“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尤为被社会关注。它除了具有亲子沟通的一般特点外,还因子代的青少年身份而具有一些特别的特点与重要意义。青少年期是一个成长突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男孩和女孩都将体验到生理、心理、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的急剧而全新发展,并逐步在摆脱依赖的过程中寻求独立、形成自我。而所有这些成长现象往往伴随着各种成长问
9、题,并且,其中一些问题是猛烈而棘手的。可以说,青少年期是个体成长的个关键而极具挑战的时期。“1因此,“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从沟通内容到沟通方式到沟通的地位结构等都体现着青少年期的急剧而全新发展的特征,并受到各种成长问题的挑战。同时,在家庭外部,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并且在这一转型也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心理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包括亲子沟通在内的各方面社会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的传统中,由于以等级、专制为特征的封建文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家庭中的亲子沟通也呈现出明显的等级性、专制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即在沟通中,亲代处在比子代更高的地位,亲代可以决定沟通的内容
10、与方式,而子代只能被动接受亲代的各种决定,并且沟通的内容与方式处在长期不变的状态。但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革已经促使家庭中已经成年的亲代要更新、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促使家庭中尚处在自我形成期的子代在变革中感知、判断,并选择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从而使得当代的“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与传统的亲子沟通存在巨大差异,并表现出与社会发展趋势同趋势的更新与调整。可以说,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的转型是家庭中“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的根本动力与根本源泉。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存在一些关于当代我国家庭中“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状况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3个特点:1侧重进
11、行一般化的亲子沟通研究,没有着重研究我们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现状;2侧重全面、概括地描述亲子沟通状况,没有着“父母一青少年”亲:二沟通现状研究重于运用专业理论深入地就沟通结构、沟通动力、沟通机制进行研究;3侧重于问题青少年研究,没有着重关注普遍而大量存在的轻度不调。由此,为笔者提供了研究借鉴也留出了研究空间。本文正是希望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家庭中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尤其是沟通中的轻度不调试,通过分析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地位结构与沟通效益等研究其沟通结构、沟通动力、沟通机制等,并基于当代“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l相关文献综述1-l社会心理学中的
12、人际沟通理论综述 。“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是一种最基础的人际沟通,而人际沟通研究正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下面,就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人际沟通理论进行必要综述。作为一本概论型的著作,全国13所高等院校联合编写的社会心理学综合各家论述就社会心理学界关于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概述。1人际沟通的定义。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问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2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在沟通中,必须有四个必要条件,第一,要有发出信息的人,即信息源;第二,要有信息,即沟通的内容:第三,要有信息渠道,即信息的载体,常见的信息渠道包括对话、动作、表情、信
13、件等等;第四,要有接受者,这是沟通的根本目的。3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影响人际沟通的进行。影响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的主要因素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态度、知识构成、社会经验、社会地位、喜好、情绪状态等等;影响信息的主要因素包括:信息的组合、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处理情况等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主要是信息渠道与传播信息的匹配度等等。4人际沟通的障碍。人际沟通的障碍主要包括:社会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个性障碍、社会心理障碍等等。5人际沟通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可以根据不同沟通的性质与特点对沟通进行不同的分类。从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否
14、互变这一角度分析,可以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从沟通中使用语言的形式这一角度分析,可以将沟通分为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从主动沟通一方在组织中的地位这一角度分析,可以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从沟通一方需不需要顾及对方的反应这一一角度分析,可将沟通分为假相倚沟通、非对称性相倚沟通、反应性相倚沟通与彼此相倚沟通等。6人际沟通的功能。人际沟通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协调行为与情感的功能、“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满足心理需求的功能、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功能与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功能,等等。上述关于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借鉴并融合了上述基本理论,并根据
15、研究实践对之进行了重建。而对于人际沟通行为,这一具有外显、易度量的特征的沟通变量,RF贝尔斯在其1970年的著作人格与人际行为中进行了研究。首先,他在研究中对人际过程进行了分析(IPA),列出了十二种人际沟通行为,包括:1追求团结,提高对方地位,提供帮助与奖励;2与人相处放松,常面带笑容,开玩笑,表示满意;3赞同、接受、理解、恭维;4尊重他人自主性地建议、指示;5建议、评估、分析、表达感受与希望:6介绍情况、提供信息,重复、澄清、确认;7询问情况与信息,要求重复与确认;8征询意见、评估、分析与感受;9征询建议、指示与可能的行动方式;10不赞同、拒绝、例行公事、停止帮助;11紧张、求助、逃避;1
16、2攻击、贬低别人,肯定自己。然后,他将这12种行为划分为分为六个领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包括:积极回应行为(第1、2、3、种行为)、尝试回答行为(第4、5、6种行为)、询问行为(第7、8、9种行为)、消极回应行为(第10、1l、12种行为)。六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定位问题(第6、7种行为)、评估问题(第5、8种行为)、控制问题(第4、9种行为)、决定问题(第3、10种行为)、紧张管理问题(第2、11种行为)与整合问题(第l、12种行为)。RF贝尔斯的人际过程分析理论(IPA)被很多小团体内的沟通研究所证实,它为细致地研究小团体内的人际沟通提供了基础。“1本文将借鉴RF贝尔斯的人际过程分析理论,并根
17、据研究实践重建相关沟通行为构成与分类理论,并以此进一步研究“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行为的构成与特点,以及沟通地位结构与沟通效益等。12相关社会学经典理论综述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学从不同的层而与视角关注社会,而社会学界的各个理论学派为我们综合地透视社会并组织多种相关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对“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的研究中,笔者根据研究实践的需要,主要选用社会学经典的功能主义理论,辅以交换论与冲突论的核心思想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将这些经典社会学理论操作化到适于这一微观研究的层面,建造出“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理论模型,组织起多种相关沟通因素,运用于应用研究。121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
18、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学派。帕森斯的经典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生命系统,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相“父母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石)究对稳定的社关系模式的组合,在社会系统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照一定规范进行的”。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应具有四种功能:适应功能,即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行动的条件有一种顺应,或者有积极的情景改造过程;目标获取功能,即系统必须确立自己的目标及目标的优先顺序,并确定获取目标的手段;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维持一定的和谐,它以制度规范为中心: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必须使各部分具
19、有动力和动机,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它以价值为中心。”1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中心,是解释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均衡。他认为,整合是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并归纳了大型社会整合的一些途径,包括:自由在更大范围内制度化,平等和社会公平向前发展,权力与权威更分散也更结合,坚持现代基本价值模式等等。7】帕森斯还提出了新进化论观点,认为紧张(即社会系统内部的失调)、偏差行为、社会控制的结果自然构成社会的变迁。而社会进化的四个范例为: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1随着功能论的发展,默顿建立的功能分析范式,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观察角度,诸如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等
20、,使功能主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93上述的功能主义理论的A G I L的功能体系理论、社会整合均衡理论、新社会进化理论等,都将为操作化地建造“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理论模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122交换论社会交换论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社会交换论首先辨析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异同,提出了一系列的微观社会交换定律,提出了社会交换促成角色认同、制度形成、组织形成的机制。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包括:交换既包含物质内容,也包含非物质内容,如: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交换形式可区分为内在奖赏与外在奖赏;社会交换的正性与负性主要取决于人际交往收益、成本与机会成本等。个体之间的交换行为确实是社会行为的
21、一种基本形式,爱与情感等的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存在,但社会行为中还有不计报酬的行为,因此,在应用社会交换论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将交换行为扩大化。“在关于“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中,本文将运用交换论的核心思想将各种正性交换物看作对对方的“有益性”,包括良好的沟通行为与沟通风格,就对方所关心的问题给以足够的关心与有力的刚应,对对方期望的满足,等等,并将这种“有益性,根据实践需要整合入功能主义A G I L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理论模型,作为对“父士棼一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铆f究亲子沟通的模式维持发生积极的作用并产生沟通效益的重要因素。相似的,“无益性”、“有害性”将作为对亲子沟通模式的维持
22、发生消极的作用的因素。123冲突论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科塞认为冲突的正性功能主要包括:促使群体整合,促使群体稳定,促使新群体形成,促使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充当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等等。在关于“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中,本文将应用冲突论的主要思想研究“青少年一父母”亲子沟通中存在的冲突,发掘冲突具有的整合沟通分歧功能,激发想法与行为方式创新的功能,促进家庭与个人发展功能等,并把它整合入功能理论的的潜功能与反功能之中。“ 。13关于亲子沟通的实证研究综述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一些关于亲子沟通状况的研究,但并不多,也并不成熟。主要研究如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
23、究所的房超与方晓义在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一文中,从亲子沟通的特点(如沟通内容、频率、主动性、沟通问题等),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沟通对象、青少年年龄、家庭环境等),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自尊、学业、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犯罪等问题行为)的关系、亲子沟通的研究方法方面进行综述。 。刘宁、陈锡宽等7位作者合著的上海核心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文中了解上海市核心家庭中的亲子沟通状况,并探讨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沟通的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个街道57个居委会644户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孩子lO周岁)进行问卷调查,并
24、用SAs 8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亲子沟通时间以47 h周居多,近一半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畅所欲言”,近34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以餐桌交流为主,大多数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感到宽松;母亲与子女沟通状况优于父亲。影响母子沟通的因素包括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月收入、孩子年龄、沟通时间以及沟通时机;影响父子沟通的因素包括沟通时间和沟通时机。结论为亲子沟通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较少。亲子沟通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较差,沟通方式较为单一。应大力加强对亲子沟通特别是父亲与子女沟通的宣传教育,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并注重加强对父母进行有针对性沟通技能的培训,从而有效地改善亲子
25、沟通状况,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张雷、雷雳、刘红云、王争艳在家庭亲予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一文在回顾亲子“父母一青少年”亲于沟通现状研究沟通研究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亲子沟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性行为以及其他行为问题如饮酒、药物滥用、反社会行为等的影响以及亲子沟通与儿童自尊、自主性、自我效能感等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阐述了家庭结构、家庭满意度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和亲子沟通的跨文化差异。张雷、刘红云、王争艳、雷雳在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中,比较了父母在亲子沟通上的差异,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家庭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亲子沟通没有年级
26、差异:初中生在与父亲的沟通内容上、与母亲的沟通时间和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2父母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而对亲子沟通旌加影响。父母与孩子长期形成的亲予关系质量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家庭结构影响父亲与孩子的沟通,而很少影响孩子与母亲的沟通。3家庭功能对亲子沟通也具有影响力。其中,情感反应既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质量也影响母子之间的沟通,总的家庭功能影响母子之问的沟通质量,而不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4亲予沟通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王争艳、雷雳、刘红云在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一文中,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
27、法,对青少年的亲子沟通与其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就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多样本比较分析了普通学校初中生和工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理论模型与数据吻合很好,家庭亲子沟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2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各观察变量中,父子沟通时问和母子沟通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亲子沟通(父母)时间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3不同类型学校之涮多样本比较表明,普通校与工读校的青少年在模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工读校的青少年,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
28、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其父亲对沟通场合的选择和母亲的沟通内容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父亲沟通的内容与主动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4普通校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工读学校,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廖小平在沦家庭代际伦理的功能一文中从伦理学的角度关注亲子沟通。家庭代际伦理是现代社会代际伦理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主要是由家庭代际伦理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家庭代际伦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联结亲子关系的伦理纽带;实现亲子沟通的伦理渠道;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伦理规约。“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fiIf究这些研究主要有3个特点:1侧重进行一般化的亲子沟通研
29、究,没有着重研究我们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状况;2侧重全面、概括地描述亲予沟通状况,没有着重于运用专业理论(尤其是社会学相关理论)深入地就沟通结构、沟通机制进行研究;3侧重于问题儿童或青少年研究,没有着重关注普遍而大量存在的轻度不调。由此,以上研究为笔者提供了研究借鉴也留出了研究空间。2研究框架21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211沟通的界定 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过程,人们具体沟通的方式、形式也多种多样。美国学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什么是沟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关于沟通的定义竟然达一两百种之多。大英百科全书认为,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
30、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韦氏大辞典认为,沟通就是“文字、文旬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氏韦尔认为,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而中国学者苏勇在其编著的管理沟通中,从管理的角度,特别是从领导工作职能特性的要求出发,吸收了信息学的研究成果,将沟通定义为“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道并获取理解的过程。”而美国学者桑德拉黑贝尔斯、罩查德威沃尔在其最新的有效沟通一书中,则将沟通进一步定义为“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占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
31、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即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以上的沟通定义,都从某个方面反映了沟通的内在本质。而在本文关于家庭中亲子沟通的研究中,沟通是指一种具体的、亲密的人际之间的沟通,它强调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并关注沟通的具体行为与风格,关注沟通对于家庭发展与子女成长的作用,关注沟通所处的社会背景与家庭情境,关注沟通中的结构性要素以及该结构形成的动力与机制。212青少年的界定1991年出版的张氏心理学辞典中关于青少年的注释是:“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成熟的发展时期,女性自12至2l岁之问,男性约13至22岁之问,儿童后期到成年期之间的大约十年称为青少年期。”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则
32、分述少年期”“父母-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1丹究和“青年期”,指出,少年期亦称学龄中期,指1l、12岁至14、15岁的时期,是儿章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青春期来临、身体发育的加速时期。青年期则是个体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始于青春期,何时止则依个体达到成熟的情况而定。乔斯B阿什福德在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中将青春期与青少年期等同,认为青春期通常被定义为始于约10一12岁终于2卜22岁的成长阶段,其中包括1015岁左右的青春早期,与始于1618岁并且一直持续到22岁的青春晚期。而罗伯特斯莱文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第7版则将青少年期分为青少年早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晚期。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充分地考虑了
33、性别因素,不同阶段的特点等。而本文将青少年定义为始于1213岁,终止于2卜22岁的阶段,并且把青春期分为青春早期、青春中期与青春晚期。其中,青春早、中、晚期大概对应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初中期、高中期与大学期。青春早期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作为未成年人普遍在接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并在父母的监护之下成长;而青春晚期的青少年,已经成为成年人脱离了父母的监护,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职责,拥有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一个群体,相对于青春晚期的青少年而言,青春早期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性更高、沟通需求更强,并且拥有相对较高的同质性;而青春晚期的青少年,一来独立性更强,对亲子沟通需求相对减弱,二来,作为一个群体,
34、他们在这个时候拥有很大的异质性,对他们的研究需要更大量的样本,所以,本文根据研究实际,特别关注青春早期与青春中期的亲子沟通问题,而青春晚期的青少年不是此次研究的目标人群。综上所述,笔者将“父母一青少年亲予沟通”定义为: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与年纪在12、13到18、19岁间的子女之间传递、交换或分享各种关于家庭发展与子女成长的信息、思想、情感的任何过程。22理论分析模型本文关于家庭中“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的研究,将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展开。221静态分析模型“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研究的静态分析模型是指“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结构,即“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结合、
35、组织状况。第一阶段研究:“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构成要素研究。对于“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是细碎的研究,只有全面细致地研究沟通构成要素,才可能具备对沟通系统产生整体的认识的基础;对于“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是基础性研究,只有充分地研究了沟通构成要素,“父母青少年”录了沟通现状研究才可能发现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进行结构研究。这一研究将从亲子沟通的五个主要方面展丌,即:1亲子沟通流程;2亲子沟通内容;3亲子沟通行为;4亲子沟通风格;5亲子沟通的相似性。首先,依据沟通的流程,着重考察沟通流程的“信息传送者:表达倾听理解反馈:信息接受者”4环节的沟通质量
36、,并兼顾对沟通流程中时间要素与态度要素的考察,探寻沟通流程的新特点与新问题。同时,这一研究将为确定沟通系统的沟通方式系统等的现状做准备。其次,考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沟通内容的特点与问题。待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当代“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常常涉及的学业、健康、交友等十一个问题。并且,本研究将从“子代中心”与“亲代中心”这两个方面进行双面考察,考察沟通双方对彼此的关注程度,对不同沟通内容的关注程度,看法的一致程度,回应能力的高低,沟通效果的好坏,等。同时,这一研究将为确定沟通结构的目标获取结构的现状等做准备。再次,笔者借鉴贝尔斯的人际过程分析理论,并依据具体研究实践的需要,选出最常见的15种具体沟通
37、行为,特别是创新性地建构了“沟通行为两维度模型”,即:建构了“强势沟通(s)中势沟通(M)弱势沟通(w)”,与“积极沟通(P)消极沟通(N)”两个维度,并用这两个维度将这15种沟通行为定性、分类,以考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沟通行为的现状。同时,这一研究将为确定沟通结构的沟通地位结构的现状等做准备。然后,创新性地建构了“沟通风格六维度模型”,赋予常见的10种沟通风格以不同的性质;并对其分类。这六个维度分别是:“沟通内容表达之繁一简”、 “沟通心理距离之远一近”、“沟通稳重程度之急一缓”、“沟通控制之严一松”、 “沟通情绪之高一低”,与“沟通积极风格一消极jxl格”。同时,这一研究将为进一步确定沟通结
38、构的沟通方式结构的现状等做准备。同时,在从以上五个方面考察“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的过程中,笔者创新性地注重:1对等地考察沟通双方,进而可以考察“亲代一子代相似性”,2对等地考察沟通效果与沟通期望,通过比较实际沟通状况与期望沟通状况确定“期望一现实相似性”。同时,这一研究将为确定沟通结构的模式维持构成的现状做准备。第二阶段研究:“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研究,即:相关构成要素的结合、组织研究。对于“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的研究是发现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些联系将各个构成要素组织成整体的研究;是关于系统序量的研究。“父母一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研究在对“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
39、要素进行了必要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为理论依据将各个要素组织成“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AGIL系统。见图21。其中,以“沟通方式系统”作为“适应系统”,正性的沟通方式系统顺应或积极改造不同的情境;以“沟通内容系统”折射出“目标系统”,并研究影响目标排序与获取的相关因素;以“沟通地位结构”作为“整合系统”,沟通地位结构中所蕴涵的正性的制度规范整合沟通双方;以“沟通效益系统”作为“模式维护系统”,正性的沟通效益系统消除沟通紧张,增加沟通动力。各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亲子沟通整体的状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系统主要用于表明沟通构成要素的结构,而各个要素并非
40、都具有正功能,有些要素是具有反功能的。图2一l:“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功能系统的AGIL模型适应系统: 目标获取系统:沟通方式 沟通内容模式维持系统: 整合系统:沟通效益 沟通地位结构首先,以“沟通方式系统”作为“适应系统”。沟通方式是指在“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中,亲子双方在沟通的全过程中采用的所有方法和形式。正性的沟通方式系统是应对不同的情境,顺应或进行积极改造的系统。沟通方式系统由纵向的沟通流程与横向的沟通行为与沟通风格构成。其中,沟通行为关注沟通的硬技能,沟通风格关注沟通的软技能。见图2 2。图22:沟通方式结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沟通行为主要包含15种具体行为,并可根据“强
41、势沟通(s)中势沟通(M)弱势沟通(w)”,与“积极沟通(P)消极沟通(N)”两个维度分成“强势积极行为强势消极行为中势积极行为与。弱势消极行为”四类行为。其中,“强势”意味着行为者意欲对对方施行强有力的干预,“弱势,:苎壁:堂尘!:鲞王塑望些鲨堕壅一意味着行为者被对方施行强有力的干预,中势意味着行为者的行为对对方进行干预或被二干二预都不明显:“积极”意味着行为促进沟通,“消极”意味着行为阻抑沟通;而“中势积极行为”是最客观、最理性的行为,但其情感感染力不足。见图23。图23:沟通行为结构“强势积极行为”: P(积极)赞同 “中 夸积极行为”:征求 量见解释 询问情况说明 分析建议 讨论S(强
42、势) M (中势) w(弱势)“强势消极行为”:贬损争吵 “弱势消极行为”:拒绝命令 ” 顺从批评 回避N(消极)而沟通风格是指沟通者在沟通中表现出的气度、作风。常见的10种沟通风格可以依据六个维度分为若干组。见图24。图24:沟通风格结构(消极风格) (积极风格)“沟通内容表达”之繁一简 繁杂重复 简明扼要“沟通心理距离”之远一亲 冷漠疏远 温和可亲“沟通稳重程度”之急一缓 暴躁卤莽 耐心细致“沟通控制”之严一松 严厉刻板 风趣幽默“沟通情绪”之低一高 平淡无味 生动活泼其次,以“沟通内容系统”折射出“目标系统”。对不同沟通内容的关注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出沟通者沟通的目标指向,沟通内容被关注程
43、度的差异又能折射出目标系统的排序,而与沟通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所具有的内“父母一青少年”亲r沟通现状研究在逻辑也将折射出影响目标排序与目标实现的因素。由此,对沟通内容系统的研究将折射出“沟通目标系统”。常见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内容主要包括:学业(工作)情况、身体健康问题、花钱问题、电脑与电视的相关问题、交友问题(普通朋友)、恋爱、婚姻与性健康知识、家务劳动问题、 衣、食、住、行、睡的日常生活方式问题、社会公德、其他业余爱好、各类新闻等。再次,以“沟通地位结构”作为“整合系统”。沟通地位结构是指沟通双方在沟通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些位置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人们在沟通中的影响力
44、(或者说权力)的源泉和基础,也常常表现为沟通地位分层:沟通地位结构通过一个相对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权利义务关系所蕴涵的正性的或显性或潜在的制度规范整合沟通双方。”21沟通地位结构主要包括横向位置结构与纵向位置结构。前者主要通过横向的沟通对等性来标识,即沟通双方在沟通流程中,在沟通行为与沟通风格方面的对等性(或者况相似性)来标识。后者主要通过沟通中的主导性,沟通行为的强势一弱势,与沟通能力的高低来标识。见图25。图25:纵向沟通地位结构其中,沟通行为的强势与弱势结构参加图23。而沟通能力将从智商与情商两个方面考察。见图26。从智商方面考察,选取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标识沟通能力。首先,表达是指传
45、送者针对接受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渠道将个人的想法与感情向接受者传送,而反馈是指接受者针对传送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渠道将个人对传送信息的想法与感情向传送者传送,可以说,二者的作用机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次,问卷设计在能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力求简洁,因此,最终用反馈能力综合代表表达能力与反馈能力。倾听对于正常人而言主要涉及态度问题,因此,在这里,不将它作为一项能力进行考察。而理解能力关乎传送出的信息与接受到的信息是否相符,是沟通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情商方面考虑,选取沟通行为的积极性与沟通风格的积极性标识沟通的能力,它们属于沟通软技能,主要关注沟通中人的心理与感情,对于沟通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图
46、26:沟通能力结构“父母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研究最后,以“沟通效益系统”作为“模式维护系统”。在亲子沟通中,沟通模式维持系统是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的系统,它主要是指沟通的价值。而在家庭中的沟通价值由“沟通效益”表征,沟通效益是指沟通双方对沟通的认可,这种认可主要由对沟通的评价系统标识。评价高意味着认可沟通,消除沟通紧张,增加沟通动力。这一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沟通整体效果评价,沟通行为评价,沟通风格评价,沟通能力评价,等。222动态分析模型“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新状况研究的动态分析模型是指“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系统变化的动力与机制。
47、见图:2 7。图27:“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变化模型沟通变化动力:社会体制与文化转型,自由、平等、分权的现代文化的发展,以及新、旧文化间的不调l沟通变化机制:f文化惯性一文化发展、文化包容一文化排斥f沟通发展结果:tr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功能系统这一模型的建立以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均衡理论、新社会进化理论的框架为理论基础。与应用AGIL的功能体系理论相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动态研究,不认为变化的动力与机制都指向整合,而是既有指向整合的部分,也有指向不调适(或说“紧张”)的部分。r“父母青少年”亲了沟通现状捌究2221沟通变化动力“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状况。
48、这些新状况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文化正处在转型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都发生着变革;其根本动力是我国文化的现代化,即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权力与权威分散与结合等思想正在我国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正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自由思想鼓励社会成员发展自己的个性,促使社会呈现出多样性,并在多样的发展当中竞争与进步;平等思想削减了封建制的等级及其壁垒,支持了个体成员的发展;权力与权威的分散与结合使社会的弱势者通过增权与联合获得更多的力量维护自己、发展自己。所有这些文化的现代化都直接作用于家庭,或者通过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进而作用于处于社会中的家
49、庭成员,最终使得在家庭中的“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从沟通内容到沟通方式、从沟通地位结构到沟通效益都因自由、平等、分权的现代文化而呈现出新状态。当然,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转型问题及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从而引发亲子沟通的不调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文化现代化的偏差,即不合理的自由、平等与分权,与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冲突,如平等与等级的冲突,自由与专制的冲突,等等。2222沟通变化的机制。“父母一青少年”亲子沟通现状是经由文化惯性一发展、适应一不适、包容一排斥的具体机制而形成韵。文化惯性一发展机制是指,落后文化继续生存的惯性与先进文化发展的力量共同作用于沟通双方,这两大因素对沟通双方的影响效果将决定亲子沟通的状况。这一机制既影响包括沟通内容和包括沟通方式在内的沟通自由性与多样化趋势,也影响包括沟通地位结构、沟通效益结构在内的沟通平等化趋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