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2394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涂银萍: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感染科 涂银萍 2014.08.03,习题,文献,阿米巴肝脓肿,肝脓肿 (hepatic abscess ),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肝组织内单个或多发的化脓性病变,是肝脏的继发性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学:,有明确的肝外感染病灶(迁移性) 无明确的肝外感染病灶(隐匿性),国外报道隐匿性肝脓肿占20-60 %,国内占26-53 % 一般认为是由于肝外原发灶在肝脓肿形成时已治愈,细菌学:,致病菌通常与原发灶细菌一致 纯需氧菌感染肝脓肿预后较差 纯厌氧菌脓肿常为单发预后好 混合感染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感染途径:,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淋巴

2、系统、其他,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厌氧菌等 细菌性肝脓肿的感染途径 以胆道为主、门脉系统及全身血液循环系统次之。,肝脏外观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细菌性肝脓肿感染途径,门静脉系统23.8%,胆道 逆行 感染 60.6%,肝动脉感染 14.7%,临近器官直接侵袭 4.0%,病理(感染初期),病理(继续发展),肝脓肿的病理,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裹、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临床表现,全身:高热、寒战、乏力等 消化系统: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715例细菌性肝脓肿,高热 81.4 右季肋区疼痛 53.0 体重下降 27.7

3、 肝大 47.0 恶心、呕吐 25.7 黄疸 25.3 食欲减低 25.6 胸腔积液 14.3 右肩疼痛 24.2 膈肌抬高 11.3 虚弱、不适 21.1 粗啰音 6.3 寒战 9.8 肝摩擦感 0.8 腹痛 8.0,肝脓肿的检查,血液检查:WBC、肝功能(酶、黄疸) X线:右膈肌抬高,局限性隆起和活动受限 B超:首选的检查方法,其阳性诊断率可达96%以上 CT:阳性率90% 病原学检查:血培养、穿刺液、手术病理,BUS 可测定脓肿部位、大小及距体表深度,为确定脓肿穿刺点或手术引流进路提供方便 穿刺液可做细菌培养及药敏,病理,首选,1.单发或多发的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 2.脓肿壁表现强回声,厚

4、薄不等,外壁光滑,内壁不平整。 3.脓肿周围显示由亮渐暗的环状回声的水肿 4.脓腔的无回声、脓肿壁的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了所谓“环中环征”。 5.脓肿内出现气体,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肝脓肿的CT表现,肝右叶脓肿CT平扫(BC)示肝右叶一类圆形分房状不均匀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动脉期(FG)呈边缘性强化,其内多灶分隔影明显强化;静脉期(JK)扫描边界环形强化带显示更加清楚,其内液化坏死区未见强化(穿刺证实),肝右叶脓肿CT平扫(A、B)示肝脏右叶内有一圆形低密度病灶,中间可见少许分隔。增强扫描(CH)见病灶周边及分隔部分有轻到中度强化,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病灶周围可见充血带,CT

5、平扫: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灶、病灶边缘多数模糊或部分清晰、密度不均,其中心区域CT值略高于水,低于正常肝实质,部分病灶内可见气泡。 脓肿周围常出现环状带,称靶征,可为单环、双环和三环。增强后脓腔密度无变化,腔壁有密度不规则增高的强化,称为“环月征”或“日晕征“。 多房脓肿示单个或多个分隔,分隔多有强化,呈蜂窝样改变。,诊断,感染病史: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X线、B超:肝内厚壁囊性病灶,有气体或液平征象 穿刺:抽出脓液、培养,有确诊价值,鉴别诊断,1.胆道感染 2.膈下脓肿 3.阿米巴脓肿,原发性肝癌:肝炎病史、AFP、等 肝囊肿合并感染:无强化、边界清楚 肝转移瘤:原发病

6、史、多发、周边分布、牛眼征,2.右膈下脓肿,肝上间隙的膈下脓肿 往往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 其全身症状和局部体征 常比肝脓肿轻,但右肩 牵涉痛较显著 X线胸片有时可见膈下有气液平面,膈肌轮廓模糊,B超检查往往提示脓肿位于肝实质之外,CT检查可见脓肿呈新月状,鲜有类圆形者,此与肝脓肿不同 决定性诊断有时需依赖手术检查,阿米巴肝脓肿,肝脓肿的并发症,肝脓肿可产生三类并发症,即血源播散、继发细菌感染及脓肿穿破 膈下脓肿 胸腔积液和脓胸 急性腹膜炎 胆道出血,肝脓肿的治疗,治疗总原则,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合理应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全程、足量、规律使用 未确定病原菌:联合、广

7、谱-头孢、甲硝唑、氨基苷类 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1.单独抗生素,适应证 急性期肝局限性炎症,脓肿尚未形成(小于4cm) 脓肿液化区小于3cm,全身中毒反应轻者 或多发性小脓肿,经验性治疗原则,药物获得性 感染途径: 可能致病菌,经验性治疗,根据可能的致病菌 大剂量青霉素或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甲硝唑 克林霉素+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甲硝唑 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经验性治疗-胆道途径,青霉素、头孢菌素在胆汁中能达到较高浓度 氨基苷类及氯霉素则否,病情-重度感染(尤其病因未明)、危重院内感染,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对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产酶菌株及多重耐药菌 不宜作为一线药

8、物使用,抗生素用药原则,在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 先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决定是否调整抗生素,2.抗生素+经皮穿刺引流,在全身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对于单个较大的肝脓肿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吸脓,尽可能吸尽脓液后注入抗生素至脓腔内,可以隔数日反复穿刺吸脓,也可置管引流脓液,同时并冲洗脓腔并注入抗生素,待脓肿缩小,无脓液引出后在拔出引流管。,3.抗生素+外科引流,对于较大的肝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 已穿破并引起腹膜炎、脓胸以及胆源性肝脓肿或慢性肝脓肿 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积极进行脓肿外科切开引流术,外科引流,4.抗生素+外科切除,对于慢性

9、厚壁肝脓肿 肝脓肿切开引流后脓肿壁不塌陷、留有死腔或窦道长期流脓不愈合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左外叶多发性肝脓肿,且肝叶已严重破坏、失去正常功能者 肝叶切除术,抗生素使用疗程 国内观点不统一,体温正常2周 脓腔小于4CM 疗程满30d,国外观点,抗生素单独治疗至少6周;如果有效引流,则在脓腔闭合并且全身症状消失后需要继续使用7天 充分引流并静脉使用抗生素至少3周,具体疗程视临床表现及引流情况而定,然后改口服继续治疗1-2个月,预防复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肝脓肿指南,抗生素治疗一般需要2-6周 疗程可根据发热是否消退,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来决定,预后,病死率可高达11%31% 死亡原因主要是败血症或感染性

10、休克,预后相关因素,年龄 体质:肝功能(低蛋白质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 原发病:脓肿数目:多发性:75.7%,单发性:23.9% 病菌的种类与毒性:耐药菌、厌氧菌 治疗开始的早晚、彻底性 有无并发症:腹膜炎、胆道出血、脓胸,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58例肝脓肿住院病例 发热、腹痛症状多见,有糖尿病史者占86.21 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并进行血、脓肿穿刺细菌培养,细菌来源:最常见为隐源性,其次为胆源性 前三位病原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混合菌 抗生素:以头孢类联合硝咪唑类为多,其次为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应用时间:最短9d,最长87 d.

11、,治疗方式:16例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33例行CT引导下肝穿刺引流治疗,5例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引流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 预后:本组治愈8例,好转49例,死亡1例,病死率1.72,1.下列哪些疾病,最容易合并细菌性肝脓肿,A.下肢化脓性骨髓炎 B.坏疽性阑尾炎 C.胆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 D.开放性肝脏损伤 E.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4.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 B. 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厌氧菌 C.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D. 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E.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5.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治疗是,A. 抗生

12、素治疗 B. 穿刺抽脓,脓腔注入抗生素 C. 切开引流 D. 理疗 E. 内引流术 答案:,A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B甲胎蛋白阳性 C右上腹绞痛及黄疸 D穿刺抽出棕褐色脓液 E突发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6.细菌性肝脓肿的特点是 7.阿米巴肝脓肿的特点是,肝阿米巴病 ( amebic liver abscess),是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大、肝区疼痛、体重下降和贫血等,52,发病机制,溶组织内阿米巴入肝的途径经门静脉 经淋巴直接蔓延入肝,53,临床表现,轻重与脓肿的位置、大小及有否继发细菌感染等有关 起病缓慢,体温逐渐升高,热型以弛张热型居多,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13、、腹胀、腹泻、肝区疼痛及体重下降 因肝脓肿部位不同,向肝脏底部发展,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若压迫右肺,则发生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位于肝包膜处,较痛,易发生穿破 此外尚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膈下脓肿、肾周脓肿,54,阿米巴肝脓肿,56,并发症,肝脓肿穿破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腹膜炎、膈下脓肿和右胸腔积脓较为多见 合并细菌感染,57,诊 断,血象检查 粪便检查 脓肿穿刺液检查 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58,治 疗1,(一) 抗阿米巴治疗: 控制症状:甲硝唑(替硝唑) 或氯喹 甲硝唑0.4 tid x 10d替硝唑.0 qd x 5d 防止复发:二氯尼0.5 tid x10d (二) 肝穿刺引流 脓肿直径3cm,靠近体表,尤其经抗阿米巴治疗无好转的,59,治疗2,(三)抗菌治疗 (四) 外科治疗 脓肿穿破引起化脓性腹膜炎 内科治疗疗效不佳,6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