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形式与政策 抗战70周年.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15323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与政策 抗战70周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形式与政策 抗战70周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形式与政策 抗战70周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抗战教育的历史贡献与深远启示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 的抗战,是自 1840 年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 反奴役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 争。2015 年 9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侵略者,中 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 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 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 共产党在全面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抗战中,抗战 教育如火如荼,在提高全民族爱国主义思想 觉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

2、战斗力,培养大批专 门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坚 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一 、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为抗战服务抗战初期, “亡国论”暗流涌动, “速胜 论”笼罩一时。根据中日两国的特点和国际 形势,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著 名论断。在论新阶段报告中,毛泽东指出, 全民族的紧急任务之一是“实行抗战教育政 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这为抗战 教育指明了方向。为了坚持抗战,为了最终 赢得抗战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必须为抗战救 国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教育不仅要考虑抗战胜利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战后建设的需要。 (一)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 战服务的主张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

3、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指 出,支持长期 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之唯一正 确的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力求进步与 依靠民众。 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教育政策的指导 下,创造了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普通教育相 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有计划地培养培 训抗战干部,就成为“战斗任务” 。干部教育 有两大对象:一是教育老干部,提高他们的政 治、业务和文化知识,使他们理解民族统一战 线的新政策,适应抗战新形势;二是争取大批 青年知识分子为抗战服务。为了培养抗战的 生力军,在延安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如中国 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 学、(二)国民

4、政府实施战时教育体制 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体制,采取了四 项举措。 一是将大学迁入内地。 二是创办国立中学,接收沦陷区流亡学 生。当时沦陷区许多中学被迫停办,师生四 散。在内地设立的临时国立中学,专门接收 沦陷区流亡学生。 (三)民主人士积极为抗战教育服务 众多民主人士奔走呼号、身体力行,积 极为抗战教育服务。陶行知提出普及抗战反 侵略的生活教育运动。 为配合全面抗战, 他提出,要有全面的教育来配合,以促成全面 抗战。他积极推进生活教育实践,收留难童, 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抗战教育是动员人民、教育人民、组织 人民的过程。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 论中

5、提出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的主张。在全民抗战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道路。抗 战教育塑造了民族的灵魂、启迪了民族的智 慧、振奋了民族的力量。 (一)抗战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民族的教育,是全民族反对 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首要的是思想政治 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唤醒民族自觉、民族 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凝聚力的教育。这 一教育过程,正是塑造民族灵魂的过程。 (二)抗战教育是启迪民族智慧的教育 抗战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主张实事 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 的教育,是启迪民族智慧的教育过程

6、。在教 育教学组织原则上因地制宜,在教育内容上 注重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 因地制宜是抗战教育的重要特点。各地 因地制宜,创新出了多种办学形式,如各种识 字班、识字组、冬学、青年夜校、民校、夜校、 个别教学、炕头教学、送字上门、巡回教学 等。(3)抗战教育是振奋民族力量的教育毛泽东指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没有受教育程 度与民族觉悟的提高,大众就不可能积极投 入抗战。 抗战教育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从教 育形式到教育方法都要符合人民大众的教育 需求。小学写作课教学生写抗战标语、路条、 墙报;自然课教防空、防毒常识;地理课教绘 制战区地图。民众教育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的重要内容。边区和根据地发展进步文化的 力量,兼容并包,发展教育,各边区和根据地也建立了大批抗日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 三、弘扬抗战教育精神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坚持办学,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殊时期不 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抗战教育精神,创造出卓越的教育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 教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强国之梦而 努力奋斗。 我们要弘扬兴学强国的抗战教育精神。 在国难当头之时,中国人民在雪耻强国、学成 报国的信念激励下,在炮火中组建西南联大、 西北联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等,体现出 兴学强国的精神风骨。抗大秉承一面作战, 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一面做群众工作的“四 个一面”办校方针,培养出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 的人才基础。 我们要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教育精神。 抗战教育精神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强国先强教,我们要在任 何情况下决不放松教育,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的战略地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加 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的教育;要探索 多种形式的办学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努力培养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