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师范大学旅 游 管 理 专 业 自 考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分析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现象2目录摘要.3Abstract 3前言.4一、关于旅游文化的解释4二、旅游的含义4三、文化现象及旅游文化的含义51、文化现象52、旅游文化5四、旅游与文化的关系5(一)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5(二)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宜彰71、文化推动旅游的进步与繁荣72、旅游是挖掘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功能的载体 8(三)文化与旅游的互补关系8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10致谢.113分析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现象摘要: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的所在,是旅游主
2、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则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缘,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关键词:旅游文化现象,传播,发展,内涵Abstract:Tourism and culture is inseparabl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ourism, tourism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charm of tourism resources, whe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
3、d-result tourism subject, it is the source of tourism prosperity; Tourism is helpful for mining culture, rich cultural, optimizing the culture and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e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The culture and tourism
4、organic become attached to,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Key words:Tourism cultural phenomenon,spread,development,connotation4前言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国旅游业获得了真正的大发展 2。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
5、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旅游,什么又是旅游文化呢?关于旅游文化的解释(一)旅游+文化说将旅游与文化联系起来,重视文化在旅游过程中的作用,弥补了我国旅游文化学科研究的一个空白,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总和说1990 年 10 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
6、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 总和说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三)民族文化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 7指出:“ 所谓旅游文化,指的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文化。它包括只有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独有的哲学观念、审美习惯、风俗人情等文化形态。或者说,旅游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传统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 (四)主客体说主体说与客体说都是从旅游的基本要素出发界定旅游文化的。客体说是产生旅游文化的基础,但仅有这个基础还不能揭示
7、旅游文化的本质内容。与之相比,主体说明确指出旅游文化与旅游客体之间的包含关系,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五)碰撞说“碰撞说”抓住了旅游文化的自由开放这一特性,用旅游媒介在主体与客体间架起一道桥梁。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将“ 碰撞说” 叙述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 “ 碰撞说”更多的注意到旅游三要素在旅游文化中必须分清主次,而非孰有孰无。5无论是哪一种解释,何种定义,出处如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了一大产业,在各国经济中占有一席且愈发增加,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往往占着相当大的比重,这点通过某些确切的
8、数据可以得知。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在当今社会尤为突显,在整个社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又间接的推动其他事业的发展,为未来的国家状态及综合国力奠定夯实基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世界的局势走向及形式格局。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开展不可脱离的理论和精神传承,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同时,旅游活动又会在实践中带给旅游文化新的内容,为其注入新的血液,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二者共同拓展,相互增进。二、旅游的含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3。1、交往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
9、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2、目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3、时间定义: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 24 小时。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 4、相互关系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
10、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5、生活方式定义: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三、文化现象及旅游文化的含义1、文化现象: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文化事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2
11、、旅游文化: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5。四、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一)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不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自然景观的亲近,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
12、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本质又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它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文化不是游离存在的,它体现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传播文化、推动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 ”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文化内
13、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而旅游文化的载体信息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断追求与满足,只有文化介入并参与到旅游组织规划和具体活动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所以,旅游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整个旅游业乃至全行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
14、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 8。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7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旅游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作为一个综合性,高品质的旅游文化活动,它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发展旅游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多种旅游资源,而是要确定他
15、们的素质是文化。随着文化内涵和旅游将是无穷的魅力故事细节。中国有句俗话:“山不高,但不朽的名字,水不深,有龙则灵说:”文化是拥抱,自然与文化的升华,以使自然的生机和灵气。从产业的发展,现代旅游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任何旅游景点和有竞争力的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者神往的是各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文化,它决定了文化传承的选择性和可能性。旅游可以推动的各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利用不可复制的多样性资源,文化跟着旅游走,旅游开发到哪里文化跟进到哪里;文化产品可以转变为商品,打造成为旅游的品牌和亮点。只有把文化和旅游完全结合好了,才能让文化带动旅游,旅
16、游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旅游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重大调整时期,旅游和文化表现出了一体化的深入,共生的共同发展趋势。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有机结合,已日益成为推动力量,以吸引市民旅游,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的有机结合,已日益成为扩大旅游市场的重要动力;旅游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越来越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支点;的有机结合,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提高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对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把旅游业的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提升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融合度。努力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
17、指导旅游、统领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度假、休闲、康体类等旅游产品上下功夫,提高旅游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用旅游承载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实现文化的价值。将文化气息渗透于旅游的各个环节、各个链条,多方面激发和吸引游客的兴趣,赢得游客的认同感,以此增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鉴赏,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
18、旅游产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此外,许多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用科学知识来解读,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宜彰8一、文化推动旅游的进步与繁荣1、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 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
19、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游人要欣赏、感悟它旅游开发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6。2、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必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效益。3、文化交流是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就社会效益而言,文化交流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就经济效益而言,文化的交流可以获
20、得更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有利于促进客源地和目的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二、旅游是挖掘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功能的载体 1、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文化 现如今,文化成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云南的丽江古城、“香格里拉”就是通过特殊文化的发掘而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文化 9。 2、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 旅游业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的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深圳在 20 世纪 80 代以前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可以说是一片文化的荒漠,然而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人文景观的建设
21、,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潮流的领跑者。 3、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文化 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文化的抢救过程。对于绝大多数旅游开发项目,人们都注意了文化的渗透和文化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对国内外的游客进行开放,我国藏族建筑的瑰宝布达拉宫等文化遗产大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得到国家投入上亿元的资金进行修缮和保护。 (三)文化与旅游的互补关系首先,现有的文化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传播形式活泼多样,容易被人们接受,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枯燥单调,是“文 ”本身出了问题?还是“化”的方式走了弯路?不用说,是方式方法问题,传播的内容“文
22、” 是优秀的,传播的方式方法却有待改进。而在文化传播方面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是各种教育基地,比如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佛寺道观则可以传播佛教道教文化,博物馆、文化馆更是包含了悠久的中华文明。通过旅游参观,访寻先烈路迹,人们既锻炼了身体、获得了身心的愉悦,又增长了见闻、陶冶了情操。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获得教益,通过旅游参观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旅游参观让文化深入浅出、不再晦涩难懂,我想这也是孔夫子当年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讲学的原因之一,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9告诉世人,教育可以通过“游学” 方式进行。其实,文 “化”又何尝不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传播?所以,旅游
23、是文化寻求新的传播途径的突破口之一 10。其次,旅游需要文化提升内涵。旅游,通俗地说就是“玩” ,但“玩”也是一门学问,把玩的地方选对了,能增长知识见闻,提升个人修养,会玩的人会选择那些有内涵、有教育启发意义的地方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这就产生了旅游的市场。一开始人们也许只是被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旅游。但时代在发展,人们要求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他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够获得更多的认知,希望能在旅游中了解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这就是文化旅游。文化就像一个人的灵魂,看不见却举足轻重,没有灵魂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旅游也一样,没有文化的旅游,山再绿也会变得光秃
24、,水再蓝也不会有一点波澜,没有了文化的山水,山只是山,水也只是水,而中华大地锦绣江山,山水是不缺的,缺的是有文化、有内涵的山水,所以,在旅游行业中,我们要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为旅游注入发展的灵魂,有了文化,旅游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最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文化有其内涵的优势,旅游则客源宽广,但仅有内涵或者客源是不够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味和档次,通过旅游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五、结束语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
25、介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单独形成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我们认为,作为人类生活观念形态的一种反映,旅游文化是贯穿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内在因素,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上。而且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一般社会文化向旅游领域的简单移入或嫁接,而应该是以一般文化形态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新型文化。同时尽管旅游活动古已有之,其中不乏文化因素,但旅游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却应该是现代的事情。因此,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
26、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业的发展在遵循经济规律、生态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文化规律。通过以上的论述,以及我在学校期间专业系统的学习,我懂得旅游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部分。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最终目的是赢得效益,使得利益最大化。旅游文化不仅仅是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精神传承,也不仅仅是旅游活动的理论浓缩,更可以成为旅游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实际手段,使旅游事业在井然有序又不失灵活务实的管理中蓬勃的发展,为个人、团体、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创造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使我国得以在旅游事业的配合及各个事
27、业协调推动下,在不久的未来真正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国家,中华民族得以全面振兴。10参考文献1 谢春山.:旅游文化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6869.2 王琪:中国旅游业迎来投资的春天.中国旅游周刊.2005, 10.28.3 张超广:旅游学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204 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5 尹华光:旅游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6 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 .经济地理,2003(5).7 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8 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539 庄志民:旅游经济文化研究.上海:
28、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9510 谢春山: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基于产业特征的视角.开发研究,2005 (4):115118.11致谢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贾书峰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的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