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0284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第一课,走近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歷 史,一、什么是历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如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过去的事实,如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过去事实的记载,如中国的二十四史。指历史学(即我们从初中就学的这门科学)。,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的解释是: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

2、础,是根本!,初、高中历史的不同:,1、编写体例: 2、考查形式: 3、掌握要求:初中:高中:,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 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看看一些伟人们是怎么说的,“托于无能之词,网罗天下防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删削冗长,举其机要,专取国家兴衰,多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司马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处今日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 孙中山,“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结论1:历史对现实有借鉴作用,我们再看一些材料,清朝学者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令人警醒:“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出版的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思想,企图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现在日本修订本国历史教科书,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把亚洲从白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等,就是颠倒黑白的歪理谬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约翰肯尼迪 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

4、人是不幸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 雅克勒高夫(法),北京晨报曾登载了一条消息,说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青少年的历史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及格。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结论2:学习历史有利于培养我们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维护民族利益 。,“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主过程,在全体公民身上实现美国民主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

5、,“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中国最新历史课程标准,结论3: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个的综合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后一点4:学考、高考的需要。,此外,学好历史还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语文。,三、怎样学习历史?,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历史学习兴趣。 2、熟悉课程标准,明确历史学习任务。 3、遵循学习规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1)历史学

6、习要有计划。(2)三环节课前、课堂、课下,(1)课前(超前预习)上课前的必备工具:笔记本、课本等资料、笔(包括彩笔)。通读教材、圈点批注、设问质疑、查阅资料。 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的内容。预习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请教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使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3)课后(复习巩固)整理笔记:誊写、补充、校正、完善笔记;尝试回忆:根据笔记内容,尝试回忆课本的具体内容,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完成作业: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2)课堂(认真听课) 端正态度,认真思考; 交互探讨,积极发言; 勤于动手,做好笔记。,4、要做好学

7、习笔记。做好笔记的要求 (1)内容要求完整性(切忌丢三落四,随意省略);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逻辑性(切忌条理混乱,顺序颠倒)。 (2)形式要求书写规范,字间距和行间距适当(切忌字迹不清,难以辨认);标清序号,一目了然;图示和文字紧密配合(直观、简洁)。,笔记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强化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深理解。通过对笔记的记录、整理(修正、补充、完善),对教材内容和老师所讲加以整合,使知识系统化。复习资料。笔记是经过自己思考、总结而成的珍贵资料,比他人编写的任何资料都更加适合自己日后复习之用。作业依据。做各种类型的作业时,笔记的内容可以作为思考的线索和依据,是作业质量和效率更高。,5、要及时复习、定期复习。,四、基本的历史意识1、时空意识2、史料意识3、史观意识,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五、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线索:侵华史、抗争史、近代化 世界近代史: 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法、美、德),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民主法治建设 、 外交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