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9385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起搏器之心室安全起搏管理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几乎所有的双腔心脏起搏器均设有心室安全起搏(VSP)功能。双腔心脏起搏器的心房起搏信号发出后,先后进入心房后心室空白期、交叉感知窗(CDW)、正常感知窗。心室线路在CDW内感知到心室自身激动(QRS波)或心外干扰信号,起搏器于心房脉冲(AP)后1 0 01 2 0 ms处发放心室脉冲(VP),保证心室起搏安全的程序称VSP(图1),心电图表现可见房室间期(AVI)较正常PR间期短,称为非生理性AVI(NPAVI)。图1 VSP示意图设置VSP主要目的防止心室线路感知其他电信号(如肌电信号、电磁信号等),从而抑制VP发放造成心室停搏,以此保证患者安全。

2、心电图表现 (1)AVI缩短 心电图显示前后两个脉冲信号,前面为AP,后面为VSP脉冲,AVI缩短至1 0 01 2 0 ms。因厂家不同AVI略有差别,St.Jude起搏器为1 2 0 ms,Medtronic、Vitatron起搏器为1 1 0 ms,Biotronik起搏器为1 0 0 ms,有时VSP可交替出现。(2)短AVI伴心室起搏QRS波群若确定起搏器于交叉感知或感知心外干扰信号,可触发短AVI伴心室起搏QRS波群。 (3)心室激动消失 若起搏器感知心室自身QRS波,所发放的VP信号因落于自身心搏QRS内或紧随其后,此时心室肌处于有效不应期,不会引起心室激动(图2)。图2 心房感

3、知功能低下引起VSP (4)心房感知功能低下或自身QRS波提早出现 VSP的诱发因素 (1)与心房相关的原因 心房感知不良:心房未能感知自身心房波,AP仍然发放,由自身心房激动下传,产生的心室波若落于CDW内则可引发VSP(图2、图4); 心房导线脱位至心室,心房起搏脉冲刺激除极,心室产生QRS波,QRS波可落于CDW引起VSP。(2)与心室相关的原因单极心室感知灵敏度过高、心室空白期过短、心室导线绝缘层破裂可感知异常电信号,心室导线头端移位与心房导线接近,可感知心房电信号。(3)心律失常室性或交界性搏动: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为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搏动(交界性期前收缩、加

4、速的交界性心律)落于CDW内,被心室感知可引发VSP(图3)。图3 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VSP 心房颤动:若起搏器无自动模式转换功能或心房感知功能低下,AP仍然发放,心室QRS波落于CDW内,可引发VSP(图4)。图4 心房颤动时的VSP (4)DVI工作模式 双腔心脏起搏器被程序控制为DVI工作模式时,因心房无感知功能,自身P波后仍可有心房起搏脉冲出现,此心房起搏脉冲可能因落于心房肌不应期而未再除极心房,自身P波下传产生的QRS波群可落于心房起搏脉冲后的心室CDW,从而引发VSP。(5)其他如房室导线反接。发生VSP的处理方法VSP是起搏器的保护性反应,并不提示起搏器故障,应针对引起VSP的因素进行处理。 (1)控制心律失常 通过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可减少VSP的出现。 (2)调整起搏器参数 提高心房感知灵敏度,适当延长心室空白期或降低心室感知灵敏度,可消除VSP。 (3)改变工作方式 心房颤动发生时,起搏器工作模式被程序控制为VVI方式,可避免VSP。双腔心脏起搏器DVI工作模式被程序控制为DDD模式,可减少VSP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