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理解词句,复习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论述类文章“理解”层级中的两个重要考点。题型可用选择题也可用主观题,但多以选择题为主。对于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的。,概念的内涵主要指概念的本质特征、功用、原因等,外延主要指种类、数量、条件等。 对于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
2、考查中,多选择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是概括文中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真题体验(2013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属,神鸟也。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
3、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
4、”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
5、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错,原文是说“似凫而大”。,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
6、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A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的是“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
7、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错,原文对应信息是“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一般论述类文章,指的是论述观点、阐明主张、表达看法等的文章,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
8、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等诸多学科。一般论述类文章重在“论”,说理特征明显,虽然有时也有一些形象直观的事例,但只是作为说理的辅助材料,是现象而非本质,阅读时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1“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要解释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现出来的、具体而动态的和字典义有着某种联系的意义。2“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章的词语理解,一是具体语言环境的词义。一个概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临时的具体的意义。,(一)理解重要概念含义,3“重要概念”有下列内容:(1)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2)对文章结
9、构起总领、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3)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5)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6)有修辞作用的词语;(7)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8)概括性极强的词语。,(二)理解重要语句含意,1重要句子的类型“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10、。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2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揭示段意。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此类句子主要是指在文章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要抓住文章挈领性的、过渡性的、总结性的语句以及区分段内层次的语句。,3在阅读时,需要注意抓住的几类句子抓起始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转承和定调的作用。抓主旨句。阅读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找到与文章主旨直接相关的句子。抓衔接句。为了让语段层次连贯自然紧凑,
11、作者常会用转承句或转承词来帮助衔接。,抓扣题句。有的句子紧扣全文中心,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句子含意深刻,促人深思。抓警策句。警策句是指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的句子。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意,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抓矛盾句。有些语段中的句子,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似乎自相矛盾,实则是作者复杂情感的寄托。,抓点评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准确地抓住此类句子,会帮助我们快速地接近文章的主旨。抓语气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诸如反问、设问、感叹以及一些故意的倒装句,阅读时注意区别、体会这些语气
12、,就能很容易地探查出作者的意图。,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更精妙地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使描写的对象形象化。抓煞尾句。语段中的煞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三)论述类文章阅读高考命题常见设题类型总结:,题型一理解重要概念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
13、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典例剖析 (2013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
14、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
15、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
16、“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等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重要
17、概念的理解。A.无中生有。“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第段只是说静寒境界“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而“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B.以偏概全。“全部内容”夸大了“永恒的宁静”在中国艺术追求中的地位。第段中只是说“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C.无中生有。“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表述正确。信息在第段和第段中,结合“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等语句可判断出。【答
18、案】D,解题建模,一、解题思路1看表述是否全面作者往往对一个概念分开几个角度来阐述,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诠释概念,命题者有时故意不说全,做题时一定要看是否全面。2看概念间是否有偷换或交叉一篇文章可能会提出好几个概念,有中心概念,也有其它概念,命题者有时故意把甲概念的意思说成乙概念,这时要注意辨析。,3看概念的定语状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是通过定语与状语来限定的,定语与状语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就意味着其意义发生了转变,但是要小心特殊情况,就是命题者只是换了说法,其实质意义没变,这样的情况仍是符合原意的。4看是否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得意思变得含蓄,这时要把这样的艺术化表达转换为对概念的本
19、来面目的客观解释,这样才不至于被迷惑。,二、解题步骤1看清题干要求。首先,审清题干的修饰限定语;其次,审判断的性质,明确题干是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还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还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选项;最后,审题干的“潜台词”。2找准答题区间。即找到选项表述的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另外,考生要注意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话或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而有的题干或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3联系语境理解。考生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全文,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4关注重点词语。考生要特别关注对概念进行修饰、判断的词语,因为这些词
20、语是考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关键,而命题者也往往在此处做文章。5代入原文检验。考生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跟踪热身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过度商业化”之忧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域内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改革开放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般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与商
21、业的结合因此更紧密了。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那么将呈现双赢的局面。21世纪以来,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却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缺失、金钱崇拜和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迎合了人们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而生,低俗、恶俗的东西充斥文化生活。,以文学论,阿托
22、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在“过度商业化”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摒弃了精神属性。一些写作者为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作品。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将假的、恶的、丑的东西搬出来进行放大,把这看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了学术产品的低水平重复,甚至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
23、,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举步维艰,使急功近利者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标准。巴尔扎克说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这应该是每个文化工作者时刻牢记的。,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变成一团垃圾,空耗精神,也容易消磨读者对文化的信心。(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下列对文化“过度商业化”这一概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过度商业化”是指人们以唯利是图、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为目的,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在文化领域内一味追求商业价
24、值的做法。B人们利用本身不能赚钱的文化资源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从而为当地带来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的机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它的商业属性,文化成了产业。,C人们精神空虚,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是“过度商业化”产生的基础,它对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催生各种文化垃圾,使文化生活中充斥着低俗、恶俗的东西。D文化“过度商业化”使文学慢慢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抛弃自身应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使文学创作者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作品来迎合大众对低级趣味的追求。B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项,偷换概念,该项说的是文化“商业化”,而不是文化“过度商业化”。,题型二理解句子含义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
25、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那肯定也无法准确地把握文章。,对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得“意”而不忘“形”,因为关键
26、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在大语境中来探求文句内涵。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典例剖析 (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
27、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
28、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 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
29、,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
30、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 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项,“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错误,文中是说:几丁质的柔韧性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相比的。【答案】C,解题建模,一、解题思路1查修饰限制性词语。从复杂单句看,要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筛选其所表达的信息,另
31、外还要具有压缩句子主干的能力,删繁就简,迅速把握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2查句间关系。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复指、总分(分总)、说明(含阐述、解说、指代)等。3查句子的位置。关注文首、段首或文末、段末,关注提挈句、结论句、过渡句等,要能够提取关键句。4查表层与深层。对于含意丰富隐晦的句子,可以采用纵劈两层的方法,分析检查浅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从而全面准确把握句子含意。,二、解题步骤第一步:找到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语意巧妙地利用结构性、角度性的标志性词语或语意上的对应关系
32、,投石探波,确定句子的阅读区间。第二步:结合语言环境分析句子的特点及类型,明确所考查句子的话题和设题角度;如果是客观题则要注意审明判断性质。,第三步:结合语言环境,根据句子的类型或特点找寻切入点,从语法、语境、表达意图、关键词语等角度入手,在阅读区间中摘选关键词句并整合;客观性试题要审明选项是否在阅读区间之内,并根据语意进行比对。,跟踪热身2(2013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
33、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
34、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
35、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
36、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
37、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B本题从或然与必然、言此与言彼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A.“不充分表达”错误。从第段第2句话来看,应该是“不表达什么感情”,而不是“不充分表达”。C.“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错误。第段中说“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而不是“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D.第段中为“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热点设误项命制方略揭秘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必考题,也是易失分题。笔者通过对近三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设误项的命制特点进行分析,
38、总结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常见设误项命制的十二个角度,即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增减限制、主次颠倒、错解事例、强加因果、拼凑词句、肯否失当、文不对题,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1偷换概念选项故意把两个概念混淆或者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发展方向等,造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在表述上出现误差。,(2013新课标全国卷)1.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解题思路】选项转述的文中的内容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
39、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分析语段可以看出,钱穆的意思是如果有关老子的问题不弄明白,那么先秦诸子中各学派的学术思想的联系、传承就不能弄明白,就没有办法谈论诸子百家了。对比选项可以发现,选项故意把“先秦诸子百家”与“老子和道家”混淆。【突破秘笈】判断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时,要注意分析文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2以偏概全选项在转述文意时故意把文中多个方面(角度)漏掉一部分,而把其余的内容作为整体(比如发生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发展的过程等)。,(2013新课标全国卷)2.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
40、的批评。,【解题思路】选项涉及的文章内容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语段的意思是:论语宪问有有关“以德报怨”的问题,朱熹说有人说这个问题在老子书中有,以此可以证明论语引用了老子的内容,即老子出书早于论语。,文章的意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中的“问”和“答”都是出自老子,而选项只说了“答”的内容。【突破秘笈】作答时,要注意试题中的相关选项,表述的要点要全面,
41、不能有任何遗漏。,3混淆时态文中的有些观点、问题等有着相关的时态,比如已然、未然等,设误项故意混淆已然和未然。,(2013山东卷)6.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解题思路】与选项相关的文中内容是: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语段的意思是中国艺术追求静寒的境界,虽然世界永远充满龌龊与清洁的角逐,但中国人把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当作一种理想、一种审美追求。设误项故意混淆时态,把文中的“未然”,即“世界永远充满着
42、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转述为“已然”,即“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突破秘笈】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相关观点、问题的发展,即把握相关的时态,是已经发生了还是正在进行或者已经结束等。,4无中生有文章没有相关信息,而设误项故意添加一些,使得选项的有些信息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2013新课标全国卷)3.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解题思路】与选项相关的文中语句是: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
43、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语段的意思是:黄帝书申子慎子韩非子等几本书有共通的文句,同时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加上申不害、慎到生活的年代可以判断出皇帝书不会晚于战国中期。而选项中的“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在文中没有任何体现。,【突破秘笈】阅读论述文要把握相关信息,特别是要注意选项和文章相关语句之间的区别点。,5曲解文意 设误项故意曲解文中相关词语、语句的意思。,(2013新课标全国卷)1.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解题思路】文中相关的语句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属,神鸟也。江中有
44、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语句中的“似凫而大”的意思是凤外貌像“凫”但个头比凫大,而不是说“跟凫一般大”。【突破秘笈】阅读文章要注意理解相关语句的正确意思,特别是引用专家、古文的相关内容,要准确把握其含意。,6增减限制论述文为了说理严密,往往使用比较多的定语、状语等,而设误项在命制中增加或减少相关限制语,造成选项与文意有所区别。,(2013山东卷)8.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解题思路】文中相关的语句是: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设误项故意减少
45、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限制语,使得选项在说法上太过绝对。【突破秘笈】解答论述文相关题目时,要注意分析中心词前的相关修饰、限制语言。,7主次颠倒任何事物、事件等都有着主次、先后顺序,设误项故意混淆主次、先后等。,(2013安徽卷)3.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解题思路】文中相关的语句是: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
46、住经验的考验的。,语段主要讨论经验和真理的关系,表述的内容是:人提出一些伦理公理,人们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把伦理公理接受下来。这里先发生的是“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后发生的是“人们会把它们接受下来”,即人们通过大量经验的把握接受伦理公理。选项颠倒了先后次序。【突破秘笈】分析选项时,注意分析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事件的主次等。,8文不对题 选项的内容符合文意,但与题干要求的内容没有关系。,(2013重庆卷)5.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解题思路】文中相关的语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突破秘笈】解答论述文题目时除了要把握语句是否符合文意外,还要把握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