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综合训练(一)人物传记,实用类文本阅读,1,2,3,4,(用时:5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思乡,为什么不回家?雷蕾1990年,世纪老人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90华诞时,特意要求听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深沉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张学良潸然低首,哽咽无语。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1岁时去法国,1928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乐院的第一个东方人。学成归国后不久,与王慕理结为夫妇,从此,马思聪演奏小提琴时,王慕理总是他的钢琴伴奏。,5,6,7,8,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革命新兴音乐运动的影响,马思聪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发表文章,激励
2、人民起来抗日救国;他也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还发表题为“我怎样作抗战歌”的文章,鼓励更多的人创作抗战歌曲。在敌人的炸弹声中,他创作了思乡曲。曲子取材于曲调质朴而优美的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早先北方的土城墙都很窄,在上面跑马只能向前,寓意无法回故乡。后来,马思聪又给思乡曲填上新词,歌词和着舒缓延绵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游子的无尽乡愁。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马思聪到重庆参加了励志社乐队。那时,他虽然已是著名音乐家,仍然身体力行,携带妻儿,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还亲自在电台上广播、教唱抗战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1,2,3,5,6,7,8,4,北平和平解放后,马思聪应邀到北平参加新政
3、协会议的筹备,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参加了政协第一次会议。此时的马思聪意气风发,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马思聪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回忆,父亲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那时,父亲被人们称为老周(周恩来)的宠儿,事业上风生水起,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文化大革命”中,马思聪由于受到严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国外,并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此后,马思聪在美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20年,,1,2,3,5,6,7,8,4,但他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
4、曾说:“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而祖国只有一个。”他拒绝申请政治避难,不去领难民救济金,靠创作和演出来维持生活。他在与好友的见面和通讯中,多次表达自己对祖国、友人和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的关心。他在美国时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中国题材。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给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写信说:“我们都已步入晚年,在个人来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写完几个作品,也算是我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上所尽的一点微力。”马思聪曾几次想回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至死未再踏上祖国的土地。思乡曲结尾的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回家?”亦是马思聪一生最难解的情怀。,1,2,3,5,6,7,8,4,1987年5月20日
5、,马思聪辞世。他的夫人在他书桌上发现了一篇未完成的音乐遗作,题为“思乡”。 (有删改)相关链接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指“文化大革命”)所发生的悲剧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马思聪我为什么离开中国),1,2,3,5,6,7,8,4,思乡曲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深沉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部分变奏,展开,以激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第三部分用更加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绵延不绝的怅惘。 (新浪博客) 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
6、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 (徐迟祭马思聪文)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 (叶浅予为马思聪饶舌),1,2,3,5,6,7,8,4,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撷取了马思聪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了他热爱音乐、 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音乐大师的伟大人格。B.北平的和平解放,给马思聪带来了参加大量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的机会, 这让他意气风发地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C.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周恩来的信任下,马思聪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高 峰,这个时期也是他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1,2,3,5,6,7,8,4,D.马思聪认为,“文化大革命”使
7、中国发生的悲剧远远超过了自己遭受的 一切不幸,而这就是自己“为什么不回家”的根本原因。E.思乡曲催人泪下,这是因为曲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表达的内容, 体现了抗战时期人们对故乡深沉的怀恋之情。,1,2,3,5,6,7,8,4,解析答案,解析B项“给马思聪带来机会”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属于信息嫁接错误。D项“马思聪认为,而这就是自己为什么不回家的根本原因”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E项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催人泪下”与曲子三个部分所表达的内容都有关系。答案AC,1,2,3,5,6,7,8,4,2.写张学良听思乡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表现了张学
8、良思念家乡的深沉和痛苦,从侧面表现(渲染)了思乡曲的艺术感染力,奠定了文章凝重感人的基调,引出下文对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事迹的叙述。,1,2,3,5,6,7,8,4,答案,3.马思聪是一个怎样的音乐艺术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案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热爱祖国,热爱音乐艺术,热爱平静的生活,对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充满热情,钟爱民族音乐题材。,1,2,3,5,6,7,8,答案,4,4.“故乡情怀是人类永恒的情感源泉”,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联系材料和自己的阅历感受进行探究。(8分)答案(示例)我同意这个说法。故乡是人类感知世界、认知自我的开端,是人类的精神源泉,马思聪的一生无论是投身救国,还是艺术创作
9、,甚至被运动迫害,始终都对故乡对祖国心存挂念,矢志不渝。举例:张学良的故土情怀,莫言、贾平凹、托尔斯泰等中外作家植根乡土的创作精神也是源于人类最朴素的故乡情结。(内引外联,言之成理即可),1,2,3,5,6,7,8,答案,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茅台教父”季克良张芋月季克良,原本姓顾,幼时家庭条件贫苦,被过继到季家。父母们都是农民,未接受过文化教育,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我养父一字不识,但每日都会监督我背书。有时我偷懒,没认真记课文就胡乱背书,欺负他不识字。没想到养父竟找到了检测我是否认真背书的诀窍”,1,2,3,5,6,7,8,4,小学毕业时,生养父母们聚在一起讨
10、论季克良的教育问题。在种田、当学徒、报考初中的选项中权衡之后,达成了统一意见:如能考上初中,砸锅卖铁也要供;没考上就回家种田。父母之心化为鞭策,他发奋考取初中高中,并在1959年参加高考,进了无锡轻工业学院,入校后选择了食品发酵专业,也选择了与酒相关的人生。不过,季克良说,当时择校以离家近为原则,选择这所大学,只因“路费便宜”。,1,2,3,5,6,7,8,4,大学里,季克良做了五年的“班主席”,因付不起车船费,他三次寒暑假没回家,留在学校埋头苦读。期间,顾家被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一床铺盖,一个哥哥病重去世,季家养母阑尾炎连续两次开刀这些苦难都被长辈们善意地隐瞒,季克良总是到事情过了许久才知晓。
11、谈及此处,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流露出深深的内疚和心酸:“我的父亲母亲们直到去世,一个也没来过茅台,这也是我的遗憾。”虽说先有茅台后有季克良,但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1964年,季克良和夫人作为技术研究人员一起被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原始而豪放的喀斯特高原“气候和土壤完全不同,加上一吃就流鼻水的辣椒、破旧不堪的厂房设施”,季克良难免水土不服。,1,2,3,5,6,7,8,4,初到茅台酒厂那年,他的工资是每月四十二块五,茅台酒的产量只有二百多吨,市场价是三块六毛钱一瓶。因经营不力,总人数仅三百余人的酒厂开始把工人往外调。1964年一整年,酒厂总亏损八十多万。梦想遭遇现实,或许总有几分不堪。但当不同
12、的酒香伴随赤水河谷的微风徐徐吹来,飘入心间,季克良坚定地告诉自己“做一名优秀的酿酒师是我的梦想”。他开始潜心投入茅台酒工艺的研究与改良。初步了解茅台的季克良发现,茅台的传统酿造工艺有很多神秘之处,多用女子“伏天踩曲”。而且,几乎所有的重要工序都与炎热连在一起:高温制曲,高温发酵,,1,2,3,5,6,7,8,4,高温蒸馏。还有修禅悟道般的漫长过程:堆积发酵,入池发酵,7次取酒,9次蒸煮这与他在大学课本上学到的并不相同。季克良说,那时一头扎进生产车间,整日和工人在一起,3年时间,每天长达十来个小时的劳动,工作强度至少是现在工人的两倍。然而,有少年时代养成的吃苦耐劳精神做底子,有坚定的信念做支撑,
13、季克良并没有喊声“苦和累”。从投料、蒸煮、制曲到堆积发酵,每个环节都需身体力行。“背酒糟时因重心不稳常常摔下酵池,烤酒时常累得晕过去。”直到把茅台酒的每一个科学的、传统的工艺细节都融入自己的血液。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的,1,2,3,5,6,7,8,4,基础上,他又大胆进行创新,潜心研究工艺改革,将传统酿造工艺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减少了工作强度,以此来提高茅台的质量和产量。回忆过去,季克良认为,那段磨炼也令他彻底顿悟到茅台的精髓。此后,伴随周恩来总理的“茅台外交”,国际舞台上形成了一股“茅台热”,茅台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多。季克良也从1973年开始转到生产科,负责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1978年,茅台实
14、现了十七年来第一次赢利。成绩突出的季克良慢慢从副科长、副厂长一直到1983年做了厂长。“一级一级都不放我了。”他说,“先是厂里不放,后来是轻工厅不放,再后来是省委不放。”,1,2,3,5,6,7,8,4,为了留住他,茅台酒厂厂长邹开良曾在一年春节前几天不远千里来到季克良的家乡,看望他的养父,并动员他们来贵州生活。1998年,茅台集团遭遇亚洲金融危机,销售大幅下滑。季克良临危受命,出任茅台集团掌门人。他很快作出决策:全员跑市场卖酒。打响了茅台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战”。任期内,不仅茅台酒销售持续增长,还实现了茅台股份公司的上市,茅台集团总资产也由二十多亿元增至四百多亿元。久而久之,季
15、克良成了茅台的“活招牌”。超过六十岁法定退休年龄后,在国资委的要求下,季克良已经数度延长任期。2011年10月,季克良从董事长任上退下时,又担任了贵州茅台酒,1,2,3,5,6,7,8,4,厂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这一年,茅台酒产量达到了三万多吨,茅台集团在职员工总数达到了近一万人,销售收入达到两百四十个亿。外界戏称季克良的鼻子天生为品酒而生,鼻子大所以聚焦酒中的香气成分。对于这一说法,季克良笑答:“我用鼻子品酒是因为自身酒量小而好鼻子除了需具备天生的灵敏度外,还要靠后期的开发,即不断用其去分析和判断,以锻炼它的性能。”季克良一直遵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
16、(节选自上海证券报2013年10月25日,有删改),1,2,3,5,6,7,8,4,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季克良的家庭虽然清苦,但是他的父母却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这使 得他进入大学并选择了与酒有关的专业。B.季克良为他的父母一直到去世也没有来过茅台而深感遗憾,因为他初 到茅台酒厂时,酒厂经营不力,亏损严重。C.季克良发现茅台酿造工艺的神秘之处与所学知识并不吻合,他深入车 间,身体力行,逐渐领悟到茅台的精髓。,1,2,3,5,6,7,8,4,D.季克良抓住周恩来总理的“茅台外交”的机遇,带领酒厂实现了十七 年来的第一次赢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E.季克良
17、的“好鼻子”不仅有其天生的因素,更是他后期锻炼的结果: 为保护“好鼻子”,他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1,2,3,5,6,7,8,解析答案,4,解析A项“并选择了与酒有关的专业”的分析不妥当,专业选择与其父母重视教育没有直接关系。B项强加因果。季克良对“他的父母一直到去世也没有来过茅台”深感遗憾与他初到时酒厂经营的情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张冠李戴。“带领酒厂”的说法错误,当时季克良“负责的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答案CE,1,2,3,5,6,7,8,4,6.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其成就的取得与早期经历、个人品质有很大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少年时,家庭困难,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
18、的品格。在大学里,埋头苦读,使他掌握了丰厚的专业知识。工作中,现实残酷,使他更坚定地要实现做一名优秀酿酒师的梦想。,1,2,3,5,6,7,8,解析答案,4,7.该人物传记较多地引述了季克良的话语。引述传主的话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答案引述传主的话语可以使传记内容更为真实、可信,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述传主的话语来展现传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为客观、准确。引述传主的话语作为评述的依据,能够使作者的情感态度更为深刻、鲜明。,1,2,3,5,6,7,8,4,答案,8.季克良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茅台教父”?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1,2,3,5,6,7,8,答案,4,答案理由:季克良将传统工艺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潜心研究,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茅台的质量和产量。茅台集团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时,季克良临危受命,打响了茅台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战”,逐步把茅台集团做大做强。季克良将自己的人生与茅台紧紧连在一起,“数度延长任期”,心系茅台。看法:成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战略眼光,更离不开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面前不能停止脚步,要永不满足,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用对事业的执着来描画人生轨迹,这样的人生,必然能赢得敬意。,1,2,3,5,6,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