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员工持股制度.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8364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持股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员工持股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员工持股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员工持股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员工持股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员工持股制度,目录,背景 介绍,效果 评价,实施 方案,制度 目的,背景介绍,1987年,华为成立之初是个初始资本只有21000元人民币的民营企业。,1987-1994年,处于初创期华为公司基本还是一家贸易型公司。公司整体实力较弱,内外部资源都比较贫乏。,1995年之后,华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实力逐渐变得相对雄厚,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同时人才招聘需求迅速上升。,背景介绍银行贷款难,1987年成立,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华为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周转,从银行基本贷不到款,华为现金流经常吃紧。,刚性付息要求,贷款利率奇高,国有银行“歧视”,银行贷款难,背景介绍研发任务重,国内通讯制造业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80

2、年代。90年代以来,我国通讯制造业以程控交换机自主研发作为发展的切入点。1991年新型用户程控交换机1992年C&C08交换机研制阶段1994年第一台C&C08交换机研制成功,背景介绍人才需求大,1992年,当时的华为在薪酬水平和福利水平方面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1995年之后,华为的实力逐渐变得相对雄厚,进行多元化经营,快速扩张导致了对优秀人才的巨大需求。1998年,华为开始实行第一次大规模招聘。2000年前后,国内电子通信类人才奇缺,通信行业快速扩容导致对通信类人才的争夺加剧,在电信、IT等高科技领域,各个公司最为关键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但是行业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背景介绍竞争对手强,

3、市场竞争 90年代程控交换机自主研发主要企业“巨大中华”人才竞争 华为公司、中兴通讯等公司之间对于核心员工的争夺异常激烈。,制度目的,银行贷款难,研发任务重,人才需求大,竞争对手强,华为公司内部股权计划始于1990年“员工持股制度”。,降低融资成本,筹集研发资金,留住核心人才,增强竞争力,员工持股制度,实施方案,第一阶段(1990-1996)实行内部集资,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实施方案,第一阶段(1990-1996)实行内部集资,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具体做法:在当时的股权管理规定中,华为将这种方式明确为员工集资行为。当时的股权激励占华为员工

4、工资的三分之一,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向技术、管理骨干分配,但是员工并没有公司法上股东所享有的其他权利。,实施方案,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改革原因:1997年,为了规范各公司各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此时,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从资金困境中逐步解脱出来,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也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激励制度,与工资、年终奖金、安全退休金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实施方案,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具体做法:凡是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均可以购买公司的股

5、份,购买数量取决于员工的职位、绩效以及任职资格等因素,一般是公司在年底通知员工可购买的股份数; 员工以工资、年底奖金出资购买股份,资金不够时员工可通过公司内部的贷款机制购买股票; 股票的购买价格并不与公司净资产挂钩,而是确定为每股1元; 员工购买股份后的主要收益来自与公司绩效挂钩的分红(分红比例曾多年保持在70%的高水平); 员工离职时,公司会按照员工原来的购买价格即每股1元 回购; 除1995年和1996年公司曾给员工持股证明外,其他年份不再给员工持股证明,但员工可在公司查询并记录自己的持股量; 工会(下设持股委员会)代表员工管理持有股份,是公司真正的股东,员工自身并没有公司法上完整的股东权

6、利。,实施方案,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别,此次修改后的员工持股计划最大的改变在于将1990年员工持股价10元改为1元员工可以购买股票的数量是根据职位责任、任职状况、可持续贡献等要素综合评价决定的,与员工本人的出资能力无关。另外允许员工向公司贷款持股,进一步增加了员工持股的覆盖面。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增长到约70%将员工持有股份转入工会,工会是公司真正的股东,实施方案,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表1 华为股权明细表,效果评价,第一阶段(1990-1996)实行内部集资,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解决了发展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缓解了华为资金流的紧张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增强

7、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任务,效果评价,第二阶段(1997-2001)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在这段时期,华为的员工持股激励制度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场,使华为聚集了大批行业优秀青年人才。1997年及其之前年份进入华为的老员工是这一时期的最大收益群体。从1994到1997年间,与华为每年的销售额翻番的增长速度同步,华为员工得到了大额的配股和分红。随着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员工股的回报率常常能达到70%以上。最高时曾达到100%。在1997-2001年期间入职华为的员工,如果工作成绩出色,工作满2年时单奖金与分红就能达到20万元。,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员工持股过程不规范带来的法律与财务风险君子协议,员工虽然有剩余价值的分配权,但是并没有决策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