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一百一十一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柳敬亭传)译文: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屈原列传)译文: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注:三,再三;兴,使之兴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远。/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到,达到)(过秦论)译文:然而秦国凭借很少的土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
2、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注:万乘,兵车万辆,代指天子,皇帝;序,引、招致;同列,指六国诸侯。,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这里指买到)(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招致,招引,引来)(隆中对)译文: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注:就,接近、趋向;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指车马;顾,探问,拜访。/致食客三千人。(招来)(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招来宾客三千多人。/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xing)与为一。(招纳,招引)(过秦论)译文: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
3、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注:从,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芙蕖)译文: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情趣。,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孔雀东南飞)译文: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为什么会招致苛责呢?注:何意,何故。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尽,极)(张衡传)译文: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注:阴阳:气象、自然规律。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弄来,捉来)(狱中杂记)译文: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用尽方法捉
4、来。 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精细)(汉书严延年传)译文: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质】一百一十二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名词,人质或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注:复,再。/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人质)(柳志厚墓志铭)译文: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注:侔,等。/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作为抵押)(狱中杂记)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注:大辟(b
5、),古代砍头的死刑;要,要挟。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见面礼)屈原列传译文:就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注:张仪,魏人,他后来为秦惠王游说六国,主张“连横”;委,呈献。,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注:章,花纹。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送东阳马生序)译文: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注:援,引、提出。 君不如肉袒(tn)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注:肉袒,脱
6、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本质、实质)(梁书范缜传神灭论)译文: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则是形体的表现和产物。 质明,避哨竹林中。(正、刚刚)(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论语雍也)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注:文,采,经过修饰的;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动词,作人质)(触龙说赵太后)译文: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
7、质。注:约,置办,配备。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资质)(送东阳马生序)译文: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指初次见面执以为礼的物品)(孟子)译文:孔子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这个国家时,必定要带上谒见另一个国家君主的见面礼。,【治】一百一十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管理,治理)(察今)译文: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度就要发生混乱,死守古代帝王的法度而不进行变革就会发生谬误。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屈原列传)译文:(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
8、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注:闻,学识;志,记;娴,熟练,熟悉;辞令,应酬的语言。/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太平,安定)(天论)译文:遇到的天时(指水旱寒暑等)与太平之世相同,而灾祸却与太平之世不同,不可以埋怨上天,大自然的规律就是如此。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部署)(赤壁之战)译文:现在部署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注:会猎,一同打猎,即会战。,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扁鹊见蔡桓公)译文: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注:腠(cu)理:皮肤的纹理;将,要。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惩处,处置)(出师表)译
9、文: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整理)(冯谖xun客孟尝君)译文: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赤壁之战)译文: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 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治平:社会安定)(治平篇)译文:这就是我为安定社会的老百姓忧虑的原因。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修治)(西门豹治邺)译文: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诸】一百一十四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廉颇蔺相如列传)/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众)(冯婉贞)译文: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
10、。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于”合音词)(愚公移山)译文: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注:隐土,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庄暴见孟子)译文: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 潘崇曰:“能事诸乎?”(代词,他、她、它(们)(左传文公元年)译文:潘崇说:“你(商臣)能侍奉公子职吗?”(职,当时的王子的名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诸侯:对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君主的统称)(过秦论)译文: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贼】一百一十五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论积贮疏)译文:淫靡奢侈的风
11、气一天天滋长,这也是天下的大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强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童区寄传)译文: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刺客)(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注:阴,暗中;贼,杀人者,即刺客。,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指南录后序)译文:坐在桂公塘土围里,(敌军)骑兵数千人从门前走过,几乎落在敌人手里死掉。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狠毒)(三国志)注:戾,凶狠;忍,残忍。 二人相憎欲相贼也。
12、(杀害)(韩非子)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作乱叛国的人)(赤壁之战)译文: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害)(墨子非儒)译文:是残害天下的人啊。,【族】一百一十六 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师说) 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的)(庖丁解牛)译文: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丛聚、集结之处)(庖丁解牛)译文: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阿房宫赋)译文: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宫之奇以其族行
13、。(家族,指同姓的亲属)(宫之奇谏假道)译文: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 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姓)(吕氏春秋)译文: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五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种族,民族)(少年中国说)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聚集)(庄子在宥)译文: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卒】一百一十七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泛指士兵)(赤壁之战)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注:御,架御,控制;数,数目,数量。/骑千余,卒数万人。(步兵)(陈涉世家)译文:骑兵一千多,
14、步兵几万人。注:数,几。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也有说二百人为卒)(谋攻)译文:(使)敌人一连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连就差一些; 初,鲁肃闻刘表卒。(死)(赤壁之战)/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张衡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终于互相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终于)(送东阳马生序)译文: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很多教益。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
15、人,船、粮、战具俱办。(c通“猝”突然,仓猝)(赤壁之战)译文: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间集合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注:办,齐备。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尽,终)(孔雀东南飞)译文:我这块磐石方正而且厚重,可以千年不变。/语卒,而单于大怒。(完毕,结束)(史记匈奴列传) 禁卒居中央。(差役)(狱中杂记)译文:看守们住在当中一间里。,【走】一百一十八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木兰诗)译文: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注:傍地走,并排着跑。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石壕吏)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16、(使之逃跑)(赤壁之战)译文:曹操的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奔向、趋附)(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注:窃计,私下打算。,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走向)(阿房宫赋)译文:(阿房宫)从骊山的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豫备走舸,系于其尾。(轻快的)(赤壁之战)译文:预备好轻快小船,系在战船的尾部。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仆人)(报任安书)译文:我太史公您的仆人司马迁再致敬并陈言。注:太史公,汉代史官太史令的通称;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这里是谦称。 走虽为敏,庶斯达矣。(谦称
17、、我)(张衡东京赋)译文:我虽不敏,却凡事能够做达。,【左】一百一十九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游褒禅山记)译文: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人莫能左画方右画圆也。(左手)(韩非子)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东面,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群英会蒋干中计) 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较低的地位)(魏其武安侯列传)译文:对一般的士人地位在他之下的,愈是贫贱,他愈是恭敬,以平等的礼节与他们交往。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车上的尊位,古代车上以左为尊)(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
18、举十二条左证其谬。(证据,证人)(新唐书) 右韩而左魏。(不亲近,不偏袒)(战国策魏策) 王商忠义,张匡谓之左道。(不正,邪僻)(三国志魏武帝纪) 左右欲刃相如。(左右:在帝王身旁侍候的臣子)(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左右的人要杀相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左右:旁边,周围)(孔雀东南飞)/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帮助)(史记萧相国世家)译文: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左右: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称对方,是称呼对方左右的执事者)(白居易与元九书)译文:事竟与愿违,又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尽的,但是还不能不向您粗略地陈述一
19、番。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琵琶行)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坐】一百二十 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鸿门宴)译文:项羽、项伯面向东坐。/坐车、坐船。(乘坐)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通“座”,座位)(鸿门宴)译文: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通“座”,座位)(郑人买履)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由于)(杜牧山行)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坐等)(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坐享其成、坐以待毙。(不劳、不动) 坐北朝南。(坐落,指位置所在) 坐法去官。(触犯)(魏其武安侯列传)译文: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免官。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晏子使楚译文: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