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理财产品“黑箱”操作.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8204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财产品“黑箱”操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理财产品“黑箱”操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财产品“黑箱”操作有人说银行的“资产池”模式理财产品是个“黑箱子”。除了认购额度和到期收益,所投的资产池里到底有什么?所得收益是如何计算的?外界并不知晓“黑箱”里的内幕,于是隐忧常见笔端。近日一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的确有银行钻了“资产池”理财产品的空子,在挂钩产品间进行收益“乾坤大挪移”。坐享其成的“次级”产品收益该知情人士称,这种新“玩法”建立在一项“结构化”产品基础之上。这一结构化产品,有着挂钩对应的“优先级”产品和“次级”产品。以上两种级别,是金融机构发债或发产品的常用模式,其中,“优先级”产品往往起点认购金额较低、产品所投标的风险较低、优先赎回,但同时收益率也较低;而“次级”

2、产品则基本反之,有相对较高风险和较高收益的特征。由于外界对两种级别产品所投标的和收益计算方式无从知晓,这就给了银行从内部腾挪产品收益的可能性。对此,上述知情人士介绍了一种“技术化”操作方式。据其所述,某银行一分行开发了一款规模为 10 亿元的一年期“资产池”模式理财产品,其中,9 亿元为“优先级”、1 亿元为“次级”。“优先级”部分,由银行以“集合运作”、“短钱长投”的传统方式,分批轮动卖给市场,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基本持平目前 5.5%左右的常规标准;然后,在看不见的“资产池”内部,银行将从市场募集的 9 个亿投于池子里年化收益为 10%的资产。这样一进一出,如果在本文的简化模型中暂时不计银行销

3、售这些产品产生的微幅成本,银行原本在这 9 亿元“优先级”产品中的中间收入为年化 4.5%(10%-5.5%),即 4050 万元。戏剧化的一幕发生了。除了少数内部人士,没有人知道这 9 亿元的资金在资产池里投了什么,也就没有人能够计算出 4050 万元的中间收入。于是,这一收入就可能被“乾坤大挪移”。挪移去哪里?剩下的 1 亿元“次级”产品成了可被利用的空“名头”。理论上,所谓“次级”产品,这 1 亿元将被投向较高风险的标的以冲击高收益,比如进行股票或商品市场的期权投资。但是,有了暗中支援的 4050 万元,高收益已确保,高风险投资只是纸上谈兵。这 1 个亿投向哪里?该知情人士称,这一所谓“

4、次级”产品,其实和“优先级”一样,投向了资产池里收益同为 10%的资产,即其真实收益仅为 1000 万元;但加上“挪移”来的 4050 万元,这一“次级”产品的收益就变成了 5050 万,即使扣除银行在这其中的销售成本和账面上必须体现的中间业务收入,这一“次级”产品的收益率仍然远高于市场正常水平。借用了“黑箱子”里账面游戏,这 1 亿元“次级”产品坐享其成,从产品“技术化”设计的“娘胎”开始,就注定低风险高收益。如果这一账面“挪移”确如该知情人士所述得以成立或部分成立,而银行又可以控制这批“次级”产品的销售渠道,少数内部人士就可能有机可乘。质疑声四起仅靠“资产池”信息不透明的漏洞,上述“乾坤大

5、挪移”是否可能?不少操作过理财产品的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某银行涉及理财产品开发业务的一位经理告诉本报记者,监管部门目前对理财产品的监控已经越来越严,会要求银行说明每一期产品所对应的投资标的以及最后的标的收益,这当中的收益“偷规模”,监管部门是查得出的。对于监管部门的监控,另一曾涉及过相关业务的业内人士则表示,“其实对具体产品完全监管是很有难度的”,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操作方式,是“集合运作”和“短钱长投”的。“集合运作”是指银行从市场募集的总资金与银行“资产池”中的各种资产体量总规模相当;“短钱长投”是指银行以轮动发售方式,不停从市场募集短期产品资金,以保持募集资金总量基本恒定。由此,具

6、体产品并不与具体标的一一对应,产品收益其实也只和产品期限、认购金额和当时市场资金面紧缩程度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人士表示,“即使是监管部门也不可能监控具体某款产品对应了哪个标的,因为这本身是个伪命题”,监管只不过总体把控资产池里资产的品种,比如可叫停融资类资产进入资产池;此间,“银行内部若从资产池里划出某些标的单独运作,确实可以神不知鬼不觉”。但是,该人士也意识到,银行在收益挪移后,做账时可能会面临难题,即难以把不同产品收益和银行自身收益的账给做平。此外,某银行上海分行财富管理部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资产池”中有资产能达到年化 10%的收益率提出质疑,她表示,这么高的收益“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而且“收益能达到这么高的标的,风险肯定比较大”。对此,另一家银行负责存贷业务的高层对本报记者透露,在“曲线放贷”的情况下,这样的高收益资产确实有。比如在资金面从紧的大环境下,某些中小银行无法进行正常放贷,就开银票给客户,而另一家有资金的银行可以对银票贴现,目前此类的半年期银票贴现,已经出现了 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这些银票就可以被归入贴现银行的理财产品“资产池”,在保证收益的同时,风险很小,因为既然是银票,就有对方银行的担保。另外,也有采访对象向记者提出,现在银行推理财产品竞争激烈,如果“优先级”产品卖不掉,“次级”的高收益就会落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