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自然观 和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绿色发展理念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科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绿色发展: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
2、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尊重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智慧及当前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自然观,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
3、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生态自然观的主张,生态自然观的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基本观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自然生产力
4、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
5、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总之,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3.1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出的思想渊源,我
6、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庄子提出的民胞物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提出的辅相参赞,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这些论述都闪耀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它把人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宇宙本源所创生的,都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相互之间处在一种血肉相依的生态联系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7、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这里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和发展。,3.1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出的思想渊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生态资源管理是国家与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都在告诫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生
8、态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生态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如果人类盲目而不加节制地对待自然,这种“新陈代谢”就会发生断裂。“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恩
9、格斯自然辩证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回答了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进行协调发展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视域:,其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其二是阐明了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增加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拉动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资源环境的
10、破坏。然而,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不能突破。,3.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基本遵循,3.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基本遵循,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绿色发展的内
11、在要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绿色发展理念,旨在突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3.3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重要参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绿色运动,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步趋于理论成熟的左翼社会思潮。它提出了一整套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兴需要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
12、理论,并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其思想主要是,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各自通过对方来规定自己、展现自己;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人类作为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它的内在规律,必须承认外部自然或第一自然的优先性,但是同时人类又可以作用于它所产生的第二自然。,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在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并不否认自然生态系统内其他自然存在物同样有它们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思想,对于我们
13、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另外,生态理性和绿色发展理念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处。,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字体下载: 就当前而言,绿色发展理念在认知与践行上未能达成一致性。 因此要把握具体实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将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有助于我们绿色价值观、绿色思维以及绿色生活模式的养成。,2015年中央出台了两份重要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
14、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自觉的行动,来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达80多次。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主要有四方面的认识和体会。,理论依据,思想观,一是思想观。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一个自然观、世界观和政绩观问题。其中,坚持“两
15、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至为重要、影响深远。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不断探索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更新了我们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绿色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一场关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将超越现有的工业化、现代化模式,改变经济腿长环境腿短的状况,塑造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改变人们
16、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实践观。辩证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不能因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就搞击鼓传花,也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着重破除在制度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发展与保护关系的矛盾。根据我们的制度优势与特色,亟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坚持党政同责。这在制度上把发展和保护放在了一起,解决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构建与权力相匹配的责任担当或问责制度,把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落地生根,这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其次是坚持问题导向。总书记指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生态
17、欠债依然很大,环境问题依然严峻。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再次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目前,我国环境质量差、生态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实践观,三是系统观。总书记强调自然生态要素的空间系统性,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还强调环境保护的时间系统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思考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不能只考虑发展而不考虑治污,不能只顾着本地而不管周边区域,更不能让今天的发展成为明天发展的包袱和障碍。,系统观,四是全球观。绿色发展是全球发展的趋势,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类迄今为止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我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过程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我们今天如果重复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将无法解决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更加绿色化。,全球观,谢谢,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