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 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1材料一: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只有 18.3 亿亩,只占土地总面积的 13.7 % ,人均耕地只有 1.4 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一些地方在发展的冲动及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直接或变相圈占土地,违法占用耕地,损害农民和国家利益。材料二:2006 年 5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006 年 9 月 5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 年 3 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
2、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材料三:物权法草案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依照物权法草案规定的补偿原则和补
3、偿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07,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l)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3 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认识? ( 8 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1 分)(4)谈谈材料三体现的哲学原则。(10 分)答案(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违法占用耕地情况严重。(2) 国家能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结合材料);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4、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3)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加强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政府工作应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政府应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调节手段,使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符合实际情况。(4) 集体
5、主义原则,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既要保障集体的物权,又要保障个人的物权。(或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平等保障物权,又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保障物权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2(34 分)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 28 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
6、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 07, 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1)结合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的认识。(9 分)材料二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2)运用有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睦?(11 分)
7、材料三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3)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解决上述问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14 分)答案(34 分)(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平等享有和谐社去的成果是公民的权利。同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3分) 促进社去的和谐要求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 分) 促进社会
8、和谐要求公民正确地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承担建设和谐社会责任的同时,享受和谐社会的成果。(3分)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1 分) 激活社会活力,促进团结和睦,首先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枚在首位。(3 分) 激活全社会的活力,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2 分) 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2 分) 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
9、会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3 分) (3)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3 分) 发挥财政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4 分) 发挥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4 分) 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3 分)( 如果从尊重纳税人权利
10、,提高纳税人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的权利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等角度回答也可) 3(32 分)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 年 9 月 13 日,国家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但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大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07,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1)运用所学经济
11、常识,简述国有文化企业应怎样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12 分)(2)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大力促进文化的发展?(10 分)(3)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10 分)答案(1)依靠科技,用科技武装企业,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管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瞄准市场,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品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开展正当竞争,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探索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12 分)(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
12、发展,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规范发展。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挤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10 分)(3)大力促进文化发展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职能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保证。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
13、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大力发展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0 分)4、(32 分) 材料一:数据显示 2006 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 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以上,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2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仅上涨 1.3%,为“十一五”经济开了一个好局。材料二:2006 年中国经济虽亮点频观,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很不巩固,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材料三:2007 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国务
14、院已明确提出在我国已积累了较大的经济规模总量后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工作从 “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 2007 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好”在“快” 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07, 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联合考试)(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 2006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 分)(2)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哲学道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促进经济工作“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9 分)(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9 分)(4)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实现
15、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11 分)答案:(1)2006 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 的良好态势。(概括为经济增长快,经济效益好,物价上涨幅度小也可得分)(3 分)(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总体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促进经济工作“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3 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经济规模总量不大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应注重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总量。由于长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积累了较大的经济规模总量。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
16、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 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3 分)(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的客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分析亦可得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过9 分)(3)实现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 ”的发展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是行使经济职能的客观要求。 (3分) 实现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 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 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能增强我国
17、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 分)(4)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体现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11 分)5(共 32 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07,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二次联考)材料一 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单位)1978 年 2005 年城市 农村 城乡居民综合0.16
18、0.18 0.210.24 0.47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 0.3 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 属于合理区间,0.40.5 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 0.5 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材料二 2005 年东中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1049312584 8787 8598 3255 4160 2407 1921(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应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10 分)材料三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 GDP 达到 10003000 美元之间的阶段,既是发展的
19、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多发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2)请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与公民应该如何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12 分)材料四 中共十六届六中
20、全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基本解决 13 亿国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为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共享共建关键在党。(3)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享共建关键在党?(10 分)答案(1)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这说明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4 分)我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适当差距的存在
21、,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6 分)(2)国家应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2 分)国家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依法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打击各种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2 分)应健全民主法制,加大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引导公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3 分)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 分)公民应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
22、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 分)(3)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4 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协调各方面关系,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建设和谐社会。(6 分)6. (32 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某县地处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带、交通也不便利,但是,他们却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该县政府的主要
23、做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实施“兴商建县”战略,“ 以工哺农,以商强农 ”战略,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开展节约资源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07, 甘肃兰州市一诊试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9 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该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12 分)(3)分析上述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谈谈构建和谐社会
24、应当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11 分)答案. (32 分)(1)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制定和实施的两个战略以及对农业的支持。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及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只要答出二个要点即可给满分。其中第一个要点为 5 分,其余要点为 4 分,共 9 分)(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注重工农统筹、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财政支出,满
25、足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只要答出其中的四个要点即可给满分,每答出一个要点给3 分,共 12 分)(3)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3 分)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三大产业的关系,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8 分)7、材料一 2007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农业部也首次明确提出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
26、。材料二 由于不少农村适龄儿童因无力支付学杂费而辍学,农村青少年按受义务教育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2006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材料三:2006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等。(07,
27、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1)你认为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哪些方面积极推进?(10 分)(2)从政治学角度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12 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思想分析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9 分)答案:(1)稳定和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加强农业投入和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 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规模,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
28、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生态安全农业建设。(2)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接受教育的权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导致了部分适龄儿童不能接受义务阶段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是在保护其合法权利。政府必须履行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进农村教育文化的全面发展是政府应有的责任。政府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把
29、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示范;坚持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中心任务;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做到“五个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搞形式主义。8(32 分)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07, 巴蜀名校联盟一模)材料一: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和谐现象,衍生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问题、就业困难问题、社会保障缺位问题、社会
30、公共事业有所滑坡等,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宗明义强调,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材料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执政党更是其中关键。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12 分)(2)分
31、析材料二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8 分)(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依据。(12 分) 答案.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 分) 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3 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3 分)利用财政和税收调节过高收入,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社会水平的支持力度。(3 分)(2) 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党,反映了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
32、道理;(3 分) 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3 分) 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反映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承认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2 分)(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3 分)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要求。(3 分) 党通过不断完善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3 分)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协调
33、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建有中国特色的全体人民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分)9(3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07, 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二诊” 模拟)材料一 投资和消费占比率的比较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 国2003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投资率 20% 30% 39.4% 42.9% 43.9% 46%消费率 80% 70% 58.2% 55.4% 53.6% 43%注: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 72%。2005 年我国国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储蓄余额近 15 万亿元人民币。材料二 城镇和农
34、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材料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 分)(2)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10 分)(3)2006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关于抓主要矛盾的道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10 分)(4)结合材料三
35、并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应如何培养新型农民。(6 分)答案(32 分)(1)我国投资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率过低,国民储蓄率较高。(2 分) 近年来投资率持续攀升,而消费率持续下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投资需求的拉动。(2 分)(2)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消费率过低,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 分)。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率过低,不利于发挥消费调节生产的重要作用。(4 分)投资过热,消费萎缩,会导致整个生产能力过剩,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3 分)(3)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36、,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 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善于抓重点(2 分)材料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并且增长幅度也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表明我国农民消费与城镇消费有较大差距。(3 分)我国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市场潜力很大,因此,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成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点。(2 分)(4) 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 分) 国家要履行经济职能,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2 分)国家要履行文化职能,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
37、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2 分)国家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为农民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 分)10、(32 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07,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毕业班联考 )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材料二 某市国企整体效益不高,下岗工人多,职工生活困难,深化改革阻力较大。该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克服困难,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
38、筹集资金,使管理服务社会化,依法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失业保险等。经过全市上下努力,最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为什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12 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常识回答,党和政府应怎样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10 分)(3)结合材料二,谈谈该市政府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10 分)答案.(32 分)(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完
39、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12 分)(2) 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加强立法领导,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政府必须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正确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正确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治职能。(10 分)(3) 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市政府深人该市政府深人调查作出决策体现了这一点。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体现了这一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该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为指导,体现了这一点。(10 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11.(32 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6 年 7 月长三角某市调整城市低保、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及失业保险金(见表 2)城市居民低保标准 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失业保险金调整前 300 元/月 580 元/月 382 元491 元调整后 310 元/月 640 元/月 392 元501 元表 22006 年以来,该市全面取消农业税;调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等有力措施,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41、。(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从分配的角度,说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家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12 分)材料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正是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和国家要把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10 分)材料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
42、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3)结合材料三,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与“和谐兴国、和谐安邦”的关系。(10 分)答案(本题 32 分)(1)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3 分)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3 分)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3 分)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3 分)(2)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43、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是党实现思想领导的要 求,有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6 分)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需要。(2 分)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 分)(3)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2 分)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有利于“ 和谐兴国、和谐安邦” 。(3 分) 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要在“兴国、安邦”全局利益前提下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3 分
44、)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只有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和谐兴国、和谐安邦”。(2 分)12(32 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发展的内涵,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二 2000 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0.4 的标准。10%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在全部居民财产中所占比重不到 2%,而 10%最高收入家庭则占有居民财产总额的 40%以上。落实科学发
45、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国家应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8 分)(2)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机关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依据。(12 分)(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回答,国家机关应怎样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2 分)答案.(32 分)(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 分)党对国家生活进行政治领导。(2 分)党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 分)党坚持民主执政,切实维护人民利益。(2 分)(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
46、要求;(2 分)是国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4 分)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2 分)国家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团结。(4 分)(3)应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3 分) 通过财政手段和税收手段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2 分)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 分)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减少城乡贫困人口。(2 分)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坚决取缔不合法收入,切实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3
47、 分)13.(32 分) 一种常见的骨伤药,成本仅 3 元,到患者手中变成了 368 元,涨了 11 倍之多。到底是什么吹鼓了药品价格的船帆?图表一 药品销售的“回扣链”注:据有关部门核算过,在药品生产和销售的整个流程中,如果没有各种回扣,各个流程正常进行,上述骨伤药到患者手中最多是 22 元。其中包含了药厂的正常利润、国家税收、医药公司的利润、各级营销人员的收入、医院的正常利润等。也就是说,买这种药的患者所支付的 368 元中,有148 元进入了私人的腰包。材料一 2006 年“两会” 期间,卫生部一位负责人说,药价不合理首先是因为政府定价太高。政府定价包括了留给药厂的利润,留给流通环节的利
48、润,留给医院的利润。所有的环节都考虑到了,就只是患者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到。图表二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收入来源注:医疗机构属于公益性质,但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存在“以药养医”现象。要降低医疗机构对药品的依赖程度,就必然通过财政或其他途径补偿,使其基本收支平衡。材料二 近年来,武汉、南京、西安、杭州等地出现过一些平价药店。虽然平价药店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但平价药店治理药价虚高的作用却非常有限。首先,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处方药不允许外流,有工职的医保人员也不可能拿着处方到平价药房去购药。同时,平价药房的处方药品比例也较低,可供选择量小。其次,平价药房绝大部分不是定点药店,它们最大的消费群体是自
49、由职业者和下岗工人。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7,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上述图表和材料分别揭示了造成当前我国药价虚高的原因有哪些?(8 分)(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试分析当前我国药价虚高的哲学警示。(12 分)(3)结合政治常识说明,为什么政府应千方百计解决药价虚高问题?(12 分)答案.(1)药品流通环节臃肿不堪,加重了药品的流通成本。政府对药品的价格监控不力,缺乏科学的药品成本效益评价体系。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比重过低,医疗机构“以药养医”,体制上出现了市场化的导向。社会保障机制不活,保障体系还不完善。(8 分)(2)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或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我国药价长期虚高的现象脱离了我国的客观实际,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严重阻碍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6 分)做事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我国倡导的价值取向。药价虚高的现象客观上助长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蔓延,破坏社会风气,妨碍社会稳定,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