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41861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卷第3期2008年6月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0urnal of SUZhoU Educatl On Instl tuteV011 1。No3June2008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宫为民(合点三梦夏学校 安徽合肥 230088)【摘要】孔子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部分主要有:以“仁”为本,和谐共处;铁肩担义积极入世;有教无类,首创私学;精选教材,首取六经;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以身作更J:,言传身教;循循善谤,诲人不倦;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相互切磋,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影响并决定着教育原C与方法。我们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原更c及方法中可以引出许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中图分类号

2、l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08)03000302孑L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大成至圣文先王”的美誉。孔子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部分。长期的教学实践,使孔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总结出教育原则。探索出一些教育方法。学习这些思想与方法,可以让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以“仁”为本和谐共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里仁篇阐明“仁”是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一个人首先要有仁德之心其次

3、要做仁德之事。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仁”的准则:通过正当途径获取金钱和地位,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善,宽以待人,自觉地向贤能的人学习,对国君忠诚,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讲信用。如此,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成为一个仁德之人。当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可以不懂“仁”,可以不知道什么是“爱人”但你总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gE?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这就是“爱人”。孔子的“仁”,实质上就是一个人自处或与他人相处的高度修养。也可以说是做人的准则。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转型期伦理、道德、品格、价值都大福度地滑坡。这时孔

4、子挺身而出,倡导仁义礼智信,大讲温良恭俭让。这是孔子开出的拯救时弊的良方。如今的社会也处在伦理、道德、品格、价值发生了巨大改变的转型期,世风El下,人心不古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诚信殆尽,腐化盛行,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有识之士指出要拯救时弊。还是要从老祖宗那里获得智慧。待人礼貌,尊老爱幼,重视诚信,依章办事,克已奉公,廉洁自律,推已及人,将心比心。担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任务的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怀的培养。克服重器轻人,重物质技术轻人文精神的弊病便显得十分及时和必要。二、铁肩担义。积极入世。孔子是积极人世的典范。论语微子)记载了孔子铁肩担义积极入世的有关事情,反映了他济世

5、救国的一贯志向。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痛心疾首。他推崇微子、萁子和比干为国献身的精神,称赞柳下惠多次被贬而不退缩的意志,向往殷周时期人才济济的景象。虽然在齐国鲁国都没有受到重用虽然在周游途中曾受过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的喉讽和规劝。但并没有因此动摇他匡正天下,改变社会的志向。他认为,人各有志。虽然同是忧国忧民。但有的入可以丢下国家社会不管,隐居乡野,寻求个人的自我完善,有的人则要勇敢地挑起拯救国家和社会的重任。他选择了后者,虽然知道这条道路格外艰难。“文死谏,武死战”,“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正视现实,积极人世,不逃避,不退缩的精神始祖便是孔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贵”

6、,知识分子代表并体现着社会的良知,他们是国家兴盛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力量。青少年学生应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富强联系起来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把报效祖国的理想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失意与失败常常伴随着我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要学会在逆风中行船,在浪涛中搏击,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悲观,消沉,遁世,与我们的身份不相称。彼岸的天国是虚无飘渺的,我们要实实在在经营现实世界,不朽的孑L子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三、有教无类首创私学。西周时期文化教育为奴隶主所垄断奴隶与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势必会严重制约人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为此,孔子首创私学,提出了“

7、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一统局面,使教育由官府移到民闻,由贵族下及平民,采收稿日期121307-6-3【作者简介J宫为民(196712一)。女,安徽含山人,中学一级教师。3 2008年6月 第“卷第3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不仅惠及学生及家庭,更重要的是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全面进步。那个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而其中有3000人是孔子的学生,其中最优秀的有72位,他们来自各诸侯国,成为各领域的精英。移风余韵,泽及万代。孔子,功莫大焉。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政治、经济、科技、文卫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育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8、,中等城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是成倍增长。各级各类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培养精英与培养新型劳动者的教育协调发展。青少年受教育的年限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更是开辟了各种渠道。让所有年龄段想继续学习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与形式。教育是改进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最有效的途径。受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我们还要进一步倡导人人受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让我们的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在新世纪更加发扬光大。四、精选教材首取六经。孔子认识到教材的优劣。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因此,他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传统教材进行了精心取舍。他主张用诗、礼、乐、春秋等配以射、御教授学生。为什么孔子

9、选择这些作为教材呢?据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玩通致远,(-B教也:广博义良,中有“夫子以身教不光以言教”的记载。他对学生施行教育时,往往不是强调口头说教,而是在行为举止上作出风范用行动和人格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他认识到“其言之不怍其为之也难”。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诫人们要多办事少说话。教师要在行动上傲学生的表率。对那种空发议论而无实际行动的人,孔子认为是可耻的。“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连起居、吃饭、坐卧都有严格的规矩。由此,赢得了学生的敬重,成为学生仰慕的楷模。孔子提倡身教重于言教也不失为经典之论,因为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模仿性强

10、,可塑性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能做到“以身作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师,学生也会心悦诚服,由衷尊敬。“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确实为经验之谈。如果教师在各方面都能做出榜样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想象,一个口若悬河却行为不端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仰慕。当然,重视身教并非说不要言教,要使学生从理智上区分是非,认清善恶,洞察真伪,明辨美丑。言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把身教与言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七、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孔子十分重视启发教育,他不赞成死守书本而主张能类旁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原则是:“不愤(心求通而未得)不启

11、不悱(口欲言而不能)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关于启发式教育的最早表述。心愤口悱举一反三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表现。孔子认为,教师应在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时再加以开导启发,帮助他解除症结,开拓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用得活。如果学生没有(下转14页)2008年6月 第”卷第3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学情、班情采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从而认识规律、得到结论。最终形成能力。在教授“方程组的应用”这一部分时,遇到了好几个题目学生很感兴趣。其一、李白沽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问原有多少酒?”其二、鸡兔同笼问题“

12、今有鸡兔同笼,上有头35下置足47。同鸡兔各几何?”学生对这样的题目很感兴霞如果只是传统地让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则此种题目趣睬索然。我让学生设置情境大胆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第l题不但会列方程解题而且使用了倒推法,算起来较快。第2题列方程组解题、古算法解题,还有新算法应用,还通过作游戏解决问题,巩固了加减消元法的思想。学生乐此不疲。教师轻松自如。既培养了兴趣又巩固了知识。并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制既符合方程条件又贴近生活的应用题,实现了与鸡兔同笼异题同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并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刨设人人参

13、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学生缺乏真正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已不再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止取一屯tIL一lL止LL卫jLjL-lL啦“LjL啦L_L屯一止4L4L4L一止t皿取止jLJLJL4L4L4L一(上接4页) 一

14、开动脑筋。不能举一反三,舷类旁通,教师就不必去过多启发,让他自己去继续思考。启发思维切不可越俎代庖。他对“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学生十分赞赏。因此“闻一知二”的子贡和“闻一知十”的颜回都受到了他的称颂。对那种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孔子认为不能强行灌注新的知识,否则,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灌”教师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灌注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必然知识狭窄,考试分数和实际能力不成正比。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触类旁通。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15、主体。学生的视野不局限于某一知识点,而是投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倡导求异思维,使之能独立思考。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不是以获得知识为满足而是以获得能力为目的。一个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学生往往表现在思维的能力、习惯与方式上,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也体现出他的思维能力、习惯及方式。八、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1孔子教学生不是靠教鞭的压力和戒尺的体罚,而是靠“诲人不倦”的态度,“乐而忘忧”的精神,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与他们对学习的爱好。对知识的信仰紧密相关。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6、上。是花了不少心力的。在教授中,它既善于引据往故经典,又善于比附当下实物授课生动,引人人胜,使学生对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在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怎样传,业如何授,确实大有讲究。听优秀教师授课,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如沐春风,心旷神】4怡;听冬烘先生讲课,度时如年,如坐针毡,云里雾里,苦不堪言。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除了要钻研学问外,还要讲究教学艺术。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诲人不倦需要认识到诲人的重大意义,乐于诲人才能不倦。上课缺乏激情,从业而不敬业,仅把教书作为谋生

17、的手段,这样的教师充其量是个匠人。难成大师。 九、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不能盛气凌人。应平等对待,以诚相见。在学术上,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他反对教师至上,认为教师不应要求学生对自己惟命是从,唯唯诺诺,提出了“当仁不让于师”的口号,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名言早近两个世纪。孔子将其弟子不仅视作教的对象,而且也视作学的对象。他经常与学生平等切磋,友好讨论。如他同子贡和子夏对中有关问题进行过研讨,由于子贡和子夏对诗有其独到见解,等到孔子的赞誉,“赐也始可与言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对学生的批评,孔子也

18、能虚心听取。或耐心解释,或虚心接受,或立即改正。对那些以教师之是非为是非的绵羊式的学生孔子并不欣赏。如颜回虽是孔门高足。但他对孔子的话一切顺从,从无逆意。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师生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反映孔子的坦荡胸怀和开明境界,没有一定的谦虚和民主精神是不可能有如此勇气的。师道尊严应当维护,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学问的高低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教师应当允许并奖掖学生向自己挑战。超过自己。“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新的历史条件下由孔夫子开创,韩愈继承并发扬的新的师道

19、观念应当发扬光大。如此,学术的繁荣可期国家的兴隆可期!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作者: 宫为民作者单位: 合肥梦园学校,安徽,合肥,230088刊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 2008,11(3)被引用次数: 0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杨国欣 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教育探索2006,“(8)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历经洗礼和实践检验,精华部分和教育智慧仍熠熠生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

20、育将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启示.2.期刊论文 王言红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3)本文旨在揭示孔子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可供借鉴的地方,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文中以简要的文笔略为叙述孔子教育思想,并从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着重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3.期刊论文 孙琼如 古老的教育智慧仍将在新世纪闪光孔子教育思想为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5)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笔珍贵遗产,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有借鉴和积极的

21、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今天我国发展素质教育应借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关系;启发式教学;形成性教育评价等几个观点、方法.4.期刊论文 史冬博.SHI Dong-bo 以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为镜观中国教育思想中轻体的痼疾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年,但由于历史的错误,其光辉的体育教育思想一度被淹没,面对当今轻体思潮依然严重的现状,我们有必要还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以本来面目,并借以抨击现有轻体思潮的痼疾,以求得我们的体育教育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5.学位论文 刘靖华 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

22、育中的应用 2009孔子教育思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那么,在音乐教育中应该如何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音乐教育相互融合,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对音乐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二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三是全面论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重点,它运用孔子教育思想联系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实际,就“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效果;四是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探讨。6.期刊论文 王世农.刘庆宏 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

23、义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奠定了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他所创立的许多宝贵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教育以至现代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从孔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介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而阐发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7.期刊论文 章可敦.章静桦.ZHANG Ke-dun.ZHANG Jing-hua 孔子与犹太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6)以孔子及犹太教育思想为切入点,以儒家经典论语以及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为依据,对孔子教育思想与犹太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者的相

24、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道德教育、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并重以及采用“学、思、行“相贯通的教学原则.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人本主义则是一以贯之的主线;而古典时期的犹太文化是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宗教神学教育始终是犹太教育的主体.8.期刊论文 黄俊官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吸取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教育,弘扬尊重教育的优秀传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试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

25、一些启发和借鉴.9.学位论文 谭晴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2007当今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方面有非常独到的创建。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主要在论语中集中体现,其中所蕴涵的素质教育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论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用以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以此指导当今的教育实践。本文每一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了论语中所体现的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分别从孔子的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师生关系五个方面论述了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26、的教育公平理念,认为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坚持“德才兼备”;教育内容范围广泛并服务于教育目标,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主张“学思结合”;他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等等,无不闪耀着素质教育的火花。本文每一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应该切实贯彻“有教无类”的原则,并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个性教育;对学生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还应该注重个人修养;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0.期刊论文 程泽峰 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针对当今语文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全面的新型人才.具体从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个方面来阐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对今天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