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编制组,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技术标准(DBJ41/0902014)宣贯培训,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18/6/4,Page 0,目录,总述,标准正文,背景介绍标准修订情况,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一,二,术语,Page 1,总述-背景介绍,2009年,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24号)精神,我省编制并发布了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意见(国发2013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
2、信设施工程验收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原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BJ41/T090-2008的基础上修订,组织编制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标准,Page 2,将原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为河南省内新建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宽带网络设施建设,总述-标准修订情况,(1)房屋建筑(除住宅建筑外)工程建设标准中缺少对光纤宽带网络设施建设的相关要求,(3)房屋建筑(除住宅建筑外)宽带网络建设标准中缺少对施工、验收等环节建设的相关要求。,(2)房屋建筑建设标准中缺少对无线宽带网络设施(基站、室分/WLAN)建设的相关要
3、求;,Page 3,2 总述-标准修订情况,2014年4月,编制组分别赴有关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2014年7月,结合各方意见,编制完成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标准(送审稿)。,2014年5月23日省通信管理局组织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进行了座谈。,2014年9月,省住建厅组织专家评审会,会后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终稿经省住建厅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审批通过。,修订后的标准最终定名为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技术标准,编号为DBJ41/0902014,于2014年12月2日发布,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Page 4,目录,总述,标准正文,背景介绍标准修订情况,总则基
4、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一,二,术语,Page 5,标准正文-总则,本标准为地方标准,在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县级以上城区)适用,省内县级以下区域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省外区域。,区域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房屋建筑内规划用地红线内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工程,以及既有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适用范围,1.0.2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以及改、扩建的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Page 6,目录,总述,标准正文,背景介绍标准修订情况,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一,二,术语,2条强制性条文。,Page 7,标准正文基本规定,为保障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
5、的要求,使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房屋建筑内的通信管线等公共通信配套设施时具备平等的接入和使用条件,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应能满足多家(至少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平等接入。,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二条。工信部2008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规(2005)330号),3.0.1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依据,强制性条文,Page 8,标准正文基本规定,1)是否设置了用户接入点并以此为界面
6、划分工程建设分工。2)用户能否自由选择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即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可允许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光缆接入,用户侧同一用户的用户光缆可选择与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光缆连接。3)通信设施容量或空间是否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接入的需要,即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容量、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电信间及设备间面积能否满足至少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执行与审查原则,3.0.1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强制性条文,Page 9,该界面切实维护了用户自由选择权,跳纤,用户接入点,用户接入
7、点,Page 10,标准正文基本规定,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设施,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工程建设前期应与土建工程统一规划、设计,在施工、验收阶段做到同步实施,在建设完工后同期交付。,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工信部2008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规(2005)330号),3.0.4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宽带网络设施,必须与房屋建筑同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期交付。,依据,强制性条文,Page 11,12,标准正文基本规
8、定,1)在规划、设计中是否按照容量配置了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和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并预留电信间、设备间等配线设备安装空间;2)在工程实施和验收过程中上述通信设施是否与土建工程同步实施建设与验收、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执行与审查原则,3.0.4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宽带网络设施,必须与房屋建筑同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期交付。,强制性条文,Page 12,目录,总述,标准正文,背景介绍标准修订情况,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一,二,术语,Page 13,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
9、设备,Page 14,标准正文-设计,4.1.1.1在住宅建筑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的有关规定。,工程设计一般规定,Page 15,用户接入点的位置,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用户接入点的设置,17,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用户接入点的设置,18,由别墅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设备间。,用户接入点的设置,标准正文-设计,4.1.1.2在其他建筑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设于公用通信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之间
10、,宜设置在设备间内。,工程设计一般规定,Page 19,用户接入点的位置,标准正文-设计,应根据用户接入点的设置确定工程建设的界面,而不是以建筑物的内外来区分。,工程设计一般规定,4.1.2.1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设置:(1) 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建筑建设方共用配线箱或交接箱时,由建筑建设方负责箱体的建设;(2) 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建筑建设方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3) 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4.1.2.2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
11、缆及多功能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用户线缆,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4.1.2.3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以内的共用人(手)孔、通信管道、建筑内配线管网,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Page 20,工程建设界面,21,基本规定工程界面,用户接入点连接模型,电信间/设备间采用机柜安装方式,22,基本规定工程界面,用户接入点连接模型,共用光配线箱安装方式,23,工程建设界面,建筑建设方设备,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管道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建设,管道由建筑建设方建设,光缆及设备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建设,光缆及配线设备由建筑建设方建设,标准正文-设计,本节还对无线基站设备间、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的设置进行了要求。,工
12、程设计一般规定,4.1.4无线基站设备间、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应按需设置。(1)无线基站系统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无线基站设备间、无线基站设备间至基站天面之间的通道、基站天面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2)室内分布系统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至室内分布系统天线之间的通道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Page 24,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设备,有线通信设备间无线基站设备间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电信间,Page 25,标准正文-设计,通信机房设计,除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城市住宅区和办
13、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4.2.3通信机房室内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8m,门宽不应小于1.2m;地面荷载不应低于6.0KN。4.2.6通信机房的供电等级应按与该建筑物最高供电等级一致,通信机房应设置不少于三个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220V/10A),能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电需求。4.2.9通信机房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通信机房一般要求,共9条,重点需注意:,Page 26,标准正文-设计,有线通信设备间,2.0.4有线通信设备间 Wire commmuni
14、cations equipment room指供安装有线通信设备及配线设备的通信机房。,有线通信设备间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不易受淹处,应方便搬运设备的车辆进出和通信管道的接入。,位置,住宅建筑,当配线区集中,用户较少时,设备间与电信间可合并布置。合设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两者使用面积之和。,使用面积,合设要求,其他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的规定,根据配线设备类型、数量、容量、尺寸进行设计,Page 27,标准正文-设计,有线通信设备间,2.0.4有线通信设备间 Wire commmunications equipment room指供安装
15、有线通信设备及配线设备的通信机房。,住宅建筑,使用面积,其他建筑,Page 28,29,基本规定配置原则,设备间及电信间平面及面积计算1,1个或2个配线区,用户接入点,30,基本规定配置原则,设备间及电信间平面及面积计算2,1个或2个配线区,用户接入点,预留位置,31,设备间平面及面积计算多个配线区的配线光缆汇聚于设备间,基本规定配置原则,标准正文-设计,无线基站设备间,2.0.5无线基站设备间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room指供安装无线通信基站设备的通信机房。,无线基站设备间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且便于无线基站设备间进出线缆,便于与通信管道衔
16、接。,位置,无线基站设备间内应预留馈线穿墙洞和通道,以便于基站馈线布放至天面,馈线穿墙洞大小及个数宜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多系统布放需求。,使用面积,通道要求,Page 32,标准正文-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2.0.6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equipment room指供安装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设备的通信机房。,宜在房屋建筑区域内设置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一般情况下,每栋高层楼宇宜设置一个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多层楼宇区域内宜设置一个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位置,新建房屋建筑应预留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至室内分布系统天线之间的通道,便于系统布放。,
17、使用面积,通道要求,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可与无线基站设备间、有线通信设备间以及电信间合设,合设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两者使用面积之和。,Page 33,标准正文-设计,电信间,2.0.7电信间 Telecommunications room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电信间宜设在配线区内线路网中心略偏设备间的一侧,靠近配线区入口处的第一个分支路口(配线电缆的交汇处),宜选择在建筑物内安全、通风、无高压电力走廊的地方。,位置,使用面积,单个电信间应可安装至少按列设置的4个机柜(宽600mm深600mm),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4m2.5m)。,每一幢高层建筑宜设置一个电
18、信间。多幢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电信间。,Page 34,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设备,Page 35,国标GB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建设地点有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建筑物外、桥梁、隧道、高等级公路等。,建设地点,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2.0.11 通信管道 Communication duct指在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供通信布缆使用的地下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室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主要包括主干管道、配线管道、引入管道等。,Page 36,本标准中通信管道建设地点是
19、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以内,基本属于建筑物外的一种,范围较窄。,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1.6 通信管道建设应根据房屋建筑内地理环境条件、用户数量及通信业务的需求,结合综合管线规划来确定通信管道的总容量、敷设方式及敷设路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共用人(手)孔位置宜尽量靠近用地红线,以便于与公用通信网管道衔接;()主干管道、配线管道、引入管道应相互衔接;()管孔数应能满足规划终期通信容量需求,并预留个备用管孔;()应采用地下埋设方式,但在穿越道路、小桥等地段时,应采用预埋敷设方式。,Page 37,一般规定,共用人(手)孔位置,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1应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
20、的易于维护管道的路由,其位置应选在建筑物和用户引入线较多的一侧。4.7.2通信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7.2的规定。若最小净距由于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通常情况下路由宜以房屋建筑内机房(如设备间)为中心向外辐射,路由选择,Page 38,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3管道容量应按远期光缆及电缆条数、规格、管群组合类型及备用孔数确定。管孔总数量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需要。,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05中根据住宅区每一个住宅楼住户的规模情况和每一个交接区所收容的住户数量(以最多1000户计)需要的光缆与电
21、缆容量估算,对管道管孔的需求量如下表所示。,管孔容量,Page 39,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3管道容量应按远期光缆及电缆条数、规格、管群组合类型及备用孔数确定。管孔总数量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需要。,管孔容量,1)如采用164分路的光分路器,则需要5个。5个光分路器引入的配线光缆需要5芯室外光缆可以满足需要。1根6芯光缆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以9孔管为例,管孔的内孔直径为30或50mm),可以满足光缆的敷设要求。2)考虑管孔的实际需要与备份(预留12个备用管孔)。目前实际使用较多的9孔塑料栅格管能够满足一个光纤配线区3家电信业务经营企业敷设配线光缆的需要。,例1:一个光纤配线区
22、(300户、高配置方案):300住户需配置的用户光缆总容量为600芯,光缆引至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Page 40,1*64分光器,楼内分纤盒(光DP),100芯,运1,运2,运3,6芯,6芯,6芯,需3子管建1大孔,用户接入点,需6子管建1-2大孔,50户,50户,50户,50户,50户,50户,100芯,100芯,100芯,100芯,100芯,需1子管,需1子管,需1子管,需2子管,需2子管,需2子管,共用人井,需2子管,需4子管,简单场景,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4根据管道终期容量确定合理的管群组合形式,塑料管、钢管等宜组成形状整齐的群体。,在实际设计中除考虑容量外,管群组合的
23、确定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地形的影响,当净距或埋深达不到要求时,需要变换组合形式;2)管材的影响,管径大小不一样,排列方式不一样;3)开挖土方,为了减少土方的开挖量,矩形的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管群组合,Page 42,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5通信管道可根据线缆敷设要求采用不同管径的管材进行组合,房屋建筑内通信管道宜采用塑料管铺设。4.7.6塑料管可选择单孔双壁波纹式塑料管、硅芯式塑料管、多孔式塑料管(包括蜂窝式塑料管和栅格式塑料管等)。材料应采用外径为100110mmPVC通信用塑料管,建设时可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管孔与管孔组合(考虑小对数电缆及光缆的接入,建议采用
24、PVC双波纹管和多孔管组合)。,房屋建筑内的通信管道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孔径的组合型塑料管材料。,材料选择,Page 43,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通信用塑料管的管材主要有两种,聚氯乙烯(PVC-U)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 )管,工程中使用最多且有标准的塑料管分为单孔管和多孔管。,材料选择,单孔管:波纹管、实壁管,多孔管:栅格管、蜂窝管、梅花管,Page 44,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管道埋深,4.7.9通信管道在两人(手)孔间应有一定坡度,坡度应为34,不得小于2.5。严禁采用“V”型敷设。,通信管道建设需要一定的坡度,本条规定了坡度的大小。主要依据是:1)为避免渗入管孔中的污
25、水或淤泥积于管孔中,造成长时期腐蚀通信光(电)缆或堵塞管孔,相邻两人(手)孔间的通信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使渗入管孔中的水能随时流人(手)孔,便于清理。 2)为减小施工土方量,通信管道斜坡的方向应和地面的斜坡方向一致。3)水平地面中通信管道坡度的建筑方法有“一”字坡和“人”字坡两种,严禁采用“V”型敷设。,(1)坡度,Page 45,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管道埋深,4.7.10通信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状况、与其他管线交叉、地下水位高低等因素取定,管道最小埋深(管顶至路面)应符合表4.7.10的规定。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等措
26、施。,本条阐述了影响管道埋设的多种因素,规定了管道的最小埋深要求。1)在房屋建筑区域内的地理状况没有城市环境那样复杂与恶劣,管道最小埋深可以根据管道的敷设路由及场地状况适当放宽,但不宜低于表4.7.10的规定。,(2)埋深,2)先行建设的建筑物应预埋引入管道,引入管出口端应伸出外墙至少2m,并应在人(手)孔方向下沉,坡度系数不应小于0.4%,埋深应符合规定。,Page 46,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4.7.10通信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状况、与其他管线交叉、地下水位高低等因素取定,管道最小埋深(管顶至路面)应符合表4.7.10的规定。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要求
27、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等措施。,本条规定了通信管道建设时的最大段长及最小曲率半径,相对国标GB50373(200m/10m)而言更加严格,主要考虑两方面:(1)房屋建筑内的通信管道更加靠近用户,需要分歧、引上的地方较多,段长过长不利于后期网络建设;(2)房屋建筑区域内的地理状况相对简单,通信管道尽可能直线建设,有利于光、电缆的敷设。,管道段长,Page 47,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人(手)孔位置选择及选型,4.7.20 人(手)孔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出设备间或建筑物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如顶管)的
28、两端等场合时,宜设置人(手)孔;()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建筑和图书馆等应以单幢楼为单位建设人(手)孔;()多层住宅建筑及别墅应以单元为单位建人(手)孔,高层住宅建筑应以单幢楼为单位建设人(手)孔;()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共用人(手)孔位置,应便于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管道衔接。,(1)人(手)孔位置选择,这里要强调的是共用人(手)孔的位置,一定要尽量靠近建筑规划红线,附近障碍较少,并能够方便与公用网通信管道进行衔接。,Page 48,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人(手)孔位置选择及选型,(2)人(手)孔选型,)远期管群容量不大于孔时,宜采用手孔;大于孔时,宜采用人孔。)通信管道人(手)孔程式应根据
29、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合理选择,可按下表选用。,Page 49,标准正文-设计,通信管道,交越处理,(1)在穿越主要道路和特殊地段时,应采用外径为100110mm经防锈处理的镀锌钢管。(2)与其它地下管线穿越时,需要满足最小垂直净距。为了达到管顶至路面的最小埋深,一般可采用改变管群组合所占断面的高度;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混凝土盖板保护或混凝土包封保护。但应注意管顶离路面的高度不得小30cm,并保证管孔进入人孔的相对高度。常用措施如下表。,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以及热力、煤气、雨(污)水等管线的检查井、雨水口。,Page 50,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
30、,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设备,Page 51,标准正文-设计,配线管网,2.0.12 配线管网 Wiring pipeline network指在建筑物内供布放通信(光)电缆、网线等线缆使用的通道,由室内垂直、水平弱电桥架(线槽)和预埋暗管等组成。,配线管网是房屋建筑的基础管线设施之一,要求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同步进行。配线管网是由楼宇引入管、引上管(包括线缆竖井和槽道等)、楼层管路(包括槽道和户内管)和联络管路等组成。它们的走向、路由、位置、管径和槽道的规格以及与设备间、电信间等处的引入,都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统一考虑。此外,对于住宅建筑引入管路以及与公用
31、通信网的地下管路衔接部位要做到互相配合协调,不应产生脱节和矛盾等现象。,Page 52,标准正文-设计,配线管网,4.7.15每一建筑物或建筑物的单元宜设置独立的配线管网。配线管网应包括楼内弱电竖井、桥架/槽道、入户暗管等。4.7.16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物的线缆入室方式宜采用暗管敷设。4.7.17高层建筑的线缆入室方式宜采用桥架或槽道与暗管相结合的敷设方式。4.7.18在住宅建筑中,别墅的线缆入室方式宜采用暗管直接入室方式,即独栋别墅室外人(手)孔引出管直接进入室内配线箱。,(1)预埋暗管的重要性应由建筑电气设计统一考虑,且应满足通信专业的工艺要求。它的使用年限应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保持一致
32、。预埋暗管的相关资料应及早提供给建筑设计单位。,Page 53,标准正文-设计,配线管网,(2)暗配线管的设置1)按建筑物的体型和规模确定一处或多处进线。2)暗配线管应与建筑物协调设计,合理布管和组网。3)在新建房屋建筑中,缆线的敷设和设备安装方式,应采用暗敷管路槽道和设备箱体或盒体暗装方式,不宜采用明敷、明装。当房屋建筑(6层以上)有弱电竖井时,在竖井内可采用明敷方式。4)在房屋建筑通信设施改、扩建工程中,缆线应尽量采用原有管路进行敷设,以免影响建筑环境美观。5)在住宅建筑中,配线箱至用户暗管不得穿越非本户的其他房间。6)在住宅建筑中,每户设2根引入暗管至家居配线箱。(3)暗管管材和管径的选
33、择1)暗管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管,如布线路由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应采用钢管。,Page 54,标准正文-设计,配线管网,3)暗管管材和管径的选择1)暗管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管,如布线路由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应采用钢管。2)光缆竖井宜单独设置,上下贯通,如与强电竖井合调,管槽相互间应保持规定的间距。管槽路经每层楼板洞口空余部分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3)竖井管外径宜为50100mm,槽规格宜为50mm*50mm400mm*150mm(宽*高),入户管外径宜为1525mm。4)埋设在墙壁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50mm,埋设在楼板垫层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25mm。5
34、)如需进行无线信号覆盖时,与无馈线同路由穿放时,预埋暗管及线槽应充分考虑能够同时穿放的管径及线槽容量。(4)预埋暗管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Page 55,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设备,室外线缆入室线缆,Page 56,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4.8.1室外线缆应包括从通信机房或配线交接间内的交接设备布放至单元(楼层)配线箱的线缆,容量应满足覆盖区域所有用户的接入需求。4.8.2建筑物内交接间配线设备至单元(楼层)配线箱的配线线缆设计应满足用户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需求。,室外线缆的容量应满足远期各类通
35、信业务的需求,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维修余量。,室外线缆,4.9.1入室线缆应包括建筑物单元/弱电竖井的单元(楼层)配线箱至室内配线箱之间的线缆。4.9.2入室线缆经室内配线管网敷设至室内配线箱,敷设路由宜采用暗管或桥架、槽道方式穿放。4.9.3入室线缆纤芯按照覆盖区域所有用户数量1:1冗余配置,并一次布放到位,以便维修备用。,入室线缆,Page 57,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4.9.7建筑物内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选用的电缆、光缆应从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功能、重要性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并应满足与外部通信网络的互通。,(1)室外配线光缆宜选用G.652型单模光纤,入室蝶形光
36、缆宜选用G.657型8字蝶形光纤。(2)配线光缆从通信机房光纤配线架敷设至单元(楼层)配线箱,并成端在光纤跳接适配器模块上,经入室光缆与用户侧ONU相连。(3)室内配线箱至室内信息插座之间宜采用5e类4对对绞电缆,至语音信息插座之间也可先用2对对绞电缆。,Page 58,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1、光缆的选择:(1)用户接入点至楼层配线箱之间的配线光缆应采用G.652D光纤;楼层配线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G.657A光纤。(2)当需要使用弯曲不敏感光纤时,宜选用模场直径与G.652D光纤相匹配的G.657单模光纤。(3)室外用光缆应根据线路路由的实际环境条件,新建、改扩建工程原则
37、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在现场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架空、路面微槽或架空自承式等敷设方式。(4)室内用光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垂直布线、水平布线敷设方式。(5)入户光缆采用管道入户或室内布线入户等敷设方式。,Page 59,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2、跳纤的选择主要用于电信业务经营者与房屋建设方配线柜(箱)之间、光纤模块之间跳接管理使用。(1)跳纤选用的接口类型应与适配器一致。(2)跳纤长度系列以0.5m为间隔,储纤长度不超过1m。(3)跳纤应按照一定的跳由布放,不得混乱。架内跳纤与架间跳纤应分别走线,先布放架内跳纤,后布放架间跳纤。3、光纤连接器的选择,(1)LC连接器件,(2)SC连接器,(3
38、)FC连接器,Page 60,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4.9.6入室线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2)在楼层配线箱处光纤预留长度应1m1.5m。(3)在室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4)光缆纤芯在用户侧配线模块不作成端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控制成端和接续长度减少大量预留光缆的盘存空间合理利用人孔、通道、电杆等的维护空间资源人孔或手孔中光缆接续时,其预留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Page 61,标准正文-设计,线缆设计,用途:城区通信管道,4.9.8光缆接续、成端宜符合下列规定:(1) 配线光缆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对不具备熔接的环境可采用
39、冷接法。(2) 用户光缆成端可采用冷接或利用速磨技术的光纤成端器进行快速成端。(3) 每一光纤链路中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光纤连接器。,(1)光纤热熔方式,用光纤熔接机进行高压放电使待接续光纤端头熔融,合成一段完整的光纤。(2)光纤冷接方式,也称为机械接续,与电弧放电的熔接方式不同,机械接续是把两根处理好端面的光纤固定在高精度V形槽中,通过外径对准的方式实现光纤纤芯的对接,同时利用V形槽内的光纤匹配液填充光纤切割不平整所形成的端面间隙,这一过程完全无源,因此被称为冷接。(3)光纤研磨技术,光纤研磨是指将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进行接续然后磨光的过程。,Page 62,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
40、,二,工程设计一般规定通信机房设计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线缆设计配线设备,Page 63,配线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远期各类通信业务的需求,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维修余量。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模块应在配线箱内分区域安装。,标准正文-设计,配线设备,4.10.4落地型交接箱的设置位置应考虑方便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且进出线缆方便并不易受到人为破坏的地方,也不应影响到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小区内部的监控系统又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Page 64,本条主要说明光缆交接箱的的安装
41、位置及容量要求。,标准正文-设计,配线设备,4.10.1配线设备应包括机柜式配线架、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落地型交接箱、单元(楼层)配线箱、室内配线箱等。4.10.2机柜式配线架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1)落地型光缆交接箱,落地型光缆交接箱安装的底座建议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强度不低于C20),并预埋PVC管,使用标号32.5Mpa及以上的水泥,底座高度30cm以上,底座的尺寸应大于箱体底座的尺寸。使用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上(配M12膨胀螺栓)。,光缆交接箱的容量/直熔144576芯,满配1248个托盘,箱体尺寸(mm):12201800(高)*7601360(宽)*360600(
42、深),分光器的配置:116套1*32盒式分光器。,Page 65,1)配线箱:主要用于室内、外光缆的集中成端、连接调度。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可分为落地、架空或壁挂等安装方式。2)光缆接续盒:主要用于室内、外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的接续。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可分为架空和壁挂等安装方式。,标准正文-设计,配线设备,4.10.3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应安装在房屋建筑入口处、楼道、管线引入处等公共部位。,(2)配线箱,Page 66,1)当采用FTTH光纤到户时,可以将光网络单元ONU放置在配线箱中,配线箱应提供适宜的空间。2)当需要时,家庭网关、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电话交换机等也可以放置在室内配线箱中
43、,便于集中管理、分配。各种有源设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通过国家认可的相关部门检测或认证。3)配线箱中有源设备的供电可采用低压电源接入或220V电源插座的方式;当采用220V交流电接入箱体内电源插座的方式时,应注意强弱电安全隔开。,标准正文-设计,配线设备,4.10.8室内配线箱应根据安装方式、线缆数量、模块容量和应用功能成套配置。,(3)室内配线箱,Page 67,目录,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施工前检查管道敷设线缆敷设配线设备安装,Page 68,标准正文施工,5.1.1设备间和电信间的设备安装环境应符合设计要求。5.1.2设备间和电信间引入管道的空置管孔、穿墙及楼板孔洞处,
44、应采用防火堵料封堵严密,线缆入口处应采取防渗水、防雨水倒灌、防鼠的措施。5.1.3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器材检验,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器材外包装应完整,并应无破损、凹陷、受潮等现象,且应有材料合格证明。,施工前检查,(1)宽带网络设施的施工与主体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暗管的敷设等都应在土建工程实施时密切配合,做好预留孔洞的工作;表面敷设工程,也应在配合土建施工时装好,避免以后过多地凿洞破坏建筑物。(2)机房环境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位置、面积、高度、承重、地面、环境温度、湿度、电源、接地、门窗、通风、防火等;(3)工程所用器材应符合现行标准规范。,Page 69,目录,
45、标准正文,总则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二,施工前检查管道敷设线缆敷设配线设备安装,Page 70,标准正文施工,5.2.6管道通过绿化带、景观、车行道等特殊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管道敷设,通信管道工程的测量:应按照已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进行;施工前进行复测;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校测。通信管道的各种高程,以水准点为基准,允许误差不应大于10mm。,通信管道,5.2.15施工开挖时遇到地下已有设施,应采用人工开挖,并对暴露的地下设施做必要的保护。对于重要地下设施,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部门同意,必要时应在其监督下开挖,对已知地下设施保护措施不到位时不得开挖。,通信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
46、蚀性的土壤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Page 71,标准正文施工,5.2.2回填管道沟与人(手)孔坑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草、木、杂物、大块砖石及冻土块严禁回填到管道沟及人(手)孔坑。,管道敷设,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在管道或人(手)孔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并经 24小时养护和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进行。回填土前,应先清除沟(坑)内的遗留木料、草帘、纸袋等杂物。沟(坑)内如有积水和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土。,通信管道,5.2.4管道组合排列方式、接续方法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严禁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进行对接。5.2.7管道出入口部位应采取封堵措施。,管道
47、的荷载与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管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对于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管道基础;在管道铺设过程和施工完后,应将进入人(手)孔的管口封堵严密。,Page 72,标准正文施工,5.2.12人(手)孔井盖及口圈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下略,详见标准正文)5.2.13人(手)孔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下略,详见标准正文)5.2.14管道道进入人(手)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略,详见标准正文),管道敷设,人(手)孔的地基应按设计规定处理,如系天然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采用人工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碴石垫层
48、和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管道进入人(手)孔的窗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10mm;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应呈圆弧状的喇叭口;人(手)孔、通道内的窗口应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管道窗口外侧应填充密实、不得浮塞、表面整齐。,人(手)孔,Page 73,标准正文施工,5.2.10各段金属桥架、托盘、槽盒和暗管应良好接地,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5.2.11建筑物内预埋敷设的暗管应便于线缆的布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略,详见标准正文),管道敷设,缆线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各段金属楼架、托盘、槽盒和导管应进行电气连接。金属梯架、托盘、槽盒和导管应良好接地。在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场合,暗管应采用钢管并接地。暗管必须穿越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作伸缩或沉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