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困难大.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2100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困难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困难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困难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困难大发布时间:2013-4-13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导报日前,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印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2012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今年将制定建筑节能“十二五 ”专项规划,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和绿色照明推广应用。 去年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4 亿平方米以上。时间已过 1/5,目前作为试点的北京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情况如何,政府、企业、用户三方该如何配合,我国目前的供热体制改革又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带着这

2、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徐忠堂。 中央补贴资金根据地方情况发放 中国经济导报:从“十一五”开始,北京选择 2000 万平方米的旧建筑进行改造。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的情况。 徐忠堂:北方供热采暖面积在 90 亿平方米左右,集中供热面积为 46 亿平方米。“十二五”期间要求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在 4 亿平方米以上。再把 4 亿平方米的指标分配到 15 个省市自治区,但要求“十二五”的前三年所有的县级城市要完成 70%的老旧房改造,地级以上城市含大城市要完成 40%的改造,按改造和现有采暖面积计算,需要改造的旧建筑数量偏多。目前的改造面积资金只占节能

3、建筑改造面积资金的 1/3,其余 2/3 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配套解决。 居住在旧房子的群众多数生活条件不佳,所以“十一五”节能改造进展很缓慢。进入“十二五”以后,由于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与此同时国家规定一些硬性指标必须完成,所以改造速度相对加快。“十二五”分配的指标到年末验收,补贴资金必须根据完成情况发放,这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垫付这部分资金是存在困难的。 据了解,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严寒地区(采暖期为 5 个月以上)每平方米给予 55 块钱的补贴,寒冷地区(采暖期为 4 个月)每平方米 45 块钱。进入“十二五”时期将改造的 4.5 亿平方米老旧小区,同样享受此政策。 中国经济导报:北京老旧

4、小区建筑节能改造的费用采取何种方式收取?是否全部由政府补贴? 徐忠堂:北京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做得相对好的方面在于,市政府在定改造计划的同时保证资金到位,除国家补贴外,市政府一力承担,不向市民收费。北京的改造费用为每平方米150160 元,比例约占 1/3。内蒙古赤峰也是按此规模执行。 达到节能建筑的标准,必须在原基础上节能 65% 中国经济导报:除了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之外,既有建筑也需按照标准进行改造。您认为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促进“齐头并进”? 徐忠堂:2007 年,执行建筑节能后并没有采取供热计量,存在不装表,或是装假表的情况。不按计量收费,或是假收费。要达到节能建筑的标准,必须在原

5、基础上节能 65%,比如在用电方面,没节能前是每平方米 4050W,在节能后为每平方米 2025W,要以此指标衡量建筑节能是否完成。 节能建筑改造向前推进需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政府需下定决心在资金问题上给予支持。其二,集中供热的普及率要在城市中占有 60%70%,就必须解决供热企业的问题,供热企业作为城市供热的主力军,需要挖掘他们的积极性。其三,解决供热企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供水和供燃气只要保证末端供给,是开放式的。但是供热大不相同,较其技术含量相对高。从前,电厂满足供热量是随着天气冷热的变化改变供水的温度,供热的好坏电厂说了算,天气不冷的情况下给 5060 度,天冷的情况下 7080 度。

6、在计量供热的情况下,每户有一个分户循环系统,可通过智能调节流量控制温度的高低,不存在温度高低不均,开窗浪费等问题。通过改造变频泵、气候补偿、自动控制 3 项设备和技术才可满足用户需求,达到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 中国经济导报:北京市住建委已经明确,热计量收费如果高于按面积收费的,按面积收费,低于的则要退回。您对此收费模式怎么看? 徐忠堂:我个人认为在达到 18 度的供热标准温度后,应该做到真正按表收费。在供热温度达不到 18 度的情况下,热力公司应该退还多收的费用;相反,供热温度超过 18 度的标准,达到 2022 度的用户应该实事求是的按表收费。 供热室温必须达到 18 度,这是设计温度,标准

7、是在 18 度的基础上加减 2 度,最低 16 度,最高 20 度,以此为标准检验供热公司供热是否合格。在节能建筑中如果室温控制在 18 度上下,达到的节能效果是显著的,至少降耗在一半以上。供热计量对用户是有利的,有些地方规定按表收费超过按面积收费的费用,不可多收费用,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老建筑的采暖系统不能分户循环,只能是跨越改造 中国经济导报: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供热体制改革的整体情况。 徐忠堂:住建部已经把供热体制改革和节能结合在一起,把热改列为建筑节能的一个内容。建筑节能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墙体的维护;二是门窗、平改坡等的改造;三是室内采暖系统的改造。 国家从“十一五”开始对这方面工作越

8、来越重视,2007 年开始要求所有的新建筑必须要符合以上 3 个条件。比如,过去有 3 个房间,采暖系统就是 3 个。从顶楼到一层相对应的房间是一个采暖系统,从 2007 年开始改为分户循环系统,即一户一个系统,互不干扰。 国家从“十一五”开始进行了 1.5 亿平方米旧建筑的节能改造,1.5 亿分给 15 个省市自治区,北京 2000 万,即必须选择 2000 万平方米的旧建筑进行改造。旧建筑的供热管道需由单管垂直系统改成跨越式。就是在原管道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旁通管,使热量进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直接排出。老建筑的采暖系统不能改成分户循环,只能是跨越改造。 中国经济导报:您认为我国未来供热体制改革的

9、发展趋势是什么?您对热改有何建议? 徐忠堂:从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是非改不可。人们已经认识到节能建筑是有显著成效的。比如北京将对 3200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去年增加 1500 万的新热用户,而总供热量并没有增加。我们来算几笔账,入网费 80 元、热费 24 元均乘以 1500 万产生的费用就是近 3 亿元。再比如内蒙古赤峰,150 万平方米节能改造,增加 100 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供热量没有增加。 我国供热体制改革存在着如下困难:首先是认识不足。对热改的认识有待于继续提高,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其次改造资金问题。所有热计量改造都必须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

10、实际出发。国家虽然有补贴政策,但是仅占 1/3,改造资金补贴是国家、地方政府、居民各占 1/3。再次,设备质量问题。 “十一五”期间供热改造刚刚开始,技术设备还处于摸索阶段,从目前安装热表的情况看,能够运行 3 年的热表比例不足 10%,运行一个采暖期的热表比例不足 30%。另外一个方面,水质对热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水质问题是工人计量推测的先决必要条件,水质不好会导致杂草泥沙堵塞管道,同时如果水不处理,无机腐蚀,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不能继续工作,所以热力公司必须参与到热表设备的选购中来,这既是对工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最后,缺少法规。目前我国供热尚在改革阶段,并没有出台关于供热的法规和条例,这使得有些问题做不到有法可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