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海绵城市 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与绩效指标概述,PART 1,如何理解海绵城市?, SC, Sponge City 海绵城市 SuDS/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模仿自然状态,减少径流,改善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 GI/Green Infrastructure 通过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自然管理暴雨,减少排水,改善水质,节约城市管理成本。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延缓径流和污染的冲击,接近自然水文循环。 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ies 由单纯的工程方式转变为
2、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方式进行雨洪管理实践。 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整合城市空间设计和综合水资源管理。 ABC /Active Beautiful and Clean Waters Programe j将功能性与自然、生态和人文相结合。,可持续排水系统 SuDS 源头控制 就近消纳 改善水质 协调环境 景观舒适,绿色基础设施 GI 多功能 绿色空间 网络 网络中心 连接廊道,低影响开发 LID 小型分散 原位收集 自然净化 就近利用 回补地下水,最佳雨洪管理实践 BMPs 路面材料 储水设施 渗透过滤 管理法规 民众教育,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WSUD 减
3、少用水量 减少排放 水资源再生 改善水环境 水量调蓄,活越美丽净水计划 ABC 自然可亲性 商业&艺术 水敏设计 生物修复 蓄水池,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雨水径流控制,恢复本地海绵体,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 复兴水文化,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 水体不黑臭 热岛有缓解,方式实现雨水自然积蓄、渗透和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策略基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4、规划和设计策略,系统涵盖雨水、污水、再生水、地下水、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等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道路、绿地和基础设施等综合系统,途径实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污水,再生水,雨水,地下水,景观水,生活水,生态水系统,渗、 滞 、 蓄、 净、 用、 排,海绵城市要做什么?,2.不让雨水产生雨涝灾害,1.让雨水资源不浪费,3.让城市绿地系统增效增值,环境更美丽宜居,不让雨水白白流走,或补充地表水含量,或储蓄再利用,或进入绿地生态循环系统;让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益最大化。,绿地区域内常量雨水尽量自行消纳,减少市政管网压力,发挥
5、水体与自然水系雨洪调蓄功能。,通过改善绿地空间形态与植物配置,统筹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统提升绿地系统生态效能与景观。,海绵城市绩效指标概述,2013,2014,2015,2016,2017,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
6、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李克强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关键指标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 新建、扩建、整体改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关键指标2 场地径流系数,表 不同用地类型新建、扩建项目径流系数控制目标,关键指标3 径流污染物控制率,表 低影响开发设施径流污染物控制率,绿色建
7、筑评价标准中提到的指标,绿地率 热岛强度 绿色基础设施,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缺水地区重点在于利用城市绿地解决自然渗透、汇蓄和利用,通过雨水收集、利用,有效提高地表水的含蓄量。水网地区重点研究利用水系、微湿地和集雨型绿地汇蓄雨水,参与地表水净化和减缓市政雨涝压力。沿海重盐碱地带重点研究利用雨水自然渗透。促进土壤排盐碱的技术利用,以及耐盐碱植物的应用。,总体原则 :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点1 区域规划引领,以指标为依据,以规划指标为依据开展方案设计,以绿地系统和水系统为中心,有机整合与之相关的雨水系统设计、污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设计、景观系统设计、建筑设计等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海
8、绵城市建设目标。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选,不断优化方案。,区域海绵城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 充分发挥公园大面积水体的雨水蓄积功能 公园成为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要素“大海绵” 公园景观水体与住区雨水系统通过生态绿道衔接 充分发挥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功能,优化植物配置。,现状条件及问题评估,确定目标控制,设施及规模确定,水文水力计算,竖向设计、汇水区划分,设施选择与平面布局,要点1 区域规划引领,以指标为依据,场地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径流系数,污水管网外排流量和总量,市政再生水供水压力,地表径流对景观水系水质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用水压力,改建项目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增加10%,07,
9、06,新建项目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少于40%,要点2 早期关注竖向设计,统筹协调场地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的布局和竖向,使径流雨水有组织自流汇入周边绿地系统和水系,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广场雨水宜综合采用生态排水和雨水管渠,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要点3 设施选择灰绿结合,绿色设施: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留、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灰色设施:地埋式蓄水装置(混凝土蓄水池、蓄水方块)。,根
10、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埋条件、规划条件等,因地制宜的选择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及其系统组合。,要点4 注重关键节点的处理,屋面材料的选择:采用对雨水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材料,采用耐久性材料,与屋顶绿化相结合。 收集方式: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的方式引入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实现雨水的净化和利用。 雨水宜分散进入下凹式绿地,减少对绿地的冲击。下凹绿地内植物应选择耐淹品种。 下凹绿地中内设置溢流井,防止绿地长时间积水。 地面雨水一般污染较重,杂质多,传统雨水箅只可拦截较大固体。 道路雨水收集应采用具有拦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沟,且污物便于清理。 雨水排放:地下建筑顶面与覆土之间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片材和排水管
11、)。,要点5 统筹考虑,整合设计,盐碱地土壤黏紧,透水透气不良,不利于下渗。 若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得当,不仅可控制雨水,而且可以利用雨水淋洗土体,降低土壤的含盐量(盐碱土改良的目的是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 对于土壤含盐量高的地方,海绵城市设施与土壤排盐措施统筹,应在保证植物生长安全与土壤排盐措施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滞蓄雨水。 景观水体应优先作为雨水调蓄设施。 景观水体规模的确定: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 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采取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包括弃流设施、生态护坡。,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及案例,PART 2,“智慧城市”概念,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
12、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社交网络、购物网络、互联网金融等综合集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对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全方位、全体系、全过程创新的城市形态。对于我国城市政府来讲,这不仅仅是政府服务和城市管理技术的创新,而且更加是服务和管理理念及模式的创新。,城市问题: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城市贫困面临这些实质性的挑战,城市必须应用新的技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超大城市、中心城市存在借助信息技术大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的内在需求。,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造就智慧城市技术核心。智慧城市要求把新一代IT技术运用到城市经营的各个领域。它是
13、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入社会和环境两大要素。,“智慧城市”社会与技术双重作用,“智慧城市”理念的由来,“智慧城市”概念理解,城市智能化。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落实到实际的区域性做法。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如公共服务、能源、电力、交通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有效减轻城市压力,其实质是把智慧城市等同于智能城市,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城市全面发展。智慧城市是城市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是城市从经济到人文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可持续进步的理想状态。即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以智慧的思维发展城市,使城市各
14、项功能系统运作更加协调高效,城市经济、人文、环境得到全面发展。,自IBM提出智慧地球以来,来自IBM的统计,5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组织加入这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已有1200多项案例,广泛应用于交通、制造、能源、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以新加坡为例全面、系统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 全民参与、系统超前、滚动修编的信息化规划 优先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提供高带宽、低资费的网络服务 注重实用性,以政府引导资金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用项目建设 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通信产业,扩大行业出口,共同特征,目前全球这种情况并不多,根据最新福布斯排名,新加坡智慧
15、城市建设在全球居首位,新加坡,组织保障 政府首席资讯办公室(GCIO)、资讯通信管理局(IDA),规划引领 2006年推出“2015智慧国”计划,基础先行 提供免费无线带宽或低资费的宽带服务,应用转型 9大行业的应用转型,信息产业 吸引国外领先企业,刺激创新和促进本地企业国际化发展,阿姆斯特丹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城市,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引合作伙伴,实现端到端的智慧解决方案 以节能、交通、商业等重点领域、重点应用项目带动智慧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吸引社会机构投资 注重宣传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技术交流和推广输出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共同特征,国际上智慧城市大多采取重点领域突破的方式,
16、阿姆斯特丹的智慧城市是以节能为特点,可持续生活,可持续生活,可持续交通,可持续社区,West Orange项目:智能电表和新型能源管理系统 Geuzenveld项目:家庭小额信贷购置节能商品,智能楼宇项目:安装传感器感知能源消耗情况,智能分析能源数据并作出相应调整,Energy Dock项目:推动阿姆斯特丹所有移动交通工具电动化发展,气候街道项目:对公共设施、物流服务以及商家的智能化改造,以阿姆斯特丹为例以重点领域和项目带动智慧城市建设,我国部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
17、、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已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提出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南京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我国部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武汉武汉城市圈与IBM合作的重点是,利用IBM全球领先的软件工程技术、平台、管理经验
18、等,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 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快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宁波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6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等。,昆山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我国部分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佛山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昆明昆明和IBM公司的合作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