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新区实验小学 倪凌云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本文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学情分析:蚂蚁和蝈蝈是本学期学生接触的第五篇童话故事。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
2、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生活态度,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幸福的道理。难点: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设计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关于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我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为主要教学形式。
3、教学准备:教学用的 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动物朋友-(蚂蚁和蝈蝈),齐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都带有虫字旁,第二个“蝈”读轻声。)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蚂蚁和蝈蝈的童话王国去旅行。1.出示生字粮 汗 呼 洞 由 冬 冷开火车读。2.出示词语傻瓜 满头大汗 神气 乘凉 自由自在 呼呼地 又冷又饿开火车读。老师领读。【设计意图:我以带孩子去童话王国旅游为话题,激发孩子读题,在观察中发现课题的“蚂蚁”和“蝈蝈”都是虫字旁,第二个“蝈”读轻声。读好课题为了更好的进入故事学习。】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的故事。齐读课文。(
4、2)师:课文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啊?(夏天)(出示多媒体图片。)夏天天气如何啊,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啊?(夏天真热)同学们都是经历过夏天的,是吧,夏天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很热很热)那你们想做什么呢?(想吃冰激凌,想游泳等等)。当火辣辣的太阳烤的大地滚烫滚烫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当你热的只能穿小背心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当你热的想吃冰激凌降温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当你热的只想待在空调房里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多媒体出示图片) 生齐读:夏天真热。(3)师:这么热的夏天一群蚂蚁在干什么啊?(出示图片)指名回答。出示:搬粮食夏天搬粮食热不热啊?(4)师:第一自然段有个词语告诉我们蚂蚁很热,
5、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这个词语。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回答。师出示:满头大汗(5)师: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6)师:读一读,读出感情,蚂蚁们热的满头大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蚂蚁搬东西吗?在哪里见过?师:他们是怎样搬的呢?力气大吗?你能表演一下吗?【设计意图:孩子本身就喜欢表演,具有表演的天性。让学生模仿文中可爱的“蚂蚁”和“蝈蝈”进行表演,使抽象的文字活起来,静止的语言动起来,苍白的意境亮起来,学生灵动的个性飞起来,课堂成为表演的舞台、创造的舞台,这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把作者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又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文本的语言,并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传达给“观
6、众”,让语言和形象同时走进“观众”的心中,这是创造性的语文学习。】(7)师:老师也见过,可是我们知道蚂蚁很小,但力气很大,我们一起看一看蚂蚁搬东西吧?出示多媒体小蚂蚁搬虫虫影片。【设计意图:我力图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展示带领他们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始终充满热情。】(8)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啊?师板书:勤劳。(生齐读)(9)师: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夸一夸这群勤劳的蚂蚁。(生齐读)下面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要读的有感情,这是一群很勤劳的蚂蚁,下面小朋友一起读一遍。2.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小朋友们读的很有感情,这么热的夏天蚂蚁们在忙
7、着搬粮食,可是蝈蝈们在干什么呢?一起把课文第二自然段读一读。生齐读第二自然段。(2)师:蝈蝈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啊?出示多媒体图片。一起读乘凉。(师出示:乘凉)为什么在大树下呢?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蝈蝈啊?课本中有一个词语来形容蝈蝈的,找出课本中形容蝈蝈的词语?(指名回答。师出示:自由自在)生齐读。蝈蝈们是怎么样自由自在呢?他们过得快乐吗?他们过得高兴吗?你觉得他们舒服吗?(3)师: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自由自在的蝈蝈,快乐的蝈蝈,高兴的蝈蝈,舒服的蝈蝈。(生齐读,指名读)(4)师:你看蚂蚁在搬粮食,他们在乘凉,自由自在,多么会享福啊,他们多快乐啊,唱歌,跳舞等等。老师请女生做蚂蚁,男生做蝈蝈。分男生
8、女生读。(5)师:坐在大树下的蝈蝈还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觉得蚂蚁傻在哪啊?指名回答。3.学习第三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图片: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来了。生齐读。【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冬天的动画,呼呼的风声,飘零的树叶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知冬天的寒冷,有兴趣地进入故事的学习。】(2)师:小动物们都躲到洞里去了,我们先到蚂蚁的家里看一看。他们怎么样了? (3)师:谁能用有的( ),有的( ),个个( )。说句话。(4)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啊?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啊?蚂蚁的洞里还装满什么啊?师:蚂蚁开心吗?那用开心的语气读一读吧?生齐读。(5)师过渡:那蝈蝈怎样了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蝈
9、蝈们又冷又饿,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谁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齐读。(6)师:他们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夏天,此时他们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又冷又饿。(7)小结:夏天蚂蚁在搬粮食,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到了冬天蚂蚁躺着过冬,而蝈蝈呢,又冷又饿。生齐读第三自然段。(8)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呢?你想对蝈蝈说什么呢?指名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语言表达的机会,也大大丰富了课文内容,优化了学习资源。通过说话练习,搭起了学生和文中人物及作者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意境,
10、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解读和创造,从而深化了理解,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9)师:蚂蚁在躺着过冬,是什么样的感觉?师生交流。三、课堂总结师总结:老师也想说两句,第一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近期的忧愁,是说蝈蝈你夏天不劳动,不搬粮食,到了冬天就会又冷又饿。第二句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是说人要有预见性,事情有了准备就不会有忧愁,有担心了,蚂蚁他们夏天搬粮食,冬天就睡躺着过冬。这两句话送给小朋友。四、练习提高1.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他们指的是谁?2.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 ),有的( ),个个( )。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 ),有的( ),个个( )。指名回答。五、指导写字1.师:出示粮,生读一读,注意后鼻音,组词,这是什么结构,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指名回答。2.师:什么结构,什么部首,这是什么部首呢?写米子旁要注意什么 呢?右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写下这个字。3.生描红,练习书写,师生评议。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0 蚂蚁和蝈蝈夏 搬粮食 乘凉冬 躺着过冬 又冷又饿 勤劳 创造 幸福【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形象、直观、简洁、明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一目了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