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美术备课表九年级上册 备课人 :胡苓业 备课时间 2014 年 9 月 26 日课 题 第 2 课瞬间的精彩2 授课时间 9 月 28 日10 月 11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第 2 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三 112 班内 容 设 计知 识 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功能。方 法 与过程目标能力目标:了解照片拍摄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与勇于探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情 感 与态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美的感悟,发现和创造美。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功能。初步理解影像与感光胶片的关系,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相机的结构与其功能。拍摄好照片的要素及观察发现美的能力。教 具准 备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教学程序导入教材分析摄影画面要有形式美感。要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摄影画面要有形式美感。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抓住生活中瞬间的 “感动 ”,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使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导入新课:欣赏林中 (摄影)现代 黄建国 ,分析:微小的变化会打破呆板。思考练习:分析同一场景的两幅作品,比较构图差别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媒 体 运 用课件展示:欣赏:作品林中 (摄影)现代 黄建国。
3、第 1 页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教 学 程 序 教 学 活 动 设 置 媒 体 运 用欣赏评述欣赏入手了解掌握“创造”精彩瞬间摄影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手机摄影已经逐步取代专业摄影,摄影师按下快门只有一瞬间,一瞬间之中却灌注了摄影者的情感,体现了摄影者的知识和审美修养以及技术掌握程度。摄影不是相机在表达,而是摄影者的自我表达。欣赏作品嬉戏 (摄影)现代 李舸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面会更为生动。构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2、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实物。3、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欣赏作品晨读 (摄影)2009 徐建这是典
4、型的侧光效果,画面各部分关系的主次、节奏韵律都很讲究。欣赏作品海潮 (摄影)现代 任国恩精彩源自那一瞬间点(海鸟)和线(海浪)的交集。顺光下的海水湛蓝湛蓝,更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精彩。注意:线的律动;点的节奏;点线结合构成画面韵律体会。光线塑造形体的一般规律:顺光:对象的体积减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测光: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数码相机的特点是快速、成本低,所以人人都可以用数码相机记录自己精彩的生活瞬间,也可以运用数码技术将设想、构图、光线等定格在莫一时刻, “创造”精彩的瞬间。欣赏:漂浮的树 (摄影)1969 杰里尤尔斯曼(美国) ;升起的星球 (摄影
5、)2011米哈伊尔邦达(乌克兰) , 毕加索 (摄影)1949 格荣迈利摄影家运用当时摄影的新技术快速闪光的新型闪光仪拍摄了运动的光。课件展示: 欣赏作品嬉戏 (摄影)现代 李舸(ge)欣赏作品晨读 (摄影)2009徐建欣赏作品海潮 (摄影)现代 任国恩欣赏作品漂浮的树 (摄影)1969 杰里尤尔斯曼(美国)升起的星球(摄影)2011米哈伊尔邦达(乌克兰)毕加索 (摄影)1949 格荣迈利第 2 页欣赏作品:林中 (摄影)现代 黄建国。嬉戏 (摄影)现代 李舸(ge)晨读 (摄影)2009 徐建海潮 (摄影)现代 任国恩漂浮的树 (摄影)1969 杰里尤尔斯曼(美国)升起的星球 (摄影)201
6、1 米哈伊尔邦达(乌克兰)毕加索 (摄影)1949 格荣迈利。分析、体会光线塑造形体的规律。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两到三福摄影作品,并针对一幅作品写出 100-200 字的短文作业与课堂评价第 2 课: 瞬间的精彩 (2)1、欣赏:作品林中 (摄影)现代 黄建国。 嬉戏 (摄影)现代 李舸(ge) 晨读 (摄影)2009 徐建;2、欣赏作品:海潮 (摄影)现代 任国恩漂浮的树 (摄影)1969 杰里尤尔斯曼(美国) ; 3、欣赏作品:升起的星球 (摄影)2011 米哈伊尔邦达(乌克兰) 毕加索 (摄影)1949 格荣迈利。思考:光线塑造形体的规律。板书设计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教学回顾与反思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两到三福摄影作品,并针对一幅作品写出100-200 字的短文;用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