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9349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减振沟专项方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目 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计划 .1四、施工工艺技术 .1五、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1、组织安全保证体系 .22、技术措施 .33、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3六、劳动力计划 .9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91强夯施工减震沟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台山华侨文化广场项目位于台城南新区,本工程由 5 栋 2 层A、B、C、D、E 商业楼;1 栋 3 层 F 钟塔楼;1 栋 1 层 G1 溪流设备房、1 栋 1层 G2 电气控制房、1 栋 1 层 G3 广播室、5 栋 1 层 G4G8 辅助用房及铺装广场组成,框架结构,于 B 栋商业楼设一层约 8.3516.3 米地下室,地下室埋约2

2、.00m。本工程参建各方如下: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二、编制依据(1)现行国家法律法规;(2)本工程勘察报告;(3)本工程设计图纸;(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07-2011)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表层素填土由粉质粘土、粉土组成,厚度1.2m6.5m,平均厚度 4.31m,采用强夯法处理。强夯施工过程中,在夯锤落地的瞬间,大部分动能作用于夯击面,形成垂直向下和水平向的夯击挤密力,加固基础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也有极少部分动能转化为冲击波,从夯点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并引起地表的振动。夯点周围近距离范围

3、内的地表振动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会造成建筑不同程度的损伤。振动规律如下: 强夯引起的地面振动,随土质的不同,振动强度也区别很大,土质较软的地层夯击,每锤夯沉量大,夯击动能消耗于挤密变形力就大,引起的振动就小、振动周期长、振速度慢、衰减快;但较硬的地层,承载力高,有的不需处理,需处理的夯击数也少,但振动大,在周围有建筑物的地方需减振处理。三、施工计划本项目减震沟距夯点 10m 以外挖一条深约 3.5m,宽约 1m,长度超建筑物两边各 10m 的沟,以减少源向外辐射的能量。现场计划投入挖掘机(3 台) 、砂石车(5 台)进行土方开挖和运输。拟开工/完工日期为 2017.10.312017.11.6

4、四、施工工艺技术在建筑物附近夯击时,应加强现场检测管理,及时反馈信息,对减震效果进行评价。分别将一遍夯击、二遍夯击、满夯的动信息反馈,进行评估。不足之处,修改参数,处理后再进行夯击。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2夯前调查、确定隔目标 查看地层资料了解地基环境条件隔沟设计与开挖,夯前准备第一遍强夯 调查、检测收集数据,反馈信息,进行隔效果评价,不足之处调整参数第二遍夯击 调查、检测收集数据,反馈信息,再进行隔效果评价数据管理,确定隔效果 周围调查,多方信息汇总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预测连续夯击效果可行后,继续施工减震沟可以将由振源传来的振波减少 75%以上,有效的降低对建筑物的损坏,在有减震沟强夯施工的

5、过程中,振动是有的,但损坏是极小的。五、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组织安全保证体系施工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序号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主要工作职责1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工作2 项目副经理 全面整个施工的安全生产3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4 专职安全员 负责工地现场安全管理工作5 施工员 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6 资料员 负责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7 电工 施工用电及机械的监护与维修32、技术措施(1)减震沟开挖后需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指示牌,夜间应配备安全警示灯; (2)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减震沟的深度、位置,施工时注意观测,减震沟的变化; (3)专职安全员应加强安

6、全巡逻检查,及时提醒施工人员的注意; (4)强夯结束后应及时回填,振捣密实;(5)如夯击面与建筑物正对的边线大于建筑物时,应挖被动减震沟,夯击面必须在其建筑物到减震沟两边延线的扇形范围内;如大于扇形范围,应将减震沟继续挖长,到满足要求为止; (6)如夯击面与建筑物正对的边线小于建筑物时,应挖主动减震沟,建筑物必须在其夯击面到减震沟两边延线的扇形范围内;如大于扇形范围,应将减震沟继续挖长,到满足要求为止。 3、应急救援预案措施根据本工程减震沟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确定减震沟安全等级为 3 级。3.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副经理,负责指挥及协

7、调工作,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咨询,及时为减震沟施工提供技术支持。3.1.1 现场总指挥主要职责(1)决定是否启动指挥、协调应急行动。(2)决定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决定是否启动上一级预案。(3)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4)决定应急撤离,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5)负责确定救援工作的终止。(6)负责上报事故。3.1.2 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1)保持与现场总指挥的直接联络,协助现场总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工作。(2)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向应急现场总指挥提出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事

8、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4)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不断加以改进。(5)监察、指导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小组的行动。(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3.1.3 组员分工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信息联络组;技术处理组;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1)信息联络组:以项目负责人刘重新担任组长,项目资料员为成员,主要职责如下:负责消息的传达、确保内外信息反馈迅速。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整理、对外联络和事件澄清后的对外发布。4对外信息传递,以及与相关方的协调与沟通工作。(2)技术处理组:以谢冶担任组长,技术部管理人员为成员,具体职责如下:

9、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应急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3)抢险抢修组:以赵进进担任组长,项目部和项目所属的劳务队伍为成员,具体职责如下:及时调遣项目应急救援队伍和劳务队伍组织抢险抢修。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抢险进展情况。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隔离、疏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持治安秩序。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

10、品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负责应急救援器材的发放、管理和维护工作。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4)后勤保障组:以甄伟腾担任组长,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管理人员为组员,具体职责如下: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的器材、设备,及时提供后继的抢险物资。保障应急救援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需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了解事故现场周边的应急物资供应点分布情况,为及时向应急行动的后勤物资供给作好准备工作。(5)医疗救护组:以李景帜担任组长,项目安全部、质检部的人员为组员,具体职责如下:对受伤人员进行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使重度受害者

11、优先得到救护。(6)事故调查组:一般以下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由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对于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项目协助调查。具体职责如下:搜集现场物证并保持原料。搜集事故事实材料和相关证人笔录。绘制事故图,包括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和受伤者位置图。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442-86)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人,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处分建议,形成事故处理结案资料报公司安委会研究决定。(7)善后工作组:项目书记李坤岳担任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5具体职责如下:组织清理事故现场,尽快恢复现场

12、生产、生活。做好对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负责保险索赔事宜的处理。积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协商,尽快恢复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做好其他善后事宜。3.2 预警与报告3.2.1 预警行动(1)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 3 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2)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 2 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指挥部组织讨论

13、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并将现场情况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3)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4)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5)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3.2.2 应急处置响应分级三级响应:事故发生后,项目应立即启动本项目预案,积

14、极开展救助和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项目应急指挥长报告。发生一般一下事故,在项目可控范围内,仅启动项目级应急预案。二级响应:经评估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超出项目可控范围,项目应立即向公司求援。请求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公司安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果事故仍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需要调动周边地区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由公司应急办报告,请求地方支援。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响应程序(1)项目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通知单项目指挥小组成员及义务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分工协作”的原则开展救援工作,将伤者尽快送到医院抢救,对现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反映,在保护现场的前提下,防止

15、事故进一步扩大。(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和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对事故大小迅速做出判断,如果是一般以上事故,则向上级单位汇报,并启动上级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事故扩大,必要时应请求社会、政府和上级部门支援。(3)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组织现场恢复工作。6(4)救援结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紧急事故发生报项目应急救援小组各应急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抢险结束 , 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 、 进行总结现场处置 、 送医院抢救 上报监理 、 业主 、 设计人员伤亡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处置措施(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

16、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汽车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及突击抢救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技术专家根据工程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台山市中医院联系(电话 0750-5551828) ,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4)在抢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5

17、)指挥与控制:减震沟开挖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倾斜的指挥与控制。当发现附近建筑物倾斜达到警戒值或沉降速度达到规范时,立即停止减震沟开挖,加强减震沟支护。突降大雨或暴雨时,立即起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专人不间断观察减震沟的稳定情况。减震沟坍塌事故的指挥控制发生坍塌事故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或其他管理人员,由现场管理人员通知项目领导及应急小组,同时组织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应急小组接报后在确认事故的情况下7启动应急预案,技术攻关小组现场分析事故原因,指导抢险小组开展抢险工作。抢险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

18、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让现场安全负责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保卫部门协助送外抢救,门卫在大门口迎接米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工程的损失。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6)

19、通讯项目部必须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7)警戒与治安安全保卫小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8)人群疏散与安置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9)公共关系项目部领导班子为项目部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媒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道。(7)现场恢复当事故得到控制,救援工作结束,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

20、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8)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预案编制审批完成后,减震沟施工前,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主要的施班组进行预案的培训交底。现附上:基坑日常检查记录8基坑日常检查记录施工单位: 日期: 20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整改情况 备注基坑施工无支护方案的。 施工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的。 基坑深度超过 5m 无专项支护设的。 1 施工方案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的。 深度超过 2m 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的。 2 临边防护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的。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特殊支护

21、的做法不符合设计方案的。 3 坑壁支护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 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的。 4 排水措施 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无防止临近建筑危险沉降措施的。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的。 5 坑边荷载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无措施的。 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的。 6 上下通道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的。 施工机械进场未经验收的。 挖土机作业时,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的。 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不安全的。 司机无证作业的。 7 土方开挖未按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的。 未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的。 8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未按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

22、行沉降观测的。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的。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 9 作业环境光线不足未设置足够照明的。 检查人员:注:检查记录合格的打;不合格注明隐患原因,落实整改情况。9六、劳动力计划1、劳动力来源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部署和工期计划的要求,根据规定指派专职安全员,另选派与公司有多年合作经历的,具有同类丰富经验的劳务队伍,包括挖掘机司机 3 名,砂石车司机 5 名,架子工 10 名。所有进场工人均进行进场安全教育,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现场定期对场内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在教育。所有进场工人必须具备身份证、外来人员务工证、健康证等相关证件。2、人员调配计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部

23、署,我公司在本项目劳动力动态管理及计划上,有针对性的做出如下安排。(1)提前落实组织劳动力进场的准备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管理保证制度。(2)做好施工劳动力安排预备计划,以备在必要时能够随时召集调用,作为确保合同工期的一项必要措施。(3)与班组签订本工程具体的施工协议、施工安全协议书及其它有关承诺和保证文件,明确其工作项目和范围、工作目标施工要求、奖罚措施等事项,以满足本工程项目整体的要求。(4)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将有关班组由项目部及其管理人员按工序、分区域、交叉施工做出详细安排,并纳入项目部的管理体系,确保工期、质量目标实现。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减震沟在土方开

24、挖和回填阶段,为确保其安全,现对其边坡、土坡稳定性进行验算:计算依据:(1) 建筑减震沟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 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4) 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5)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本工程减震沟壁需进行放坡,以保证边坡稳定和施工操作安全。减震沟挖方安全边坡按以下方法计算。1、参数信息:坑壁土类型 粘性土 坑壁土的重度 (kN/m3) 17.5坑壁土的内摩擦角 () 15坑壁土粘聚力 c(kN/m2) 19边坡的坡度角 () 802、挖方安全边坡计算:=80=15,为陡坡。h=2csincos/(sin2(-)/2)=219sin80cos15/(17.5sin2(80-15)/2)=7.155m。土坡允许最大高度为 7.155m。现场开挖深度 3.5m1.350 满足要求! 标高 -2.000 m第 2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Ksjmin= 1.9431.350 满足要求! 标高 -3.50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