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質活動指導員輔導,編制:品質活動事務局 講師:文 藝 , 曾仁會,前言 CCBG品質活動現狀 上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一.定義 - 目的 目標 .二.現埸主管與提案活動.三.新辦法簡介.四.如何評估單位活動狀況. 下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一.定義 目的 目標 .二.現埸主管與QCC活動.三.新辦法簡介.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前 言 CCBG品質活動現狀,一. CCBG華東品質活動推行委員會架構組織圖,主委 - 吳卿銘經理(MIR) 韓慶仁副理(QCC),事務局,規劃顧問:楊新喬專理楊光倫專員,總幹事 - 陳俊宏副理,幹 事 - 文藝 曾仁會,執行
2、局 - 由各SBU提報執行委員,執委組織本單位MIR及QCC推動小組,具體推動本單位活動,名單見次頁.,MIR推動組- 由各SBU指定專人擔任MIR及QCC推行幹事,推動本單位活動.,QCC推動組,前 言 CCBG品質活動現狀,二. 2001年實施計劃,前 言 CCBG品質活動現狀,(續前頁),二. 2001年實施計劃,前 言 CCBG品質活動現狀,三. 2001年年度方針目標,MIR: 提案普及率(提案人數/全廠人數) 85% 人均提案率(提案件數/全廠人數) 1件 提案實施率(實施件數/提案件數) 75% 人均效益(提案總效益/全廠人數) NT$20000元/人MIR訓練率 95%QCC:
3、 主題完成率(完成主題數/組圈數) 80%QCC參與率(參與人數/全廠人數) 40% 人均效益(年改善效益/全廠人數) NT$5000元/人QCC訓練率 95%,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一. 定義 目的 目標,MIR: M Method(方法)I Improvement(改善) R Report(報告) 目的: 1.追求經濟效果.2.提高士氣. 目標: 1.參與 養成改善的習慣.2.能力培養 改善能力的培育.3.效果 改善結果要提高附加價值.,二. 現埸主管與提案活動,基本任務:1.提案的促進;2.提案的受理;3.提案的審查;4.提案活動的情形報告.,所得效益:1.可以了解部屬
4、的能力,資質,想法,看法;2.人際關系的改進,可以建立建設性環境;3.可以推知未來傾向;4.問題較易發現,有助於安全,保養工作;5.提高士氣.,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二. 現埸主管與提案活動,提案活動與日常管理:1.對於部屬所提疑問,質問要馬上回覆;2.協助部屬填寫提案表;3.陪部屬去提案事務局;4.對於部屬所提建議,飭其做成提案;5.提出問題點;6.報告提案活動情形.,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二. 現埸主管與提案活動,基層主管易犯缺失事項與其對策:1.對提案活動漠不關心;2.提案件數少而無動於衷;3.對部屬的優良提案感到不安,恐懼;4.認為自已無能,部屬才會
5、提案;5.嫉妒部屬領獎金;,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三. 新辦法簡介,詳見附件 ,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四. 如何評價單位活動狀況辦法,詳見附件 ,上 篇 MIR(提案改善)活動推行輔導,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一. 定義 目的 目標,QCC: Q Quality(品質)C Control(管制) C Circle(團隊) 目的: 1.提高現埸第一線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及管理能力.2.全員參與,透過品管圈活動,提高士氣與意識,使品質管制活動貫徹到最基層.3.作為全公司品質管制活動一環,以現埸為核心,徹底執行品質管理.,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
6、行輔導,一. 定義 目的 目標,目標: 1.建立強有力的現埸.2.人際溝通.3.管理實效.4.現埸士氣.5.持續改善.6.自動自發.7.團隊智慧.8.擴大視界.9.勞有所獲.10.品質保証.,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二. 現埸主管與QCC活動,推行幹部:1.須具有愛心與耐心培育屬下.2.培育時,觸動其自發學習的心態.3.採用討論會的方式,充分利用腦力激盪.4.系統安排集體教育,提高水準.5.購進品質書刊,內選實例參考輔導現埸. 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最忌諱的是操之過急.,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二. 現埸主管與QCC活動,管理幹部:1.要信賴基層人員,多用加點主義.2
7、.關心圈員活動,了解品管圈意向.3.活動過程不要限制太多,太嚴.4.一定要誠心誠意協助圈員.5.經常提供資訊,如公司方針等.6.活動有成果時,無論大小,都要肯定.7.提供學習的機會,建立自我啟發的環境.,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詳見附件 ,三. 新辦法簡介,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定義:品管圈實際演練法(QCC Practical Activity Training Method)QPAT法15周:第1周成立品管圈,決定圈名,圈長,並向事務局申報登記.第2周決定活動題目.第3周決定評價特性,分析要因.第4周決定收集數據的
8、方法.第5周收集數據,觀察現埸,把握事實.第6周把握影響較大的要因.第7周對策提出,工作分擔,實施對策.第8周對策實施,效果確認.,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Q PAT法 15周:(續前頁)第9周對策實施,效果確認. 第10周效果確認及標準化. 第11周成果比較及資料整理. 第12周參加發表會之準備. 第13周發表與交流. 第14周本期活動之總檢討. 第15周學習QC手法,充實實力.,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QPAT法依循法則:1.每次上課有一名主講講師,數名助理講師加以輔導.
9、2.以熱心的線組長帶領部屬34名組圈參加.3.以實際演練為推動之助力.4.以發表實際演練結果訓練員工表達能力.5.負責品管圈的幹部列席旁聽.6.作業批改可以立即發現錯誤並加以糾正.7.品管圈歌教唱,使氣氛活潑而熱烈,寓教育於活動中.8.活動題目經上司批準,可以使與公司方針配合.9.選擇題目依重要度評價並採取投票方式.,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QPAT法依循法則:10.將特性要因圖和推移圖等貼於現埸,有助於提高員工問題意識和改善意識,增進其責任和榮譽感.11.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12.對策實施前均有一個計劃,並經上級同意.13.對策的實施採分段實施法,可以確認或層別每一對策的效果.14.改善對策與提案制度配合以獎勵有貢獻的建議.15.強調品管圈實事求是,力求改善的精神,和自動自發永續活動的生命.16.舉辦發表會,由幹部以上參加,並由高層親自授獎,發表者均有獎金.,下 篇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輔導,四.實際演練法: Q PAT Method.,QPAT法之功效:1.改變高層觀念,堅定了實施信心2.克服了中層管理和技術者的反彈和疑慮.3.使員工受到尊重和鼓勵,福利增加,生活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