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2 学时)本章重点:电话交换网结构、电话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本章难点: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互连通信网络 I 了解初级互通网络、交换机互连网络、电话交换网结构。电话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交换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熟悉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交换技术的发展概况 I 了解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掌握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及特点。第二章 电路交换技术(10 学时)本章重点:电路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时分交换单元
2、、空分交换单元、TST 交换网络、DSN 交换网络、数据驱动的程序流程结构、时间表调度方式、信令处理程序、交换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本章难点: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时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TST 交换网络、DSN交换网络、数据驱动的程序流程结构、信令处理程序流程。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 I 了解电路的定义和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电路交换机的分类 I 了解电路交换机常用的分类方法。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 掌握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的三阶段和信令交互关系。电路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 熟悉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功能组织结构。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熟悉程控数字交换机各组成模块的基本功能。
3、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数字交换网络 I 了解数字交换网络的作用和特点。共享存储器时分交换单元 熟悉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的电路组织结构。空分型交换单元 熟悉空分型交换单元的电路组织结构。共享总线型时分交换单元 熟悉共享总线型时分交换单元的电路组织结构。CLOSE 交换网络模型 掌握 CLOSE 交换网络模型及 3 级可重排无阻塞 CLOSE 网络。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TST 网络工作原理 掌握 TST 网络工作原理及建立双向通路过程。TST 网络电路组织结构 熟悉 TST 交换网络电路组织结构。多级 S 的 TSST 网络 I 了解多级 S 的 TSST 网络概念、作用。D
4、SN 网络工作原理 掌握 DSN 网络工作原理及建立双向通路过程。DSN 网络电路组织结构 熟悉 DSN 交换网络电路组织结构。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电路交换的呼叫处理过程 I 了解呼叫处理流程、状态划分、组成部分。控制软件体系结构及特点 掌握程控交换机控制软件的体系结构及特点。数据驱动的程序流程结构 熟悉数据驱动的程序流程结构及与动作型驱动的区别。时间表调度方式 熟悉时间表数据结构及时间表调度方式。进程级程序调度方式 掌握进程级程序调度方式、进程间的通信、进程控制块。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资源管理程序 I 了解资源的特性,分配和组织资源运行,维护资源状态。信令处理程序 熟悉模
5、拟用户线信令处理程序及中继电路信令处理程序。呼叫控制程序 掌握呼叫控制程序流程。交换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掌握话务负荷能力、BHCA、用户线和中继线的最大数量指标。服务指标及可靠性指标 I 了解呼损、时延、可用度、不可用度指标。第三章 信令系统(4 学时)本章重点:信令编码方式、信令传送方式、信令控制方式、模拟用户线信令、No.1 线路信令、No.1 记发器信令、No.7 信令与 No.1 信令比较、No.7 信令协议栈 4 级结构、No.7 信令协议栈 7 层扩展结构。本章难点:信令编码方式、No.1 线路信令、No.1 记发器信令、 No.7 信令协议栈 7 层扩展结构。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6、教学要求信令的分类 I 了解信令的各种分类方法。信令方式 掌握信令的编码方式、传送方式、控制方式。模拟用户线信令 熟悉用户话机到交换机的信令及交换机发出的信令。No.1 线路信令 熟悉 No.1 数字型线路信令的信号编码及帧结构。No.1 记发器信令 熟悉 No.1 记发器信令的信号编码及 MFC 互控传送方式。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No.7 信令与 No.1 信令比较 掌握 No.7 信令与 No.1 信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No.7 信令网的组织结构 I 了解我国 No.7 信令网的组织结构。No.7 信令协议栈 4 级结构 熟悉 No.7 信令协议栈 4 级基本结构中每一层的功能。
7、No.7 信令 7 层扩展结构 熟悉 No.7 信令协议栈 7 层扩展结构中每一层的功能。No.7 信令单元格式 掌握 No.7 信令单元的格式及各字段的含义。第四章 分组交换原理(4 学时)本章重点: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区别、统计复用与同步时分复用区别、面向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区别、分组交换过程、分组网络体系结构、分组网络性能指标、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本章难点:统计复用与同步时分复用区别、分组交换过程、分组网络性能指标的计算、动态路由算法设计、流量控制。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分组交换特点 I 了解分组交换的概念及特点。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区别 掌握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联系和区别。
8、统计复用与同步时分复用 掌握统计复用与同步时分复用的联系和区别。分组交换过程 熟悉分组交换过程。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 掌握面向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的联系和区别。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分组网络体系结构 掌握分组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分组网络性能指标 熟悉分组网络性能指标如带宽、延迟、丢失率等计算方法。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 熟悉分组网络的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及策略。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掌握分组网络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方法。分组交换设备的结构 I 了解分组交换设备的各功能面和结构。第五章 X.25 及帧中继交换技术(2 学时)本章重点:X.25 的分层结构及协议、 X.25 协议与帧中
9、继区别、帧中继的分层结构及协议。本章难点:X.25 的分层结构及协议、帧中继的分层结构及协议、帧中继的带宽管理及拥塞流量控制。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X.25 的分层结构及协议 掌握 X.25 的分层结构及协议。分组网络的设备 I 了解 X.25 分组网络的设备及帧中继设备。X.25 协议与帧中继区别 掌握 X.25 协议与帧中继的联系和区别。帧中继的分层结构及协议 掌握帧中继的分层结构及协议。帧中继的管理与控制 掌握帧中继的带宽管理及拥塞流量控制。第六章 交换式以太网与 IP 路由器技术(2 学时)本章重点:以太网交换机原理、IP 协议及数据报传送过程、路由器报文转发原理。本章难点:I
10、P 协议及数据报传送过程、路由器报文转发原理、基于软件路由器和基于硬件路由器体系结构。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以太网交换机结构及原理 I 了解以太网交换机结构及原理。TCP/IP 协议体系结构 I 了解 TCP/IP 协议体系结构。IP 协议及数据报传送过程 掌握 IP 协议及数据报传送过程。路由器报文转发原理 掌握路由器报文转发原理。路由协议及路由器实现 I 了解 IGP 和 EGP 及基于软件路由器和基于硬件路由器结构。第七章 ATM 及 MPLS 交换技术(6 学时)本章重点:ATM 体系结构及功能、虚通路 VP 和虚信道 VC 连接、VC 交换与 VP 交换、ATM 交换的基本原
11、理、ATM 交换结构、ATM 排队方式、UNI 信令与 NNI 信令、MPLS交换的基本原理、LSR 和 LER 的功能。本章难点:虚通路 VP 和虚信道 VC 连接、VC 交换与 VP 交换、ATM 交换的基本原理、MPLS 交换的基本原理。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ATM 交换特点 I 了解 ATM 交换的概念及特点。ATM 体系结构 掌握 ATM 体系结构及各层功能。ATM 信元头格式 掌握 ATM 信元头格式及各字段的含义。ATM 的连接 掌握虚通路 VP 和虚信道 VC 两个层次的连接。ATM 交换的基本原理 熟悉 VC 交换与 VP 交换及 ATM 交换的基本原理。2 学时知识
12、点 层次 教学要求ATM 交换结构 掌握 ATM 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的交换结构。ATM 排队方式 掌握 ATM 常用的 4 种排队方式。ATM 网络信令体系结构 I 了解 ATM 网络信令体系结构。UNI 信令与 NNI 信令 掌握 UNI 信令与 NNI 信令及信令协议。ATM 寻址 I 了解 ATM 寻址。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MPLS 交换特点 I 了解 MPLS 交换的概念、本质及特点。MPLS 网络体系结构 I 了解 MPLS 网络体系结构。LSR 和 LER 的功能 掌握 LSR 和 LER 主要功能。MPLS 交换的基本原理 熟悉 MPLS 交换的基本原理及 MPLS 交
13、换过程。标签分发协议 掌握标签分发的 4 个阶段及标签分发协议。第八章 光交换技术与移动交换技术(4 学时)本章重点:光交换元件、光交换网络结构、光突发交换网络、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移动交换信令系统的结构、移动交换的处理过程。本章难点:光交换网络结构、光突发交换网络、移动交换信令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漫游、切换、鉴权与加密。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光交换分类及特点 I 了解光交换概念、分类及特点。光交换元件 I 了解半导体光开关、耦合波导和光波导开关等光交换元件。光交换网络结构 掌握空分光交换、波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网络结构。光交叉连接设备工作原理 I 了解光交叉连接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光突发
14、交换网络 掌握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特点和基本结构。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I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移动交换信令系统的结构 I 了解移动交换信令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移动用户接入处理 熟悉移动用户接入处理流程。移动用户被呼叫处理 熟悉移动用户被呼叫处理流程。移动交换的处理过程 熟悉移动交换的处理过程及漫游、切换、鉴权与加密等过程。第九章 下一代网络及软交换技术(6 学时)本章重点:软交换特点及设计思想、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区别、软交换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功能、软交换网络业务体系结构、软交换的物理体系结构、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信令网关。本章难点:软交换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功能、
15、软交换网络业务体系结构、软交换的物理体系结构、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信令网关、三网融合。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下一代网络特点 I 了解下一代网络的含义及特点。NGN 体系结构 I 了解基于软交换的 NGN 体系结构。软交换特点及设计思想 掌握软交换技术的含义、特点及设计思想。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比较 掌握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区别和联系。软交换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熟悉软交换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功能。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软交换网络业务体系结构 掌握软交换网络业务体系结构。软交换的呼叫控制模式 I 了解软交换的呼叫控制模式。 软交换的物理体系结构 掌握软交换的物理体系结构。软交换网关技术
16、 掌握软交换网关的种类及作用。媒体网关技术 熟悉媒体网关的定义及主要作用。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媒体网关控制器 熟悉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功能及控制器设计。H.248/MEGACO 协议 掌握 H.248/MEGACO 协议结构模型。信令网关技术 熟悉信令网关的组织结构、功能结构。SIGTRAN 协议 掌握 SIGTRAN 协议主要功能及支持的主要协议。三网融合 I 了解三网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总复习(2 学时)本章重点: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比较、各种分组交换技术比较、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比较、同步时分与异步时分比较、固话交换机与移动交换机比较。本章难点: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比较、各种分
17、组交换技术比较、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比较、同步时分与异步时分比较、固话交换机与移动交换机比较。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比较 熟悉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和联系。各种分组交换技术比较 熟悉 X.25、帧中继、ATM、MPLS、软交换的区别和联系。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 熟悉面向连接网络与无连接网络的区别和联系。同步时分与异步时分 熟悉同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复用的区别和联系。固话交换机与移动交换机 熟悉固话交换机与移动交换机的区别和联系。实验(6 学时)本章重点:话务台操作实验、常用分机功能的操作、简单 AMO 指令操作、MGCP 协议和SIP 协议的呼叫建立、MGCP 协议
18、和 SIP 协议的呼叫释放、MGCP 协议和 SIP 协议的信令追踪分析。本章难点:HICOM 系统各电路板的具体功能、AMO 指令操作、MGCP 协议和 SIP 协议的信令追踪分析。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HICOM 系统的认识 I 了解 HICOM 系统构成、各机柜位置及外设配置情况。各电路板的具体功能 I 了解 HICOM 系统内各电路板的具体功能。话务台操作实验 熟悉话务台的功能与基本操作。常用分机功能的操作 熟悉常用分机功能及分机上的操作。简单 AMO 指令操作 掌握简单 AMO 指令的操作。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MGCP 协议原理 I 了解 MGCP 协议原理及工作过
19、程。MGCP 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 熟悉 MGCP 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 MGCP 协议的呼叫释放过程 熟悉 MGCP 协议的呼叫释放过程。MGCP 协议信令追踪分析 熟悉 MGCP 协议信令追踪分析方法。MGCP 与 H.248 的比较 掌握 MGCP 协议与 H.248 协议的区别和联系。2 学时知识点 层次 教学要求SIP 协议 原理 I 了解 SIP 协议原理及工作过程。SIP 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 熟悉 SIP 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SIP 协议的呼叫释放过程 熟悉 SIP 协议的呼叫释放过程。SIP 协议信令追踪分析 熟悉 SIP 协议信令追踪分析方法。SIP 与 MGCP 的比较 掌握 SIP 协议与 MGCP 协议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