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011 年 8 月 27 日 来源:XX 党政办公室 【收藏本文 】 浏览 910 次XX 镇党政办调研室近年来,XX 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产业布局,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使镇域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 XX 特色的镇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路子,并于 2007年 7 月被市政府授予全市第二批经济强镇称号,一个竞争实力雄厚、发展后劲强劲的经济强镇正稳步前进。一、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一)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自 2004 年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以来和 2006 年
2、底班子换届后,镇委、镇政府在审视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强镇富民”作为奋斗目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建立镇、三产旺镇、科教兴镇五大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富,确保稳定,镇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中上水平,跻身全市 9 个经济强镇(区)行列。据统计,2004、2005、2006、2007 年分别完成本地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亿元和 亿元,同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以下简称“比增” ) %、 、 和 。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亿元、 亿元和 亿元,比增 %、 、 %和 ;分别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元、 亿元、 亿元和 亿
3、元,比增 %、 、 和 ;分别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亿元、 亿元和 亿元,比增 %、 、39.82%和 28。分别实现财政收入 1.62 亿元、 亿元、2.3 亿元和 3.36 亿元,比增21.9%、20.6、16%和 55.9。分别实现税收 4.21 亿元、 5.03 亿元、6.38 亿元和 8.22 亿元,比增 30.6%、19.5、26%和 31.5。(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趋向优化。根据发展实际,XX 立足“三个坚持” ,全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是:2004 年为 11:66:23,2005 年为 10:69:21,2006 年为7:
4、73:20,2007 年为 7.47 :71.2 :21.33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发现,随着农业增长幅度逐渐放缓,镇域经济开始由“二产主导型”结构向二三产同步增长、三产作用逐步增强的结构转变。一是坚持第一产业精细发展,提高特色农业富民成效。树立科学经营农业的新理念,以精细发展特色农业为取向,优化农业结构。目前全镇形成了以水产、花木、蔬菜、生猪为主导的特色高效农业格局,被授予“中国脆肉鲩之乡” ,农业产值多年稳居全市第一,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二是坚持第二产业优化发展,提升经济强镇竞争力。积极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着手,走内涵发展道路,以企业为主体
5、的自主创新赢得新的飞跃,一大批“科创式”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中顺、隆成、力劲、盛兴、三和、东方、海霸等一批站在产业和行业前端的龙头企业。三是坚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再造 XX 跨越新优势。将第三产业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物流、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7 年第三产业大幅提升,增幅达到37.88%,创近年新高。(三)优势产业发展强劲,镇域经济自成一体。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XX 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优势支柱产业竞相发展, “复合型”经济
6、体不断增强。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 9 大优势产业,并各自拥有了一批在业内赫赫有名、站在行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其中年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 3 家,1 亿元以上的 30 家:一是小家电产业,以鞍兆电器、安铂尔为代表,2007 年产值约 28 亿元,税收约 9000 万元。二是日用制品产业,以隆成、易惠、易利等为代表,产值约 23 亿元,税收约 8500 万元。三是建筑材料产业,以三和管桩、盛兴幕墙等为代表,产值约 24 亿元,税收约 8000 万元。四是造纸印刷包装产业,以中顺纸业、正业包装等为代表,产值约 20 亿元,税收约 7000万元。五是五金灯饰产业,以创英灯饰、和润五金等为代表,产值约
7、21 亿元,税收约6500 万元。六是塑料化工产业,以新冠胶粘、联冠胶粘等为代表,产值约 16 亿元,税收约 5000 万元。七是装备制造产业,以力劲机械、正洲气门、中勤机械等为代表,产值约22 亿元,税收约 4500 万元。八是办公家具产业,以东方家私、中泰龙、东港家具等为代表,统计产值约 10 亿元,税收约 3500 万元。九是纺织服装产业,以祥兴制衣、利达针织等为代表,产值约 10 亿元,税收约 3000 万元。实践证明,XX 这种不以一种单一产业为支撑的镇域经济,虽然没有 “一镇一品”式区域经济的“经济名片”响亮,产业特色不鲜明等,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初步壮大起来的优势产业,在自身
8、拥有的市场抵抗力、引资吸引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魅力” 。(四)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发展后劲强而有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XX 迎来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来, XX 通过全力打造“政策低 、服务高 、环境优 ”三大品牌,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一是数量大幅增长。2004 年,全镇个体工商户有 3865 家,私营企业 893 家。至 2007 年底,个体工商户达 4039 家,新增 503 家;私营企业 1298 家,新增 134 家;外资企业 189 家。二是质量稳步提高。一方面是规模企业不断壮大。规模企业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镇规模企
9、业达到 325 家,其中属于民营企业的有 200 多家。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目前,XX 拥有 1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龙头企业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参与制修订各类国家级行业标准 8 个,特别是中顺纸业、三和管桩、盛兴幕墙 3 家企业跻身“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行列。(五)招商引资实现突破,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在强化引资环境建设的同时,XX 主动承接港澳台以及国际产业的转移,采取 “以诚引商” 、 “以商引商” 、 “委托招商”和“乡情招商”等有效做法,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一大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并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活力也明显增强。一是行业龙头企业相
10、继落户。为了充分利用拥有的水陆交通区位优势,XX 强化三产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去年 6 月,投资达 35 亿元,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奠基,该项目占地 2200 亩,预计建成后每年配送药品的金额可达 800 亿元,可为 XX 每年带来 10 多亿元的税收。二是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成主角。通过提供诸如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推动增资扩产成为不少优势企业的自觉行动。2007 年新上增资扩产项目 79 个,占新上项目总数的 73。其中,三和管桩、三和建材就增资 415 万美元,推动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做强集团。三是外资企业发展迅猛。如首
11、家落户 XX 的欧洲企业鞍兆电器,自 2003 年投产以来,仅 3 年时间就壮大成为全镇十大纳税大户之首,2007 年产值突破 10 亿元,今年又计划进一步扩大投资,向更大规模迈进。四是骨干企业谋求上市。重点培育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上市,提升工业的实力。目前,盛兴股份、中顺纸业上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顺纸业可望今年年底在上海 A 股市场上市,盛兴股份力争明年上市。同时,积极推动三和管桩、利华整染、丽景房地产等一批骨干企业分期分批上市。(六)创新战略不断深入,科技实力稳步提升。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树立产业新标杆。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并以此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
12、置。目前 XX 共获得 1 个“亚洲品牌 500 强” 、1 个中国驰名商标、 5 个中国名牌、7 个国家免检产品和 18 个省名牌名标(工农业类) ,名牌名标数量位居全市第三。中顺纸业坚持“品牌兴企”策略,先后创得“C&S” 、 “洁柔” 、 “太阳”三个品牌,其中“洁柔”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技术攻关,也拉动企业跻身于省清洁生产企业、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行列。二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扶持企业申报科技立项等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掀起了一股科技创新的新热潮,2007 年申报省级项目为历年之最,也居全市前列。其中,1 家企业申报了国家中小
13、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3 家企业申报了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等。三是启动技改贴息,推动产业大升级。启动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安排 100 万元财政预算作为启动企业技术改造的专款,开创了我市首个镇区运用技改项目促企业扩容的先例。近三年来,全镇共启动 29 个市级技改项目和 20 个镇级技改项目,项目累计总投资 10 亿元,增加经济总量 60 亿元。在 2007 年 8 月上旬召开的全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XX3 个科技项目受到市表彰。全年全镇企业投入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将会突破 3 亿元,比 2006 年增加 1 亿元以上。2007 年技改投资呈
14、现两个特点:一方面是以设备投资为主。设备投资达 1.12 亿元,占总投资的 74,比 2006 年提高约 14 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其中实施“零土地技改”的项目有 7 项;另一方面项目技术含量高。其中高新技术项目 2 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项目 3 项、循环经济和环保节能项目 4 项。四是专利工作全力推进,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来,XX 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隆成被认定为 2006 年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的“婴童车(高脚) ”获得中山市 2006 年度专利金奖;中顺申报的“一种卫生纸纸卷” 、佐敦音响防盗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遥控器”获得专利优秀奖等。五是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产学
15、研结硕果。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目前 XX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认定了 27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30 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技术合作项目 500 多项,解决了技术难题206 项。(七)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切实改善。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第一要素,也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XX 依托硬环境的优化、社会环境的改善,带动服务环境的提升,实现了发展环境的整体进步。去年 7 月,考核鉴定组通过严格考核一致同意 XX 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验收;9 月,国家爱委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
16、生镇。一是强化外部环境建设,增强硬实力。近年来,XX 以创建国家、省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以 “三纵五横”路网建设为依托,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并举,先后投入 3 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XX 已经步入了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城镇环境改善最明显的新时期。目前城区道路硬底化达到98%,下水道管覆盖率达到 100%,绿化覆盖率达到 30.21%,人均绿地面积 11.2 平方米。落实保洁制度,主要街道 16 小时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封清运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还投入 2000 万元,改善全镇村居民住宅区的道路。据调查,群众对 XX 的市容环境
17、卫生、绿化美化、公共场所和厕所卫生等项目的满意率达到 96.15。二是强化社会环境建设,增强吸引力。作为省市平安镇试点的 XX,以建设“平安 XX”为总目标,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和工作站,启动平安镇试点方案,构建 “三级防控体系”和防控“三张网”即警防网、民防网和技防网,加大力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及投资者的安全感,形成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同时,彻底整治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消除安全隐患。据最新民意调查,群众对 XX 的社会治安基本满意率达 90%以上。三是强化服务环境建设,增强凝聚力。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 XX 实际,对现
18、有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办事程序进行再审视,能去掉的环节坚决去掉,能精简的坚决精简,能归并的坚决归并,建立一套适应经济强镇要求的快捷、高效办事程序。(八)历史债务全面化解,轻装前进谋求跨越。由于历史原因,XX 在 2004 年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债务就超 20 亿元,其中欠银行债务约 12 亿元,欠企业和私人的债务约 10 亿元。巨大的债务成为 XX 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也无力进行更多的经济社会建设。2004 年镇党委班子主要领导调整后,将化解历史债务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历史债权债务问题处理工作组,镇委书记欧万洪亲自主抓,多次召开协调会,采取果断措
19、施,化解债务。一方面,对属于 XX应收的债权,想方设法积极收回。如已全部收回早年在澳门投资地产的 1.65 亿地价款和澳门联生围 1300 万股权款、浦发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930 万股票款、在江门投资地产的 3750万地价款,大大缓解了镇财政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沟通协商,获取债权人谅解,用小量资金顶抵大量债务,并成功收回星光锁厂等物业。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向司法部门提出 XX 经济发展总公司、坦背经济发展总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法律破产申请,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今年 8 月可望化解所有历史债务。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由于受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制约,XX 镇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20、,须大力解决:如整体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结构层次相对较低等。主要表现在:(一)产业体系不够优化,经济结构有待改善。综观 XX 产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产业结构问题比较突出,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一是三次产业的比例虽有改善,但仍需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而从 XX2004 年以来的数据看,农业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至 2007 年已经下降到 7;第三产业的比重 2007 年为 21,但还是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 70左右;且与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 37.7的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21、。这充分说明 XX 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仍然不高,还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 ,需要突出强化提升。而且,根据 XX的交通、区位等优势,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可以说是推动 XX 经济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为什么呢?关键在于 XX 拥有以下两大优势:一方面是 XX 具有其他镇区所不能比拟的自身禀赋。即以轻轨、高速公路、国道、干线以及临近港口等为一体的高效综合运输网络,以及拥有比较充足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比较大,这些优势成为 XX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是引进了物流龙头,打通了现代物流业的闸门。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的引进,既将 XX 过去“
22、小而杂”的市场提升成为“大而专”的超级物流巨鳄,有力地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档次和水平,又推动物流业、专业市场成长为 XX 经济增长的优质特色板块,培育出了再造 XX 发展新优势的源泉,还将进一步完善中山的医药、生物产业的完整链条,加速推动中山向全国的食品医药强市迈进。二是产业链条缺乏有效延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虽然小家电、造纸、童车、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不错,但主产业还不十分明显,产业链条不长。只有形成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一落户,相关的配套产业才会“结伴而来” ,上伸下延,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链条,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产业堆头做大。比如在火炬开发区,围绕宏基电脑,就
23、有 40 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积聚效应。这是 XX 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二)科技创新参差不齐,工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在专利建设、名牌建设和研发中心组建等科技创新方面,XX 的规模企业特别是几大集团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较弱,导致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下面,仅以专利和名牌建设情况为例:一是专利建设方面。从 XX 目前的态势来看,专利主要由一批龙头企业主导,它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占全镇的 70以上,其中 2005年隆成以 48 件的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全市企业榜首。而大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甚至匮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名牌
24、建设方面。至目前,全镇虽荣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 32 个,在全市排第 3 位。但都是以中顺、三和、盛兴等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仅中顺系列产品就获得包括中国名牌产品在内的 8 个名牌名标,直到 2005 年才开始向其他一些规模企业延伸,除了农业的两个省名牌外,工业类的很少见中小企业的身影。(三)缺乏产业总体规划,产出效益有待提升。规划是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指引。从各地的例子来看,没有规划的发展是无序的发展,是有失科学的发展,严重的会导致失败。从 XX 的实际来看,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体规划缺失,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其一是功能区分不明,未现“扎堆”发展势头。由于在规划中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
25、和产业布局,科学引导的力度不足,导致产业“遍地开花” ,失去了有效的集聚效应,也给外界一个产业主体不突出的“假象” 。现在,不少地区都进行了一些产业区分性质的规划,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家电产业园等,不局限于一个村、镇或市,并积极主动地依托这些功能区分明确的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配置,达到主体突出、规模增大、链条延伸、效益凸显的目标;其二是针对性引资力度弱小。由于规划的缺失,导致招商引资时缺乏针对性,往往不是根据功能区分也就是产业规划进行有目的的招商,而是奉行有什么项目就要什么项目,只要能来投资就可以的“低水平引资观” ,“胡子眉毛一把抓” ,这样既导致引资的效益不好,还可能引进了一些低产出、高耗能、
26、重污染的劣质企业。二是效益观念缺失,产出能力未达极值。据统计,XX 目前的 1000 多家工业企业,占据了 2 万多亩的土地,2007 年税收达 8.22 亿元,已立项工业园区产出强度为平均每亩工业总产值 267.6 万元。但从全镇的角度来看,产出效益却不容乐观。我们重点引进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占地 2200 亩,建成后年税收高达 10 多亿元。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占地仅为前者 1/10 的亚太却可以创造出超过前者所创造价值的总和还要高。这说明,规划后的引资是科学的,高效益的。(四)建设项目年年投入,财政压力有待缓解。近几年来,XX 步入了大投入、大建设的新时期,地方财政压力也不断加大。一
27、是创建省市教育强镇。2004 年来先后投入 2.3 亿元巨资新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2005 年成功创建为省市教育强镇,目前建成省一级学校 2 所、市一级 3 所、规范化学校 6 所。二是创建国家和省卫生镇。据不完全统计,2005 年以来共投入 3 亿元建设基础设施,仅以“三纵五横”为公路骨架的道路路网的扩建和开通就投入上亿元,2005 年成功创建为省卫生镇,2007 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并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进军。三是改善百姓民生,打造公共财政。重点放在保证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文化、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
28、性项目的支出。仅 2007 年全镇财政对农业、水利和教育、科技、卫生、公益及其他社会事务支出达到2.51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 66.8%,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位居全市前列。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地方财政的投入压力也日益增大,建设资金也成为了 XX 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城镇发育程度不高,聚集功能有待强化。由于 105 国道贯通全境,过去 XX 的城镇建设就以国道为依托,沿国道两边进行 “线性式”建设,这在当时是一种可行的规划,但是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纵深推进不够,城镇张力弱小。城镇只沿国道铺开,国道两边一定范围内可以得到辐射,但更大范围和更广的空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导致
29、城镇缺乏集聚力和承载力,功能弱化。而且,XX 系由原 XX 镇、原坦背镇合并而成,诸多原因导致两地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坦背片城镇建设处于弱势地位。虽然,近几年来 XX 镇从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加大了坦背片建设力度,拟将原坦背镇的中心区整合好,成为 XX 次中心区,辐射整个坦背片,带动坦背片的全面发展也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差距依然存在。因此,进行全镇统筹规划,坚持两翼并进战略,打造新的城镇已成为 XX 必须全力破解的一道关乎 XX 长远发展大计的时代命题。(六)体制性矛盾多存在,发展难题有待破解。主要表现在:由于金融政策的调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虽然,近年来 X
30、X 采取召开银企联谊会等多种措施,搭建银行、企业合作桥梁,但企业贷款融资难题还是十分突出。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影响,镇域经济发展正面临“不缺项目缺用地”的难题,一些新项目因用地指标问题难以落实,如亚太医药配送中心项目和生物医药科技城两个项目总共用地需要 4000 多亩,把全市的指标拿来也不够。而且随着一些部门职能上划,实行垂直管理,镇委、镇政府的综合协调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自主权越来越小。此外,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不高。(七)不平衡局面仍存在,协调发展有待深化。由于 XX 建镇的特殊性,致使 XX 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依然存在。一是 XX 片与坦背片发展不平衡。无论是从工业企业的
31、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上对比,XX 片经济雄占全镇70以上。而且,规模企业多数仍分布在 XX 片。在这种不平衡中,我们也看到了坦背片的后发优势,XX 未来镇域经济腾飞的希望也在坦背片。这也是近年来 XX 班子着力建设坦背次中心区、实施两翼并进战略的初衷所在。二是村社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总体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 XX 片的村社区发展速度和效率很好,坦背片的村社区明显不平衡。三、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建议镇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是推动农村“三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
32、措。我们只有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性,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才能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X 才有希望跨入全市镇区第一集团前列。具体建议如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镇域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科学定位,做好发展规划。要认真研究本区域的特点,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抓好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要体现和谐发展内涵,坚持高起点规划,为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立足长远,把好环境关口。
33、发展镇域经济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大力发展高效能、低消耗经济,杜绝新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防止污染项目、耗能耗水高的项目转移到乡村。招商引资时,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概念,做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倡导发展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促进镇域经济向资源节约、污染减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益型方向发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三是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发展。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各类社会服务,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生活环境。(二)以农民增收
34、为目标,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在目前珠三角镇域居民中还占据相当比例,发展镇域经济,应当紧紧围绕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来展开。一是坚持三产互动发展。要结合实际,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二是走精细发展农业之路。要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种植业调优,把畜牧业调大,把水产渔业调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XX要进一步培养以“东裕牌”脆肉鲩、 “鸥风牌”南美白对虾等中国名牌农产品,脆肉鲩、南美白对虾等 5 大示范基地,市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等 4 家市级龙头企业为“带动主体”的农业模
35、式,发挥“中国脆肉鲩之乡”的名片效应,着力提升主导农业的富民成效。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和餐饮、运输等传统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特别是要依托亚太医药配送中心,以中江高速、太澳高速出入口,广珠轻轨 XX 站为 “枝” ,以初具规模的新中心区为“杆” ,形成“枝” “杆”一体的物流商圈。既发扬“枝”的特色,发展医药配送、办公家具流通、五金商品集散等专业物流业,又一展“杆”的集合力,发展综合商品批发流动,积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相配合呼应,并形成一个品种齐全、特色鲜明、规模至大、效益最优的新兴特色现代物流业基地。(三)以民营
36、经济为主体,增强镇域经济的发展后劲。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发展镇域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民营经济。一要抓好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清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着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二要引导和扶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 XX 投资创业,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重点帮扶,促其做大做强,努力形成聚集效应,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目前形成的九大支柱产业中,一批优质的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应该成为我们重点扶
37、持的对象,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在政策、融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骨干企业重点倾斜,大力培育亿元级梯次企业群。同时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九大支柱产业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三要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引导并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更新技术、创新产品、树立形象等方式,推动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名牌创建、科技创新和专利建设等方面,更要加大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推进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要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放在九大支柱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上,选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
38、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逐步上市,提高资本运营水平。(四)以招商选资为重点,拓宽镇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发展镇域经济,工业和三产是重点,招商是关键,项目是要领。XX 要把招商选资作为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方式,实现招商选资新突破。一是主动出击,有力承接当前国内外优质产业的加快转移。要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围绕大项目抓招商,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重点是依托现有的九大支柱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提升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二是加强领导,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要进一步加强对招商选资工作
39、的领导,切实做好已落户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真正使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促其充分发挥“以资引资”的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既引进项目、资金、企业,又引进机制、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法;既引大引强,又全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三是提高效益,实现引资新突破。招商引资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多引进投资回报率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环保清洁、能增加镇财政收入的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五)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优化镇域经济发展大环境。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机遇、环境就是效益、环境就是发展,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建设、树立“发展大环境”观念,对于推动镇域经济
40、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形成协调发展格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 XX 城镇发展规划编制调整和功能定位,发展具有 XX 特色的城镇,特别是要认真搞好坦背片与 XX 片的协调发展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镇群,确保两翼并驾齐驱。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并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二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环境竞争力。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全力深化推进以“三纵五横”为主体的道路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新区开发与旧区改
41、造,不断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营造优良的发展大环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特别是涉及镇域经济发展的部门,要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市场管理,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要深入推进“平安 XX”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投资创业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要在实践中探索新办法,解决好土地、资金等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必要条件,千方百计促进优质项目落户 XX。(六)以科技强镇为依托,提升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不竭动力。特色技术及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区域优
42、势的专业化领域,也决定了特色产业乃至特色经济的生命周期。XX 要充分利用我市“创新中山”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实施“科技强镇”战略,在吸取传统技术精华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重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现产品由低档次、低附加值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转变,形成独具特色的规模效应。要深化技改贴息政策,提升品牌和专利建设水平,全面推行研发中心组建和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要在科技创新的深度上,还要在广度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一是深入推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我镇目前已拥有 32 个名牌名标,并被认定为办公家具科技创新专业镇试
43、点等。要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XX 必须进一步深化名牌带动战略,强化品牌培育。一方面要加大培育、扶持和奖励力度,使产品名牌数量实现更大的突破,进一步强化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其为龙头把分散的中小企业结成有机整体,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他们在市场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国际标准强化产品的质量管理、技术创新、营销策划,积极动员企业共创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形象,提高产业和区域知名度,使产业和区域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是深入推进产学研模式。目前 XX 仅 30 多家企业走产学研路子,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 500 多项,解决技术难题 206 项。这说明
44、组建研发中心、走产学研模式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值得推广。今后要进一步利用市镇有关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升科技进步水平。(七)以激活民资为突破口,全力解决发展“瓶颈” 。资金短缺和建设用地紧张是目前各地在发展镇域经济中遇到的两大“瓶颈” 。特别是近几年 XX 的大手笔投入建设,资金压力十分巨大。为此,必须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激活民资。据统计,至 2007 年底 XX 银行存款达 40.85 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因此,要注重激活民间资本,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吸纳和聚集民间闲散资金,优先发展
45、投资小、见效快、对财政贡献大的优质项目,把民间资本的巨大潜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改善银企关系,加强银企联手,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银企双赢。要积极争取重点企业技改资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二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要严格管理、科学利用建设用地,在千方百计提高已批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突出抓好“五个一批”:即旧城改造腾出一批,开发整理增加一批,清理存量盘活一批,用活闲置土地再生一批,用好政策向上争取一批,满足发展对土地的需要,切实解决发展建设与土地紧缺的矛盾。同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打破土地
46、“瓶颈”制约谋发展,特别是诸如办公家具等一些销售在外、税收在外的“两头在外”的产业,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将生产基地转移出去,将总部留在 XX,这样就腾出土地,发展更大规模、更加优良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八)以完善发展机制为前提,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合力。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和发展镇域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整体功能。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放开手脚抓发展。进一步理顺财政体制,壮大镇级财政实力,缓解镇财政投入项目多、开支大的局面。加强组织创新,按照“企业创办、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办法,积极引导组建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
47、竞争力。四、给我们的几点启示三年来,XX 在发展镇域经济上投放的土地不足 1000 亩,但每年仍保持 20%以上的增速,这说明 XX 的镇域经济发展是富有成效的,值得我们探索借鉴。其给我们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坚持”:(一)坚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壮大镇域经济的根本。特色经济是一个地区独有经济要素的体现。当一个区域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独有区位、独有资源、独有技术、独有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元素,而且这些优势元素无法仿造、难以迁移从而不可替代时,就具备了产生区域特色经济的条件。但是,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交通优势,实际上都只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因素。从理论上说,在市场机制的配置下,资源一般应向具有比较优势
48、的地区流动配置,但实际上并不是具有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的地区都能顺利的发展起特色经济,而不具备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的地区就无法培育起自身的特色经济。例如东莞的一些镇并没有突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其特色经济却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中大朗镇本身并不出产羊毛,区位优势也不是十分突出,却能成为年产毛衣2 亿件(套)的“中国羊毛衫名镇” 。这些事例说明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只是镇域特色经济率先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XX ,一头连接市中心区,一头连接经济重镇小榄,自身禀赋还是优良的。同时,XX 坚持实施 “适者生存”的产业发展策略,不搞结构单一、风险较大的产业,而是依托已有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并
49、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即“复合型”经济体,镇域经济得以稳步壮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二)坚持做强做优民营经济是壮大镇域经济的关键。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是富民强镇最有效、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是镇域经济的主力,是发展镇域经济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XX 始终坚持民营主导方略,以民营企业领衔镇域市场主体,以非公有制经济引领镇域经济发展,从而推进了镇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规模化。一是加快开放步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措施,全面落实鼓励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力求在“降”和“实”上下功夫。 “降”就是在严把环保关、效益关和科技关的基础上,降低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放手让民营企业家施展才能;“实”就是让所有的优惠政策措施如较低的税赋等落实到每家民企,让民企真正得到实惠。通过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二是调整优化镇域民营产业结构。坚持走出镇域找市场,把镇域版块建成城市工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原料转化基地和城市的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增强镇域民营经济的生命力。(三)坚持政府引导培育是壮大镇域经济的重要保证。镇域经济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引导,政府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优势特色经济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实现和强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