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55792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 第一部分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模块 基础梳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4-,-5-,-6-,考点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过着群居生活。在火的使用上,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3.河姆渡遗址:浙江省,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的房屋,用磨制石器,产黑陶。半坡遗址:陕西省,黄河流域,种植粟(小米),住半地穴式的房屋,用磨制石器,产彩陶。,-7-,考点3:炎帝、黄帝的传说(2017年删

2、) 4.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这两个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初祖”。 5.尧、舜、禹被民主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考点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6.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7.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8-,考点5:商鞅变法 8.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1 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 2.北京人,距今约 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捕鱼

4、、交换生活用品,懂得爱美,死后埋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10-,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中考真题 【例1】 (2014广东)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北京周口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点评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北京人地点的识记。,-1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2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及炎帝、黄帝的传说 1.原始农耕文化典

5、型代表(有了农业,开始定居) (1)河姆渡遗址:浙江省,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的房屋,用磨制石器,产黑陶。 (2)半坡遗址:陕西省,黄河流域,种植粟(小米),住半地穴式的房屋,用磨制石器,产彩陶。,-1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中考真题 【例2】 (2016广东)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 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距今约6 000年”“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点评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

6、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特点。,-1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部落首领(2017年删) 炎帝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炎帝陵在湖南株洲。 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被尊为“人文始祖”,号称轩辕氏。黄帝陵在陕西。 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开战,炎帝战败归服于黄帝,二部族走向联合,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所以后来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举有贤德的人),禹是治水英雄(禅让制下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14-,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

7、考点3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为诸侯,称“授民授疆土”;(权利)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治理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保卫周王。(义务)(熟读)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燕、齐、鲁、宋、晋、吴等。 3.作用积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国家统治。消极:成为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根源。,-1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中考真题 【例3】 (2013广东佛山)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 ) A.周康

8、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思路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戚、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符合题意的只有大贵族。故选D项。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识记和理解,侧重考查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16-,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4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变革体现在:奴隶制变成封建制) 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的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要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统治,所以进行改革。 变法效果最为显著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

9、孝公支持。 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巩固地主阶级统治。,-17-,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商鞅变法的措施: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影响直到今天)。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地主阶级最为有利)。,-1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D.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的性质:比较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商鞅变法意义:通过变法,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国力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应顺应历史发展潮

10、流,才能取得胜利,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A.顺应历史潮流(最重要);B.良好的环境(国君支持、百姓欢迎);C.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等。,-1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中考真题 【例4】 (2014广东)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 )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思路分析】 秦孝公为增强国力,任用商鞅推行改革。故答案为B项。 答案:B,-20-,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广东)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

11、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解析: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故选B。,-21-,2.(2013广东)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干栏式房屋。,-22-,3.(2014广东珠海)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12、 ( B )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解析:王位世袭制开始于禹传子,家天下。 4.(2012广东)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C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题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是指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国。,-23-,5.(2012广东汕头)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D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

13、作战。因此,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分封制的义务。 6.(2011广东茂名)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 B )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解析:夏朝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建立了国家机构,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24-,7.(2011广东揭阳)成语中“助纣为虐”中的“纣”是以下哪个朝代的著名暴君 ( B ) A.夏朝末年 B.商朝末年 C.西周末年 D.东周末年 解析: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8.(2016山东潍坊)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

14、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C ) 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解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指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诸侯,以护卫周朝,巩固统治。,-25-,9.(2014广东汕尾)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B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解析:约公元前1046年是西周时期。 10.(2011广东茂名)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B ) A.商朝 B.春秋时期

15、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解析: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26-,11.(2011广东肇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耕战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 A. B. C. D. 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 12.(2011广东河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影响最大的变法。商鞅变法的重大意义是 ( B ) A.为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 B.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打下基础 C.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解析:商鞅变法的重大意义是使秦国富强起来,为

16、统一打下基础。为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的是管仲改革。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27-,13.(2013广东汕尾)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因此爵位不能保持世袭。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识记。,-28-,1

17、4.(2014广东珠海)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 A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改制 C.汉武帝罢黜百家 D.孝文帝改革 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识记。,-29-,15.(2015广东)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B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

18、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16.(2015广东深圳)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 D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0-,17.(2014广东肇庆)位于我国长江下游的南方原始农耕文化代表是 ( C ) A.北京人遗址 B.广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31-,18.(2013广东深圳)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先民生产生活特点的是 ( B ),-32-,19.(2017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D ) A.禅让制

19、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0.(2015广东汕尾)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1.(2017广东)如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B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33-,22.(2015广东深圳)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 A.大变革 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 23.(2017南京)(武王)封功臣

20、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 A )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 24.(2015广东)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B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34-,25.(2017湖北黄石)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D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35-,二、综合题 26.(1

21、2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36-,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22、。(4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2分),-37-,参考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柱。,-38-,27.(13分)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9-,(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4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4分)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参考答案:(1)东:齐国。南:楚国。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任答两点即可) (3)秦国。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