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课后反思卢龙县刘家营乡桃林口小学:张国华在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不仅运用了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涉及到了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同学们利用科学课堂上实际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一分钟内心跳、呼吸的次数和经过短跑、跳绳运动后一分钟内心跳、呼吸的次数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等手段,得出了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得到锻炼,使学生懂得了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通过该课的活动,使同学们像上体育课一样,让身体得到了一些锻炼的同时,又给同学们灌输了一些良好的积极的体育思想,使同学们热爱运动,设计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并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所以说它是科学与体育两个学科进行整合的一个典型课例。生命在于运动这课的设计体现了科学课程改革后由“重知识”向“重技能”的转变,其实本课的结论并不重要,可以说属于一般的健康常识,课题甚至耳熟能详,但重要的是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结论,自悟道理的一个过程,从而达到科学教育、体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美学教育并进的一个目的。而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和身心的健康,并且我们也有空间,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真正处于课堂的主体性地位,谋求孩子们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