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现代教育制度摘要:有人说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既是对已存教育进行的基本评判,也引导着进一步的教育研究活动与实践。我想这句话说得很好。现代教育制度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产物,由原来的学校教育制度发展为以学校制度为主体的包括其他教育机构在内的更为完整的形态。当然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如果能更好的了解这些制度中的缺陷,通过中外现代教育制度的对比,能尽量克服制度中的漏洞,并尽一份自己的力,相信我们的现代化教育制度能早日为人们谋福利。关键词:教育 教育制度 现代化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制度现状 中外教育制度对比 弊端 建议正文:我们是身处现代化教育制度中的人,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设备
2、,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随你进,几乎每人备有一个笔记本,随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可是现代化教育制度到底是什么,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状是什么,中外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区别在哪些方面,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做些改进,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小组将对以上几点进行浅薄的讲述。什么是教育?20 世纪印度著名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讨论了教育问题。克里希那穆提站在哲学审问的高度对现代教育进行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拷问,其对教育问题的严密论述字字句句皆直击现代教育问题的核心要害,给我们展现了现代教育的诸多深刻的内在危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深究现代教育的改革之路建设性地指明了方向。克里希那穆提认为, “传统的教
3、育,使独立思考变得极端困难。附和随从导致了平庸” ;并且“教育不但没有唤醒个人的智慧,反而鼓励个人去沿袭某种模式,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与此同时, “现在的教育将我们塑造成一个个毫无思虑的人,对于我们天赋的发掘,现代教育甚少助益” ;更为“不幸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正促使我们变得卑屈,变得机械化,变得毫不思考,虽然教育唤醒了我们的智力,然而,它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矛盾、没有创造力” ,因此,这种教育并不能帮助我们冲破这些限制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由于“现在的教育所关心的是外在的效率,它完全忽视或有意歪曲 人的内心;它只发展人的某一部分,而让其他部分自生自灭” ;故而“今日的教育已全盘的失败
4、,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技术,由于这种技术的过分强调,我们便毁灭了人” ,从而造就出了畸形的人,危害人自身的整全性并威胁着社会的和谐性 “孩子的身心一开始便被分裂了,其结果是在个人和社会中造成祸害” 。正是基于其对现代教育诸多弊端的强烈不满之上的这些犀利的批判,克里希那穆提高屋建瓴地指出, “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力,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与道德的文化以及我们的教育方法,均是以智力的发展为基础” ;“教育,并非只是用来训练心智。训练提升了效率,然而却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个人。一个只接受训练的心智,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心智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 ;所以, “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 ,因
5、为“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教育是唤醒人的智慧的一项自觉的哲学实践活动;“教育的目的,并非制造学者、专家、寻找工作的人,而是培养完整的男男女女” ,即我们的“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需要的不是理想家或有着机械化心智的人,而是有智慧且自由完整的人” ;“正确的教育,意指自由与智慧的培育” ;不仅如此,而且正确的教育也极为关心个人的自由;并且在终极意义上, “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如果“我们将孩子视为私人财产” , “将他们视为我们卑微自我的延续,或实现我们欲望的工具” ,这对孩子的健全发展
6、来说将会十分有害,因而我们必须要修正这种遗毒巨广且贻害颇深的儿童观。克里希那穆提主张,如果我们果真要让儿童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而非只是一个个徒具知识的机器人,那么我们便不可鼓励他们盲从于公式、结论或是权威,大胆的怀疑精神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地推展开来,并让儿童学会辨别真伪和独立判断。他的这一思想,正是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所竭力追求的价值。克里希那穆提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将教育看做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职业。他提醒我们:“将教育视为一种谋生的工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剥削孩子。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他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宁愿挨饿也不放弃他的
7、创造性工作。除非一个人具有这种从事教育的热望,否则他不该做一个教师。 ”这些精彩至极并掷地有声的话语,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都具有如雷贯耳的针砭意义。什么是教育制度?现在的社会经济发达,技术进步,原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为了更好地在世界立足,每个国家都对本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样才能在国际上立有不败之地,才能适应随时可能发生的技术革命。所谓教育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一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条例。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
8、会地位。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比较完善的,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势必是非常强的,因为它有着很强的社会理念,很强的制度管理。教育制度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学校的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应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根据教育制度调控的范围和层次可将教育制度分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制度,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制度,微观层面的教学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产物,由原来的以学校教育制度发展为以学校制度为主体的包括其他教育机构在内的更为完整的形态。在大致了解了下与教育制度相关的内容的情况下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我国现代
9、教育制度的现状。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清末明初通过废除科举制度、引进西方学制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它以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制度为核心。辅之以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教育评估制度以及教育人事制度和教育财政制度等。在我国现阶段是以高考为主体的应试教育逐渐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忽视德体美教育,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主导,轻主体,应试教育运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偏离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对“应
10、试教育”的“扬弃” ,而不是“抛弃” 。素质教育没有继定的、固定的模式,只有吸取并保留应试教育中的优点,才不至于让素质教育“误入歧途” 。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社会需要和个人自己全面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现科教兴国精神实质的高水平教育。数年来。要求素质教育已是众口一词,众所公认,然而绝大多数的素质教育仍停留在浅层次、庸俗化、形式化的层面上。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教学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制度依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导致教育制度一直行驶着应试教育制度功能的原因可归纳为一下几点:一、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存
11、在着很多弊端。它并不是主张以人为本,只是把学生作为“灌输”的对象。作为一个被动的物件进入教学程序。因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庞大的就学人口群压力和高校办学主体单一民办高等教育尚不够发达升学压力将长期存在种种考试将不可能取消。有考试便有应试,故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也就有了难以扭转的持续力:三、现行用人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的负面影响,在全社会普遍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于是在学校就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唯分至上极端重智轻德比如说提高考试科目课堂教学的节数削减非考试科目的节数等(如削减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的节数) 。应试教育虽然使升学率得到
12、了提高,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以致逐渐养成了“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性,只会消极的适应环境而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超越和创造环境。了解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制度,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讨论一下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化教育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以无聊抵抗无聊”是烈日当空下的学生采取的生存态度,远在印度的年轻学生竟是同道中人,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不过不要以为三个小伙子真是傻仔任人摆布,实质上以嬉闹行为抵抗印度填鸭式的教育谬况,宣传教育体制改革。 , 美国处男式的无聊, 罗密欧与茱丽叶式的爱情、 红磨坊式的歌舞,笑料百出后,也让我们思考现今的教
13、育制度。影片无疑透露着 2 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和兴趣研究性的教育。这无疑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区别。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成功之路必须要通过一条独木桥,这就是高考。对很多中国学生而言,可能会因为一分之差,而幸运的跨进一流学府的大门,也可能会因为一分之差,而被残酷的淘汰。对于中国的高等学府而言,你是否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心的学生,都不重要,只要你的高考成绩符合大学的招生要求,你边可以进来。这种单纯的量化标准把很多优秀的学生档案挡在了大学门外。美国也有高考,有 SAT 考试和 ACT 考试。跟中国的高考不同的是,学生可以考很多次,考试的成绩只是大学招生官员审核你入学资格的一部
14、分。在美国,每年有半数以上的“高考状元” (SAT 满分 2400 分)与常春藤名校无缘,而哈佛大学去年录取的新生 SAT 成绩最低的不到 1800 分。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给申请人的信是这样写到的, “学业表现包括高中成绩、SAT1 和 SAT2 或 ACT 分数,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招生委员会会很细致的阅读推荐信和学生作文。我们寻找的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由此可见,美国名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不是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这样美国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所享受到的是更公平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和中国的教育相比,美
15、国的教育更注重育人,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也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复旦附中的汤玫捷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事,汤玫捷在复旦附中的成绩只能算是中下,但却被世界第一的高等学府哈佛录取,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之所以很多人对此无法理解,是因为他们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去误判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国与美国教育制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一下几点:1. 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在与把高分看成主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要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2. 对待学习成绩不同 对中国的孩子来说,一份好的成绩单会使他烧到来自各方的压力,然而在美国,美国学生年终的成绩
16、单都是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学生的目的是“那高考” 。3.两国在知识观存在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只是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只是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中美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之间的动态差异,这一动一静反应两国知识观的差异。4.两国在提供学生学习的环境不同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国的学校,
17、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 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 。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一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发育,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需的,交给学生如何生活。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 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这一个弊端,就是通过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答案”
18、 。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一致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没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已“高考”成绩录取人才为最重要和唯一的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由可言,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以作为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7学习负担不同 美国几乎每周都会放一天假,但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繁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淡失色。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国教育小时候管的严,美国父母会立下许多规矩,而孩子越大越轻松;中国父母恰恰相反
19、,小时候百般溺爱,长大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都横加干涉。2)美国教育注重孩子 责任感的培养,这个教育差别使得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具自理自立能力。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的说,中国的教育非常扎实,远胜过美国。但是,为什么迄今为止,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已经有 270 人了,而中国依然还是 难道这么残酷的事实还不能让我们的家长深思吗?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嘴上。用升学率来考核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成绩,只能逼着我们的教师去抓成绩。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是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张,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能力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这是好事。因为可以让孩子接受一种完整的
20、、综合的教育,为孩子的前途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对国外教育认识的不足,甚至有很多误解,以至于无法帮助孩子做好出国柳絮的充分准备。我们建议家长能在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下手,培养孩子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的优良品质和责任感。放弃国内教育的机会去国外读书,意味着你不用再去和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你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容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为自己的前途做一个完整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而同为亚洲国,日本和中国的教育也存在异同。制度同日本的教育制度最主要的区别主要就一点:中国的教育是主要以学校教育即社会教育为主
21、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的方向目标偏离了育人的正确方向,使得学生接受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成长历程失去个性化,也很容易产生众多废材和庸才;而日本包括美英等教育发达先进的国家,都是实行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教育制度。教育的方向也恰好不是以培养高才生为目的,而是辅助、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正常、健康、健全的人。众多优秀甚至伟大的女性婚后,毅然告别社会舞台甚至成就辉煌的政坛回家去教子,目的正是默默无闻的肩负起培育家庭、民族、国家后一代的重任。而在中国,别说这样“称职”的女性少之又少,即便是普遍够格,就是思想境界还不得毅然抛家弃子也要拼命挤入政坛、舞台去一展风姿?其实,这样看来,中国将来与别人的差距不会越
22、来越小,反而会越来越大。以现在的孩子比当年的孩子,思想、品德、心理、心态、能力、体质,不用多问,优劣谁都自然一清二楚。可不堪忧?一、当代中日基础教育均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目前日本采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分为中央政府的文部省、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个层次的管理机构。日本的基础教育基本上由中央政府制定宏观的方针政策,决定各阶段的教学内容、颁布教学大纲、提供教科书,市町村则负责具体的实施,这样就使得全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比较一致。依据日本的法律,中央与地方不存在隶属关系,上级只能提供指导建议、不能干涉。但是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在国家主导下“
23、自上而下”地进行) ,地方教育委员会对于文部省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往往具有很大的认同性。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从建国初期基本照搬前苏联模式到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权限下放,逐步改变过去整个国家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中日两国从历史上来看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教育政策颁布和措施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弊端,即权利的高度集中易导致教育政策脱离各地实际。整齐划一的制度,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便会影响地方政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束缚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总而言之,中日两国都试图在中央
24、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保持适度平衡,既保持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权,又能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日基础教育的学制差异较大1.中日现行学制均基本上实行“六、三、三”制日本于 1947 年 3 月 31 日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建立了日本基础教育的现行学制“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个学制在 50 年代以后虽有些小变化,但基本结构未动,至今尚亦如此。中国现行的学制中,初等教育修业年限 56 年,中等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两个阶段,其修业年限共为 67 年,因此,存在着“六、三、三”和 “五、四、三”两种学制。目前我国以“六、三、三”为主,
25、部分省市实行“五、四、三” 。当然,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这两种学制的看法也是各执一词,褒贬不一。2.日本的教师流动制比中国的相对合理中国的教师流动多是一种个人行为,大多数优秀教师在“人往高处走”的想法引导下,由相对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普通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师资较弱学校的优秀教师本来就匮乏,如此一来雪上加霜,弱者愈弱;师资较强学校则易出现教师过剩,强者愈强,两极分化严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家长普遍择校。而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 。一是在同一市、街区、村之间的流动,二是跨县一级(相当于我国的省一级)行政区域间的流动,前者所占比重很大,偏僻地学校同其他地区学校间
26、以及不同类型学校间教师交流的比例大致是平衡的。日本文部省根据近年来教师的平均流动率推算,全国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平均每 6年流动一次,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 35 年就要换一所学校,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要流动 2 次以上。这些均由政府主导,因此能够保持人才资源在地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同时,也由于教师的定期流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利于保持教师本身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整体性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所以,全国各校的教学质量差别不大,新生可以按照其所属学区就近入学,家长也免除了择校的麻烦。3.中日在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日本普通高中开设农业、工业、
27、商业、水产、家政、护理、信息、福利等职业学科,学校在考虑地区和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特性、出路等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确定适当的职业学科及科目的修习机会。在培养目标上,学校则要“使学生能自觉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选择将来的出路”明显可以看出,其课程开设和培养目标侧重于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普通素养,掌握专业技能,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中国的普通高中虽然也开设与职业相关的选修课,但这样的选修课主要是以传授职业基础知识为主,而日本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一) “分数至上”的理念套牢的学生的思想应试教育模式,判断一个学生好坏主要是看他的成绩。所有人
28、都这么看待,可以想象,分数至上的选拔方式还将继续下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压力可以想见。危害更大的是,我们的孩子除了做题目之外,似乎没有了其他的爱好。恕我愚昧,我不知道一个得了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人除了说明他做的题目比别人多外,能说明他聪明吗?不见得吧。那高考来说,多少状元郎,曾经风光全中国,几年或许是十几年之后,他们中的 99%早已不知名归何处,映入人们视线的往往是那些不被看好的人。在中国, “分是学生的命根” ,应试教育仍占很大的地位,课外辅导日渐成为新的教育投资热点。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学生都参加过课外辅导班。记者发现,在城市街头,越来越多的涌现出各类教育辅导机构,囊括小学、初中、高中
29、阶段,课程也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化学、生物、政治等等。 “改变孩子的未来!”这些机构打出的广告无一不让家长(微博 )心动。但是这笔费用并不轻松。 记者咨询了杭州市多家一对一辅导机构,被告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主课中任意一科,每周末补课一次(约两小时) ,每月学费约为 1000 元。以此计算,三门课若全部补习,每年需要花费 36000 元。中学课程补习收费会更高。而 2011 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为 13071元和 30971 元。 综合素质:特长班是困难家庭的奢侈,如果是课外辅导的费用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在比拼综合素质时,富裕家庭的学生还是会略胜一
30、筹,因为兴趣班的价格更为昂贵。(二)教育的不公平与不自主性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极大的不公平性。东西平等,穷人与富人不平等。为什么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还有贵族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为什么、 、 、 、 、 、但不可否认高考制度是中国最公平的制度。它是中国唯一一个只考察考生本人实力的测试。在现在的社会中,我觉得公平才是最宝贵的。浙江省社科院的专家调查显示, “寒门出贵子”这一传统励志的现象越来越少见。有数据统计,农村大学生比例已降至 30 年前的一半,而论综合素质,贫寒家庭出生的小孩远不及富裕家庭。 对此,专家认为,近年来,社会底层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渠道有变窄趋势。 在当今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条件下,
31、寒门在教育资源的拼抢中只能处于下风自从有了文理分科,对于文科生来说,理科已没有意义,尽管理科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来说,数学只需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当然,我也不是煽动现在的高考生,毕竟他们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只是对中国的教育提出某些意见, 所谓教科书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以每年 30%的折旧去算,两年之后,所学的东西真的是无用的,着实令人害怕。或许我本身有着反抗的因素,又或许我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人,我总觉得如今的少年学生不会是人们心目中简单和幼稚的,他们心理好早熟,早恋只不过是一个现象,或许有
32、人会批评韩寒太偏激,或者说我煽动人心,只不过有些人不肯接受现实而已,还象封建卫道士一样竭力阻止这种萌生的新现象,可惜新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因素,更有些是逼于现实的压力而衍生出来的现象,怪得了谁?没有用的,怪韩寒没哟用的,他只不过大胆直接提出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外加少少个人想法而已。人们习惯靠着老师的教导或前人的经验成长,这不是不好,却是一种不足,传授而来的知识都只有第二手而不是第一手,真正的成长和突破来自个人最深的体认和领悟,这正所谓修行在个人,填鸭式的教导长了考试技巧,少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在亲身发掘和突破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才会崩裂出来,只是依附别人的火炬前进,终有一天会迷失方向,颉取成功的果
33、实还是必须自己来,只有第一手的经历,才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原因!(三)中国老师无“高薪”教师应该是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那么全球大学老师每月收入都是多少呢?据美国纽约时报今晨报道,美国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 28 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几乎垫底儿。在中国,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 美元,是全球 “最低价” ,而中国大学老师的平均工资也仅为 720 美元。相比之下,加拿大的老师“最富足” ,收入居于榜首位置,刚入行的大学老师工资和平均工资分别达到 5733 美元和 7196 美元,达到中国老师收入的 22 倍和近 10 倍。对于中国老师工
34、资并不高的调查结果,阿特巴赫今晨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中国许多顶级大学的教师工资也是很高的,而这个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平均工资。阿特巴赫认为,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应该对教育加大投资,这样才能增加教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中国当老师收入多少算是合理的呢?阿特巴赫表示,这个他并不清楚,但中国老师最起码应该无需兼职,仅靠学术工作所得就可以让他们在本地区过上中等收入水平的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知识塑造了整个国际经济,这也让人们以为大学学者的工资也是非常丰厚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阿特巴赫说,据他了解,大多数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才能支撑整个家庭。是啊,老师要想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生存下去光靠那一点
35、点工资怎么够呢?他们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近些日子一高三老师自杀的实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生存,中国老师不断的谋求兼职,哪里还有心思在教育上?(四)怎么看待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和未来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 (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 ;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 “现在是 12 点整,时
36、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 ,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 ,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 ,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我们今天在干什么。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问了很多同学, 大家说来说去都是绕着金钱和权利打转,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这就
37、是大多数学生心里想的。 不论爸爸妈妈还是老师讲的都是同一句话。 “不好好读书将来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受别人受不了的气” 。从小我们就被这样的环境所熏染。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庸俗。? 这样问好像有点愚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淘汰人,这就是本质。所以人们必须这样行走在这条路上。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是分数的奴隶。老师总是用圈圈圆圆标记这个标记那个,嘴里总唠叨着考试重点,总是想着讲完就是完成了任务。老师没有错,这是他们的任务,他们没有任何选择,教不完教不好就得被扣薪水,为了自己也得拼命干吧, 学校为了升学率也在拼了命的工作。图的是什么? 比来比去,? 谁是重点学校,? 突然觉得这些东西都好虚假,读书本来是一
38、件很雅致很惬意的事,却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中走向扭曲,读书的目的在于升学,现在的读书,等于自残,现在我们还没有很明显的感受,但是就我知道的,那是什么生活,?那还叫人的生活吗。为了死读书而失去自己最原本的活力与我们本该有的快乐 个人觉得一点都不值得。学习是要在快乐中进行的 ,而不是每天起早贪黑的摧残自己。 这样的学习没有一点意义,简直是对书这个字的侮辱,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低能高分,却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实在的贡献。 中国的教育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与教育家们不懈的去努力,努力去培育创新,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 、 、 、 、怎样做到这一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愿中国未来的教育早日出现一片艳阳天。参考文献:1. 胡乐乐现代教育问题的哲理叩问 (中国教师报)2005-10-12 第 B04 版2. 陆有铨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 (中国教育报)2006-06-08 第 008 版3. 王善迈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面临的若干教育经济理论与方法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 5 期4. 现代教育拼爹拼家境 http:/ 2012-05-16 10:50 中国新闻网5. 法制晚报我要评论 2012-04-04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