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傅玄傅玄(217278),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三国魏末晋初思想家。幼时随父逃难河南。“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曾任丞相曹操主簿,在魏朝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被封鹑觚男。入晋历任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能诗,以乐府诗见长。参撰魏书,著傅子数十万言。,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马钧是机械制造专家的杰出代表。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大多轻视科学技术,对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史书上连一个完整的传记也没有。幸亏他的好友傅玄为之立传,南朝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摘引了这篇传记,才让我们知道了一些古代卓越的科学家的发明成就。,走进作品,基
2、础练习,1.注字音,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辨活用(1)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技术高超的人(2)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动词用作名词,回答的话,对话(3)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异的事情(4)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名词作状语,像闪电一样(5)难试易验之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困难的事情,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古今(1)夫同情者相妒古义:爱情同属一个人今义: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2)中人所不能免也古义:一般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作见证的人,也指居于中等的人(3)必以考试
3、为衡石古义:考察试验今义: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4)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古义:可惜,令人遗憾今义:令人痛恨,走进作品,基础练习,5.明句式(1)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被动句(2)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被动句(3)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介宾短语后置(4)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介宾短语后置(5)然则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介宾短语后置(6)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定语后置(7)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定语后置(8)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宾语前置,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点评在客观叙述马钧出身及性格的同时,
4、作者已经在情不自禁地称赞其不讲空话、不尚虚名的务实精神了。2.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点评把几十综的绫机,一律改为十二蹑,这就大大简化了织机构造和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使丝织效率提高了很多倍。同时,新绫机织出的绫图案自然,花纹奇特,花型变化多端,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受人们欢迎。这种高效的新式绫机传播到其他地区,被广泛应用,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对社会的重大贡献,它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
5、,3.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点评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刻苦钻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矣”。这充分表现了马钧肯刻苦钻研,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4.“以大木雕构”至“舂磨、斗鸡,变化百端”。点评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
6、使其旋转,这样,上层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箫,有的抛球,有的走绳,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转动灵活,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是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的。“水转百戏”在我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5.“又马氏巧名已定”至“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点评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令人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马钧对人类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句段点评,自主探究,
7、素材积累,1.课文记述了马钧哪些革新和发明?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提示课文记叙了马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发明。他改造织绫机,制造指南车,创造翻车,改造“水转百戏”,改进连弩、发石车等兵器。这些革新和发明体现了马钧不说空话、崇尚实践、深思苦干的精神。例如在古代有无指南车的问题上,马钧认为与高堂隆、秦朗“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结果,制成了指南车。,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马钧的革新和发明为什么得不到重视?提示封建社会当权者常说空话、不重视科技实践。尤其在魏晋时代,改朝换代频繁,社会上清谈成风,崇尚“玄学”,当权者“不涉世务”,对科技事业不重视。3.本文作为史外传(即非官修的、不同于正
8、史的人物传记)有何特点?提示这个时期的作者更注意为下层人物立传,更注重情节和效果,颇有小说的意味。表述带有主观色彩。传记除了在叙述传主事迹的字里行间直接表明作者的爱憎情感外,文末常有一段文字,供作者作总结性的评价用。本文的结尾处说:“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更表现了作者对马钧身怀绝技而不被世用的愤慨。,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马钧虽为“天下之名巧”,却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作者在文末发出了“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的感叹。其实,怀才不遇的何止马钧一人?对于领导者来讲,自古及今,识才、用才,都是一个不变的命题。请以“用人”为话题储备写作素材。1.人
9、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2.刘邦得天下后,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3.唐太宗用人 唐朝至唐太宗登基时,开国尚不久,整个朝廷的结构都在建设与调整之中。把手下的有才之人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成为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是太宗十分重视的事。 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没有不办的,于是太宗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大政,这正适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 魏
10、征常把谏诤之事放在心中,耻于国君赶不上尧舜,于是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职,其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其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李靖文韬武略兼备,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太宗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刑部尚书的职责是掌管全国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都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房玄龄、魏征、李靖共同主持朝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的上层组织。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一个人做事,不能样样都会,我用人总是用他的长处,避免用他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