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命题人:肖旭君(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之后,卡文迪许首先精确测量了引力常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引力常量的单位是A. Nkg2 B. Nm2 C. Nkg2/m2 D. Nm2/kg22 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B. 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C. 重力势能为负值说明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下D.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3 质 量 不 等 ,但 具 有 相 同
2、初 动 能 的 两 个 物 体 , 在 动 摩 擦 因 数 相 同 的 地 面 上 滑 行 , 直 到 停 止 ,则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 质量大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D. 质量小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多4如图,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 M 点运动到 N 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 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为正点电荷 Q 的电场,将负点电荷 q 沿直线从 A 移到 B,则有A. q 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增大B. q 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减小C. q 所受的电场力减
3、小,电势能增大 D. q 所受的电场力减小,电势能减小6如图所示,分别沿倾角不同的斜面由静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物体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拉力方向与各斜面均保持平行,物体沿不同斜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相同,上升的竖直高度也相同在此过程中 A无论沿什么斜面拉,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B无论沿什么斜面拉,合外力做的功均相同C沿倾角较大的斜面拉,克服重力做的功较多D沿倾角较小的斜面拉,拉力做的功较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7下列关于机械能
4、是否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 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守恒8已知引力常量为 G,根据下列所给条件能估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月球绕地球的运行周期 T 和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间距离 RBAQ+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普通班) 高考资源网2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 v 和运行周期 T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T 和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RD.地球半径 R 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9. 某人造地球
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实施变轨后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21,此时卫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41B. 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C. 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 8 倍 D. 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 4 倍10如图所示,小球从弹簧正上方一定高度落到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直至速度为零,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A.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B. 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C. 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 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11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
6、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12起重机吊起质量为 m 的水泥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钢绳对水泥的拉力做的功为 Wl,水泥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2,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W3。在这一过程中A水泥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Wl B水泥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W2C水泥的机械能增加了 Wl W 3 D水泥的机械能增加了 Wl W 2 W 313如图所示,A 、 B 为等量异种点电荷,A 带负电、B 带正电,PQ 为 AB 连线的中垂线,R 为中垂线上的一点,M 、 N 分别为 AR、 BR
7、 的中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R 点电场强度方向沿 QR 方向BM 、 N 两点电势相等CM 、 N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DN 点电势高于无穷远处的电势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20 分)14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有 a、 b 两点,相距为 d,已知 a 点的场强大小为 E,方向与 ab 连线夹角为 30,b 点的场强方向与连线成 120角,如图所示,则该点电荷的电性为 b 点的场强大小为_,a 、 b两点_点电势高。15如图所示,A 、 B、 C 三点在同一匀强电场中,已知 ACBC ,ABC=30,BC=20cm 把一个电荷量 q=2105 C 的正电荷从 A 移到 B 电场
8、力做功为零,从 B 移到 C 克服电场力做功 1.0103 J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V/m,方向为_ 若把 C 点的电势规定为零 ,则该电荷在 B 点电势能为 .16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 0.0500s 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 9.80m/s2,小球质量 m0.200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时刻 t3t4t5tA BQM NRP3(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 t5 时刻小球的速度 _m/s;5v(2)从 t2 到 t5 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 _J ,动能减少量pE _
9、J;kE(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 与 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pk造成 与 不严格相等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pk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8 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 (10 分) 某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 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请推导:(1)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速度 (2)运行周期的表达式。18(11 分) 一辆汽车的质量是 510 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60kW,
10、汽车所受阻力恒为32000N,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2m/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达到最大后汽车2又以额定功率运动了一段距离达到了最大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汽车运动了 100m。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解法:甲同学的解法: sast 102W=Pt=610 10J=610 J 45乙同学的解法:F=ma+f=510 2+2000=1.210 N 34W=Fs=1.210 100J=1.210 J 6请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解法的正误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两同学的解法都不正确,请给出你的解法。19 (15 分)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如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
11、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半径 R= 2.0m 的圆形轨道组成,B 、C 分别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一个质量为 m=1.0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从轨道的左侧 A 点以 v0= 12m/s 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 间距 L= 11.5m。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1圆形轨道是光滑的,水平轨道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滑块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Bv(2)滑块经过 C 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F;(3)滑块最终停留点 D(图中未画出)与起点 A 的距离 d。速度(m/s) 4.99 4.48 3.98420 (12 分)如图甲,质量为
12、 m 的小木块左端与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挡板相连,木块的右端与一轻细线连接,细线绕过光滑的质量不计的轻滑轮,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下列情况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及线的形变,重力加速度为 g。(1)图甲中,在线的另一端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大小为 F 的恒力,木块离开初始位置 O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弹簧开始发生伸长形变,已知木块过 P 点时,速度大小为 v,O、P两点间距离为 s。求木块拉至 P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如果在线的另一端不是施加恒力,而是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如图乙所示,木块也从初始位置 O 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求当木块通过 P
13、点时的速度大小。5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选(4 分6)二.多选(4 分7)三.填空题(共计 20 分)14 负 3E a15 500 垂直 AB 向下 -1.010-3J16 3.48 1.24(或 1.25) 1.28 存在空气阻力17 题(10 分)(1)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人造卫星向心力 (3 分)hRVmGM22)(V= 又在地球表面有一质量为 m0 的物体 GM=R2g (2 分)mRG02解得 V= (1 分)hg(2) T=2 (4 分)hRTmhRGM22)( gRhGMR2331 2 3 4 5 6D C B D C D7 8 9 10 11 12 13BD ABD CD BC ACD BC CD618 题(11 分) 19 题(15 分)20. (12 分)7解:(1)用力 F 拉木块至 P 点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根据功能关系有PE 代入数据可解得: (6 分)2mvEsP FsP21mv(2)悬挂钩码 M 时,当木块运动到 P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仍为 E,设木块的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vgs21vP联立解得(6 分)msFg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