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4814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2、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一液化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一凝固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一汽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一升华3、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

2、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

3、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 白气” 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8、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9、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 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

4、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10、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A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 B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出现水珠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 ,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 “白气”形成过程属于汽化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

5、汽化现象D夏天刚买的冰棒周围冒着“白烟” ,这“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 1 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1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某同学想探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他拿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充分湿透后,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况下:他应该将两件衣服怎样放置,通过观察衣服干的快慢来完成探究【 】A.都撑开,都放在通风处 B.都撑开,

6、一件放在通风处,另一件放在不通风处C.一件撑开,一件团在一起,都放在通风处D. 一件撑开,放在通风处,另一件团在一起放在不通风处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5、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C.用雪制成的雕塑一段时间会变小,是

7、汽化现象D. 冰放在手中融化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升高16、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 雾” 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 “热”“搬”到车外二、填空:17 3 月 24 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18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霜前冷,雪后寒 ”现象产生的原因:_。19将

8、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选填“ 吸热 ”或”放热”) 。20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A、B 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 A 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 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 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 或 “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

9、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选填“变大” 成“变小“) ,这是因为酒精蒸发 _(选填“ 吸热” 成 “放热”)造成的。2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287,醋的沸点为 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 “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 )升高,当 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22.小付买了盒“雪月饼” ,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 。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 “白雾” ,这是

10、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3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 沸腾(选填“能” “不能” ) 。这是因为 24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25探究“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 /min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92 95 98 98 98 98 98 (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_;水在沸腾过程

11、中,温度_;(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 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只填序号)。A60 B80 C100(3)从节能的角度,用燃气灶烧开水的策略为_(填字母)A先中火后大火 B先大火后中火 C一直用大火 D一直用中火26.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科薄膜前发生了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2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

1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可能是 2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人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2)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 20 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3)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A 自上而下”或“B 自下而上” ) 。(5)撤去酒精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29 小天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 图乙(1) (2)是小天三次观察温度计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选填填“1” 、 “2”或“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