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学校少年宫电子琴社团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将以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校实际,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法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学生们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来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弹奏,个别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弹奏基础。包括一定的指法和相对稳定的节奏,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符合学生们年龄特征的要求,通过有趣味地听、视、想、唱、弹的方法,制定了电子琴教
2、学内容。二、活动时间每周三、四下午 4:30-5:30 上课。节假日、周六和寒暑假为每天上午 8:00-11:00。按时到活动 地点活动。三、活动目标1认识简谱,能根据简谱唱出弹奏曲目,打出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 1-7 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简谱弹奏曲目。 3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电子琴、竹笛等)。5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分层次教习,不同层次不同辅导。四、活动原则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2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着重提高学生的实用工作能力。3教学
3、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来用后发式教学。五、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基本功训练3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演奏乐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4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乡村学校少年宫电子琴社团活动安排教学时间 电子琴教学内容6 月 6 日 招收学员,召开小组会议,布置学习任务。6 月 7 日 组织学习电子琴相关基础知识6 月 9 日 组织学习电子琴相关基础知识6 月 13 日四指 练习 、玛丽的小羊羔(其他层次分情况)6 月 14 日四指 练习 、玛丽的小羊羔(其他层次
4、分情况)6 月 16 日 扩指练习6 月 20 日 扩指练习6 月 21 日 识谱歌6 月 23 日 识谱歌6 月 27 日 好娃娃6 月 28 日 好娃娃6 月 30 日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7 月 16 日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7 月 17 日 迷路的小花鸭7 月 18 日 迷路的小花鸭7 月 19 日 听7 月 20 日 听7 月 21 日 办家家7 月 22 日 办家家7 月 23 日 小乌鸦爱妈妈7 月 24 日 小花鸭7 月 25 日 小花鸭7 月 26 日 阶段性曲目复习7 月 27 日 小乌鸦爱妈妈7 月 28 日 四季歌7 月 29 日 四季歌7 月 30 日 阶段学习成果交流7 月
5、 31 日 阶段学习展示8 月 1 日节奏 练习 手指练习 1、巩固右手弹奏技能。2、学习三拍子的弹奏技巧。8 月 2 日节奏 练习 手指练习 1、巩固右手弹奏技能。2、学习三拍子的弹奏技巧。8 月 3 日节奏 练习 手指练习 1、巩固右手弹奏技能。2、学习三拍子的弹奏技巧。8 月 4 日乐曲:排钟 1、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巩固识谱和手形 练习。2、练习三拍子的弹奏。8 月 5 日乐曲:排钟 1、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巩固识谱和手形 练习。2、练习三拍子的弹奏。8 月 6 日 手指练习乐曲:公主圆舞曲(一)8 月 7 日 手指练习乐曲:公主圆舞曲(一)8 月 8 日 乐曲:公主 圆舞曲( 二)8
6、 月 9 日 乐曲:公主圆舞曲(二)8 月 10 日 练习曲:穿过树林8 月 11 日 练习曲:穿过树林8 月 12 日 乐曲:十个小印第安人(一)8 月 13 日 乐曲:十个小印第安人(一)8 月 14 日 乐曲:十个小印第安人(二)8 月 15 日 乐曲:十个小印第安人(二)8 月 16 日 复习所学乐曲,巩固提升8 月 17 日 组员交流学习成果8 月 18 日 成果汇报乡村学校少年宫电子琴社团活动总结在我校乡村少年宫电子琴社团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
7、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感悟音乐艺术魅力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巧妙地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上课时注意琴声美、语言美,让学生体会美的想象力,从
8、而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活动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给学生适当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及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至少要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发
9、挥自己的想像力。如在欣赏友谊地久天长时,是让学生先听音乐,然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发挥自己的想像,无论学生觉得音乐在表现什么,教师都不去压抑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在上军港之夜这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奏,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来组织、分配每个人的演奏任务,课前担心七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但是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小组长组织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的演奏出乎意料地好,他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创造能力非常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创造意识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活动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