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42360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9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题 目: 对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思考 学 院: 软件学院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号: 学生姓名: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1 / 10 摘 要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是即将跨入“学者”殿堂的“准学者”,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了 研究生 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加强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才是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保证。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

2、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违背学术研究的目的, 或者为了换取一时之名利,发生丧失学术道德等行为。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的进步,更加影响了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采取各种制度或者 法律约束来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给学术研究界留一方净土。 关键词 : 科学道德 学术诚信 现状 制度 法律 评价标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2 / 10 Abs

3、tract Scientific ethics and academic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whole society of common concern. As a graduate student, we are about to enter the “scholars“ palace “quasi-academic“,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are the main force in bui

4、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cienc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moral and academic integrity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the only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s

5、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level of the entire country. Research activities as a special social event, with its own unique value pursuit and ethos. Groups engaged in research activities need a pursuit of truth, rigorous and realistic. There are many complex factors affect Moral science and ac

6、ademic integrity which both unhealthy trends and drawback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Moral inaccurat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Academic activities. Some scholars do contrary to academic research purposes in exchange for a moment of fame. This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polluted the academic envi

7、ronment, the impact of academic reputation, hinder academic progress, the more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cademic community. We want to take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al or legal constraints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Left side of the pure land to the academic researc

8、h community. Keywords: Scientific moral、 academic honesty、 current situation、 institutional、 legal、 evaluation standard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3 / 10 1 引言 科学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道德规范,体现着人民对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要求 ,反映了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品质。科学道德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在我国 ,科学技术事

9、业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 ,科学道德建设对于我们显得更为重要。 学术诚信主要有两层含义:对待科学要讲求“诚” ,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当前学术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不对称 ,传统诚信观的断裂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术管理乏力等。 在科研工作中,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科学 道德和学术诚信才是我们科研工作得以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 只有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遵循相应的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我们才可以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潜心科研,为自己获得学术成果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国家的科技 发展提供动力。 本文主要从当今社会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发生的一

10、些科技失德案例,来说明我们应该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建设问题 ,最后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 。 2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现状 进入 21 世纪以来 ,科学道德问题既是国际科技交流中经常提到的话题 ,又是全球性、社会性的重要话题。就我国而言 ,不仅科技界、教育界面临着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学风浮躁的严峻挑战 ,而且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引发的科学道德问题也愈益明显 ,少数专家兼职和非专业活动过多、不合理取酬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现代科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 ,科技工作者不能脱离整个社会而存在 ,因此在科学道德建设过程中 ,必然受到 整个社会的影响。 下面分别从 三个方面 来分析

11、目前对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面存在的弊端 : 2.1 个人和社会层面的文化缺失 科学文化在我国不是很发达,因此,近代科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科学的功利化,科学工具性等影响还未清除,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强,缺乏自我监督,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4 / 10 自我完成的机制和传统;社会对科学的认识程度也还比较肤浅,甚至有些“唯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领域是一个独立和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之外的人员无权对科学家的工作进行道德评价,这种观念对滋长科学不端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科技工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全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而轻 人文科学知识教育; 重科学知识,而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12、、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这样会造成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科学道德意识淡漠,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也会导致他们有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行为。 2.2 缺乏科学道德的监督机制 要做 到保证科学的公正和纯洁, 首先必须 要 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 ,对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要及时揭露 ,对行为人要给予严肃处理。目前 ,我国在科学领域缺少的正是科学道德对科学研究、科学家行为的监督机制 ,而这正是一个科学体系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在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得不到有效 的约束和监督。例如 ,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在着保护主义、好人主义 ,除非发生那些无法掩盖过去的问题 ,一般而言 ,家丑是

13、不可外扬的。而且 ,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学术腐败问题 ,有些单位和部门对有关人员的处置也很不力。而从外部监督的情况来看 ,可以说是缺乏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机制的氛围。 2.3 缺乏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 ,并且只有最先完成的人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此外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有些重大的科研成果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相反 ,也有 些科研成果在当时看起来并不重要 ,后来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所以, 要想建立起易操作的、客观的、公正的标准是 非常不容易的 。在这种情况下 , 随着近年来我国各种奖励措施的实施 ,

14、科学研究领域 也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 。 由此可以看出,时下科学道德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有些科技研究人员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果,或者得到其他人的认可,随意 盗取他人的研究成果。 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等事件 不仅对科学界造成了 很大的影响 ,而且对于正在投入或者将要投入科研队伍中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下面主要通过国内外的几个计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5 / 10 算机技术界的案例来分析。 3 学术造价事件 3.1 长江学者科研成果造价 2011 年 1 月 30 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出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明确认定20

15、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李连生、束鹏程等人的“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 李连生被举报在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造假。这种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通常是衡量一所学校一名教授 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李先生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进行了学术 造假,这种严重的抄袭,对社会造成了非常的恶劣的影响。 而将李先生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及若干关键技术投入企业后,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亏损。 3.2 日本即将获诺贝尔的科研成果遭遇多方质疑 几个月前,日本媒体获得一条重要新闻: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

16、员小保方晴子为首的研究团队成功研究 STAP 细胞。这个所谓的 STAP 细胞在科研上还有一个名字:万能细胞,在器官移植、人类的长寿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个结果一经发表,日本国内就有了小保方研究员将获得诺贝尔奖的呼声。小保方研究员成为日本全国关注的对象,连她做研究时穿的由她祖母制作的围裙也在日本受到追捧 。但是随着 ,便出现了来自日本科学界很多质疑的声音: 1、小保方研究员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成功培养出 STAP 细胞,这是有特殊照片可以证明。但是这个照片在 3 年前的小保方毕业论文中已经使用过,当时的内容是关于骨髓中提出细胞组织。现在相同的照片出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科技成果的真实性

17、。 2、关于 STAP 细胞的论文内容,其中有近 20 页(论文共 108 页)与国际论文数据库的 论文内容是完全一致。因为在博士论文提交时有规定,如果要引用要表明引用的出处,但是早稻田大学院的小保方却没有这么做。 对于日本而言,研究经费的竞争激烈是日本科研成果造价的重要原因。 因此有些科研人员,为了获得一定的研究经费,便盗用其他人的成果,来获取一定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6 / 10 成绩,从而拿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这种行为是一种学术上的道德缺失和诚信缺失,但是也可以说是一种诈骗。这样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影响,也会给相应的科研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 Strauer 教

18、授的论文数据作假 Bodo-Eckerhard Strauer 教授 2009 年退休于杜塞尔多夫大学,早在 2001年便声称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受损心脏。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脏损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法逆转的,患者自身的干细胞却能够修复。他领导的小组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注入 20 名心脏病患者受损的心脏组织。 3 个月后,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心脏受损部位面积有所缩小,由占左心室周长的 33%平均下降至 14%,其心脏收缩速度也由每秒 1.5 厘米提高到每秒 3.3 厘米。 Strauer 说,这些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可能导致了新的心肌组织和血管形成。Strauer 教授信誓旦旦的表明这些结果显

19、示干细胞移植可能导致了新的心肌组织和血管形成。但此说法也遭到了许多干细胞专家的质疑。与此同时,杜塞尔多夫大学也开始着手调查 Strauer 去年 12 月发表的一些论文。 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 Strauer 的 48 篇论文,这些论文来自于关于干细胞修复心脏的 5 项临床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 Strauer 的论文有许多重叠的试验报告,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细节上也存在许多矛盾之处。此外,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许多数据计算错误和统计错误。研究人员合计共发现论文中的 200 多个差异与可疑点 。 这里虽然只列出了三件学术界的造假事件,但是每年发现的这种造假行为,并不只

20、是一两件,这样的学术造假对我们的发展造成的很大的影响。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不仅是目前对于科研成果评判标准的缺失,科研人员的道德素质低,还有就是目前缺少对这种行为的法律规定。这种缺失对投入科学研究的人没有一定的约束,致使他们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和结果而采取剽窃、抄袭他人劳动成果,或者捏造虚假数据等行为。 4 解决方法 通过以上的 各种 事件,我们可以了 解到,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并不是一方面的,而是很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应该从 三个方面进行解决,从而使学术界能够回到 以往 纯洁的环境下。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7 / 10 4.1 加强 道德水平与学术氛围的 建设 就中国目前

21、的环境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很多行为都被商业化,学术界也不例外。 有很多 的 科学研究 活动 也被 冠上了商业的标题 ,致使学术研究的氛围不再单纯,很多研究人员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 或者为了某种利益 去参加科研活动,而不 单纯的只是为了科学研究, 在 这样的学术氛围下,会造成很多人的迷失。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科研人员的道德水平,以及加强学术氛围的建设,只有好的学术氛围才能让科技研究人员 专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活动中去,不再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才能保证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 为 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更好的服务。对于学术剽窃,数据作假这种行为 我们 应该加以摒弃,对参与科学研究人员加强道德和诚信

22、教育 ,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能为了一己之利, 去盗用别人的成果。 4.2 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 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判,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还没有一套特别完备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术成果发表的门槛会很低,这样就导致一部 分人萌生造假的想法。 目前我们主要是将 SCI 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 , 但是 SCI 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SCI 引文索引把文献之间的关系,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献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 SCI 引文索引体系,可以不受传统学科之间划分的界限,很方便的找出各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核心期刊上近期新发表的引用过该文献的主要论著一览表。但是由

23、于 SCI 引用率统计数字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利用 SCI 作评价标准并不完全可靠 。也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发表人的漏引现象,数据的不真实,引用不完全等都会造成评价的不可靠。 目前,也有很多的评价只是科学界范围之内的评判,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的疏漏。我们应 该实行由政府领导,由相关人员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公共评判的体系或标准,这样不仅增加了评判的执行 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内容的疏漏。 所以, 为了保持学术界良好的科研氛围,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设置完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对科研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关。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8 / 10 尽量做到无漏洞,让盗用

24、、剽窃、抄袭、作假等行为无处隐藏,减少对社会的影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 4.3 制定相关法律 除了加强科研人员的道德素质和 学术诚信的建设、 设置完备的评价体系外,我们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有了相关法律,可以对这种作 假行为进行约束。一旦发现学术论文作假,或者研 究成果存在虚假数据的时候,便可以依法 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惩。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公平的惩戒作用,也会对科研人员造成一定的约束。 目前,我国 对于学 术造假等相关事件 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致使有些时候,就算 发现这种造假行为, 也 不会对当事人造成太大的影响,并且与其相关的 一些部门,会对其 这种行为进行包庇。 实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

25、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对这种造假行为不能起到 相应的制止作用,反而 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这种行为。 有关科研人员,就算被发现其有关造假行为,只会对其社会地位等造成一定影响,并不会对其本人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这样很多人便会存在着侥幸心理去冒险。 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现这种事件,依法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有足够的说服力,也对从事于科学研究界的人员们足够的约束。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秉着道德为先,诚信为主的思想来研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5 总结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 学术诚信的 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

26、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设良好学术环境十分迫切,国家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规律与 人才发展规律不仅应当尊重,而且值得敬畏。希望国家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高水平发展与高素质科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也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道德底线,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9 / 10 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 学术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我们的学术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加强我国科学道德建设的思考 .赵化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7.1.30 2 论科学道德规范与科学道德建设 .江凤兰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2.28 3 曹卫国 .试论学术失范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8( 3):37-40 4 中国科学院 .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 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 M.2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