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会计课件,制作者:郭正杰,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含义及分类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第四节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第五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本章重点问题,一、成本计算的含义及分类,广义概念,狭义概念,成本计算的含义,狭义的成本计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核算 ,即归集和分配实际成本费用的过程。,广义的成本计算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系 统,这个系统是由成本核算子系统、成本计划子 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成本考核子系统有机结 合而成的。,管理会计用广义概念!,常规成本计算中的重要分类,完全成本计算
2、。即完全成本计算法,简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计算。即变动成本计算法,简称变动成本法,按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划分口径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为标志分类,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 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 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 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 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 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 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3、只将 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 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二、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 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变动成本法,最初称直接成本法,英国称边际成本法,目前也有这种称法,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重新认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概念, 说明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的依据, 说明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的依据,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一、应用的前提
4、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共同的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共同的期间成本,企业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销售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变动制造费用,产品成本,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固定管理费用,期间成本,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完法做为产品成本处理,变法做为期间成本处理,【例31】,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本,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
5、平不同,注意:由于两法单位产品成本不同,因此销售成本、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例3】,结论:,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期末在产品和库存产成本的计价金额,必然会低于完全成本法时的计价金额.,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没有固定性制造费用,注意,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变法和完法都可以按此公式计算!,变法可以采用此公式计算!,变法下: 期初单位存货成本 本期单位产品成本 期末单位存货成本 b生,完法下: 期初单位存货成本、 本期单位产品成本、 期末单位存货成本不一定 相等,取决于前后期成本 水平及生产量的变动,完法不采用此公式计算 !,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 其中: 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费用即非生产成本,变法采用,完法采用,【例33】,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完全 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贡献式利润表,标准式,变通式,简捷式,贡献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贡献边际”,传统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营业毛利”,计
7、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看【例3】【例3】,比较变法、完法不同期间的营业利润,此结论成立!,记住!,完法与变法出现不为零的营业利润差异 只有可能性,而没有必然性!,六、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1.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2.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刺激其增产的积极性,变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例3】【例3】,2.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等职能,3.能够促进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1.能够提供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从反映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看:,变动成本法
8、下:能够反映营业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完全成本法下:不能,会出现怪现象销售量上升,营业利润可能下降销售量下降,营业利润却可能上升销售量不变,营业利润却可能变动,由于变动成本法要求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 成本,可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便 于开展业绩考核评价,调动各有关单位降低 成本的积极性;而完全成本法则可能歪曲各 部门努力降低成本的真实业绩。,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例3】,第四节 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 变动规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含义 导致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原因分析 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广义差额简算法,一、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含义
9、,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的计算公式为:,显然,不同期间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或者等于零。其中,不等于零的差额称为狭义差额。,二、导致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 狭义差额的原因分析,分析原因主要应考虑营业收入、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等因素。,1.营业收入产生的影响,营业收入=销售量 X单价 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单价和销售量均为已知常数,计算出来的销售收入是完全相同的,不会导致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2.非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都属于期间成本,只是在计入利润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方面有形式上的区别,所以不
10、会对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是否出现狭义差额产生影响。,3.变动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变动生产 成本均属于其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没有什么区别,因而也不可能使分期 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 .,.固定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固定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在两种成本法下处理方法不同. 分期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是:,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出现了差异,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之间产生了差异.,【例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只要当期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的水
11、平相同(数额相同),则两种方法下营业利润必然相等.否则,不相等.,或者说:,5.证明,完全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_,变动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1),(2),(1)-(2):,两种成本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差额,完全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下式成立:,两种成本法下当期利润的差额,完全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4),三、
12、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2)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3)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1)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1)如果x末0;x初0;则P完P变,(2)如果x末0;x初 0;则P完 P变,(3)如果x末0;x初0;则P完P变,(4)如果产销绝对平衡,则P完P变,(5)如果产销相对平衡,则P完与P变不一定相等,四、广义差额简算法,【例3】,【例1】 【例2】,参见Word文档,例3某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件产品售价为15元。生产成本:变动成本为
13、5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与管理费用全部是固定费用,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润;(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解:(1)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2000015-200005-(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3000015-300005-(180000+25000)=95000(元),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2000015-200005+20000180000/30000-25000 =55000(元) 第二年:3000015-
14、10000( 5+180000/30000)+20000(5+180000/24000)-25000=65000(元),(2)第一年年末存货吸收固定制造费用 10000180000/30000=60000(元);第二年年末存货吸收固定制造费用4000180000/24000=30000(元), 年初存货释放固定制造费用60000元 , 二者的差额为-30000元。,练习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期初存货成本为12000元(期初存货量为1000件),本期销售量为4000件,期末存货量为2000件。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0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同上期一样,仍为10
15、元/件。,要求计算: 1)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2)本期生产量(没有在产品); 3)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4)当本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为21000元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练习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售价和成本费用资料如下:产品售价20元/件;产品耗用:直接材料5元/件,直接人工3元/件,变动制造费用2元/件,每期固定性制造费用5000元;产销量和存货资料如下表所示。第一期期初存货,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为10元/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为12元/件。,要求计算: 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各期利润表; 2)用利润差额简算法确定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利润。,
16、第五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 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 ,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 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 短期经营决策 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缺点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 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采用变动成本法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第一种观点采用“双轨制” 第二种观点采用“单轨制” 第三种观
17、点采用“结合制”,主张采用结合制,结合制,用变动成本法组织日常核算,对产品成 本、存货成本、贡献边际和税前利润,都按变 动成本计算,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 编制会计报表时,对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间成 本进行调整,计算符合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净利。,结合制,期末调整公式:,【例311】,本章重点问题,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的计算 导致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原因 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一般变化和特殊规律 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简算法公式及其应用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结合制下调整公式的应用,作业题与练习题,习题与案例中的相关问题,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