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一、存货的内容 (一)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 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 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二)特点 (三)确认:同“资产” (四)分类 1、存货按经济内容分类2、按持有目的分类(补充) 销售耗用,(四)存货的特征 1、存货必须是有形实物资产不是无形的。 2、存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和较大的流动性 经过一个正常的生产周期其价值可以收回。 3、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 4、存货具有实效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如果 积压,存在过时、失效、变质的可能性。 5、企业拥有所有权凡是盘存日期,法定所有 权属于企
2、业的一切物品,无论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 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是法定所有 权不属于企业的物品,即使尚未远离企业,也不应 作为企业的存货。,二、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主要以实际成本(历史成本)为基础:入库前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1、外购的存货:制造企业按买价加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2、自制的存货:按其实际加工成本入账。(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委托加工的存货:按照实际加工成本入账。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5、盘盈的
3、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第二节 存货购进,一、原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同前) 入库之前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1、买价:不含增值税。 2、相关税费:一般包括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 3、保险费。 4、其他费用:仓储费、包装费、运输费等。补充:增值税,二、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 1、账户设置借方 原材料 (库存) 贷方入库材料的成本 出库材料的成本 库存材料的成本 借方 在途物资 (在途) 贷方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 验收入库材料的材料的成本 成本已付款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采购成本,2、购入原材料的核算 (1)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4、税额)贷:银行存款 (2)单到、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货到、单未到(暂估入账) 月末: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款下月初:借:原材料 (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红字) (4)预付款购货(前已讲过),第三节 存货发出,一、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基本公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本期发出数量期末结存数量 1、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以耗(销)计存)定义:按存货品种逐一设置明细账,根据凭证逐笔或逐日登记收入、发出数量,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方法。发出存货数量:明细账中记录的贷方发生数量期末存货数量 期初存货数量本期
5、增加数量发出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 发出存货数量单价优缺点:适用范围:,2、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以存计耗(销)定义: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盘点,以确定存货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期末存货数量:盘点数发出存货数量 期初存货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数量单价发出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增加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优缺点:适用范围:,两种系统比较,共同点:都符合配比原则。 永续盘存制优点 (1)随时了解企业存货动态。 (2)可以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 (3)可以不盘点就编制利润表。,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基于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
6、,即先进 先出原则的一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期末结存的存货价格最接近于当期价格水平,而 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偏离了当期市价。导致成本降 低,利润虚增,违反了谨慎原则。优点:有利于掌握库存资金动态 ;分散了发料计价工作量,有利于均衡月内工作 。缺点:计价工作量大;影响当期成本与利润的真实性。 适用范围:通货膨胀时不适用此法 。因其可以虚增利润,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含义: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平时发料只登数量,不计价格,月末计算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作为月内发料计价依据。特点:将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平均化。优点:简化发料计价工作量。缺点:影响核算及时性,发料计价集中在月末进行 ;不利于
7、掌握库存金额的动态,对资金的调度有一定影响。适用范围:价格较平稳时 。,3、移动加权平均法:含义:移动加权平均法又称移动(增加)平均法。特点:不适用于实地盘存制 。优点: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计算工作量大。,4、个别计价法:含义: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发出一批存货,要根据该批存货购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计价依据。优点:能正确计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和耗用存货的实际成本。 缺点:分别记录各批单价和数量,工作量大。适用范围: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课堂练习题1,某公司2006
8、年6月存货收发存的情况如下:,要求:1、分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计算该公司6月末的存货成本及该月发出存货的成本。2、讨论:在物价上涨时期,报有不同目的时,你将选用哪一种方法,说明理由。,三、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谁领用计入谁的成本)1、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如属生产部门生产产品领用,则计入相应产品的成本;如属生产车间的一般领用,则计入“制造费用”;如属管理部门领用,则计入“管理费用”。例:本月领用材料一批,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1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5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00元,管理部门领用300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 000乙产品 500 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30
9、0 贷:原材料 2 000,2、领用材料用于增值税的非应税项目 (1)在建工程领用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发放职工福利等 3、销售原材料其它业务收入,课堂练习题2,企业 2006年5月末“原材料”账户余额为200 000元,材料单位成本为50元公斤,结存数量为4 000公斤。6月发生以下原材料购入和发出业务: l、4日,购入材料 6000公斤,单价 49元/公斤,增值税 4998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 3000元,按照单证金额,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全部款项,材料己入库。 2、6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9000公斤。 3、15日,购入材料3000公斤,单证
10、上标明单价50元/公斤,增值税255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1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己入库。 4、17日,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领用材料500公斤。 5、20日,购入材料 8000公斤,单证上标明单价 50元/公斤,增值税 68 0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全部款项,材料尚未收到。 6、25日,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600公斤;销售机构领用材料400公斤。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作出相关会计分录。(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第四节 存货清查,一、账户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核算1、账务处理程序: (1)批准前:发生盘盈、毁损时,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同时调整有关存货科目余额,以求账实相符。(
11、2)批准后:冲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同时反 映处理结果。2、账务处理原则:(1)盘盈时,冲销“管理费用” 。 (2)盘亏、毁损时,应区别处理:如属合理损耗(定额内损耗),计入“管理费用”。,如属超定额损耗,能确定过失人的,由过失人赔 偿,赔偿前,先计入“其他应收款”;不能确定过失 人的计入“管理费用”。如属非常损失,则扣除保险赔款和残值后计入 “营业外支出”。 例:某公司经财产清查,发现盘盈钢材1000公 斤,经查明是由于收发计量上的错误所造成的,按 每公斤2元入账。1、未批准以前 借:原材料 2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 000,2、批准以后,冲销管理费用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00
12、0 贷:管理费用 2 000 例:某企业发现亏损甲材料10公斤,单位实际成本100元,增值税170。经查明属超定额损耗,应由过失人赔偿。1、批准前,调整存货账的实存数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 000贷:原材料 1 000 2、批准后,计入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收款 1 17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注意:盘盈、盘亏的存货,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应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先按规定的要求处理,并在附注中加以说明。,第五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补充),一、首先判断是否有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然后再计提。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与可变现净
13、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成本存货的实际成本 2、可变现净值 预计售价 减: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 减:预计完工成本= 可变现净值,(1)商品估计售价的确定合同数量内 合同价 有合同超过合同数量 超出部分市场销售价格 无合同 市场销售价 例1,2007 年9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定了不可撤消合同,约定A在2008年1月8日按60元/台的价格向B公司销售X机器100台,销售费用1元/台. 2007年12月31日,A公司拥有X机器100台,成本50元/台. 2007年12月31日,X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55元/台,市场平均销售
14、费用为0.8元/台.,2007年12月31日X机器账面成本=50100=5000元 估计售价=60100=6000元 可变现净值=60001100=5900元 报表披露5000元 例2,假设例1中,2007年12月31日A公司拥有X机器140台,其余不变. 2007年12月31日X机器账面成本=50140=7000元 估计售价=60100+5540=6000+2200=8200元 可变现净值=(601001100)+ (55400.840) =5900+2168=元 报表披露7000元,(2)材料期末计量的特殊考虑 材 材料 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料 直接 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估计售
15、价材料出 账 出售 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面 价 材料 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 值 用于 产品发生减值:材料可变现净值计量. 的 生产 确 产品 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估计至完工 定 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 费用和相关税金,(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存货价值确定 1、单项比较法最稳健,一般采用 2、分类比较法 3、综合比较法 (三)核算备抵法 1、账户设置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 2、会计处理,例1: 成本(账) 可变现净值 表80万元 100万元 80万元 账表100万元 80万元 80万元 账表 当账表时,提取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2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