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篇:总 论 General introduction,1.方剂与治法 prescriptions and the therapeutic method,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孰悉八法的基本内容,a.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中医治病示意图,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例: 症状:患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 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辨证:外感风热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法 选方:银翘散加减 药物: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组成。,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归纳为:,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b.常用的治法,八法:程钟龄医学心悟汗、吐、下、和温、清、消、补,2.方
2、剂的分类 Calssify of prescriptions,了解历代有关方剂 及其主要代表著作,七 方,七方说始于内经,成于伤寒明理药方论(金人成无已所著)。具体内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十 剂,“十剂”说始于北宋徐之才药对。成于成无已伤寒明理药方论。“十剂”包括: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3.方剂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prescriptions,a.组方目的b.组成原则c.组成变化,a. 组方目的 Intention of composition,1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黄柏与知母;木香与延胡索 相须,相使 2随证加减,扩大治疗范围。四君子汤+陈
3、皮=异功散+半夏=六君子汤 3制约药物的烈性或毒性。槟榔配常山;生姜配半夏 相畏,相杀 !相恶,相反为配伍禁忌。,b.组成原则 Rule of composition,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 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君 药 Monarch,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部分。,臣 药 Minister,一、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 药 Assistant,一、佐助药 即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佐制药 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 三、反佐药 即根据病性需要,
4、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于的药物。,使 药 Guide,一、引经药 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二、调和药 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理解组方原则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caution,1君臣佐使药药味 2君臣佐使药的具备 3某些方剂的分析,C.组成变化 Modification of Composition,1药味增减变化 2药量增减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1药味增减变化,药味增减变化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佐使药的加减 因为佐使药的药力较小,不发生主要配伍变化,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功用的根本变化,只是主治的兼证. 二是臣药的加减 这种加减改变了君臣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麻黄汤与三拗汤、麻黄加术汤药味增减比较,2药量增减变化,药量的增减变化,是指方中药物不变,只增减药量,可以a.改变方剂的药力的大小或b.扩大其治疗范围,还可以c.改变方剂的主药和主治。,3剂型更换变化,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这种差加别只是药力大小和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如理中丸与人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