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拍马屁的由来从前,塞外有个财主,买到了一匹好马,心中非常高兴。于是就请自己三个女婿来喝酒。酒过三巡,财主从马厩里牵出宝马,让三个女婿作诗来赞美这匹骏马。三个女婿为了讨好老丈人的欢心,纷纷搜肠刮肚,寻觅佳句。不一会,大女婿走上前来朗声道:“水面置金针,丈人骑马到阴山。来去数百里,金针尚未沉。”财主听了连连称好。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的念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来去数千里,鹅毛未被燎。”财主听罢大喜。这时候轮到三女婿了,三女婿天资愚钝,急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双手在宝马的屁股上只拍,宝马被拍得不耐烦了,放了个屁。三女婿灵机一动:“马儿放个屁,丈人骑马去会稽,来去数万里,屁门还未闭。”
2、老财主听了哭笑不得。拍马屁”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 拍马屁” 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然而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 于是“拍马屁” 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有人编了本书,叫马屁大观。选注者从“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诸子、笔记小说等近百部古籍中选取关于“
3、 拍马屁 ”的材料数百则,集“ 拍马屁”之大成。“拍马屁”拍到什么地步呢?读来令人恶心。北齐时,成武帝的宠臣和士开得了伤寒,医生告诉他应服“黄龙汤”。此汤何物?大粪是也。和大人面露难色,当时正巧有一文人在场,便自告奋勇地说:“ 大人,此物甚易服,让在下先为您尝尝。”说完,一饮而尽。不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擅长“拍马屁”,老外也爱“拍马屁” 。英国有位叫施滕格尔的专家,就著书传授拍马秘诀:要隐约含蓄和恰到好处。真是经验之谈,因为中国早就有句俗语叫“马屁拍在马腿上”。讨好人不到位,反而没有落好。千万别以为只有小人物会“拍马屁”,施滕格尔说,当代政界领袖精通此道者亦大有其人。举的例子是英国首相布莱尔访
4、问华盛顿,初会布什,事后布莱尔说:“他确实令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还形容布什“ 很能干” 、 “很聪明”。有人说,中国人的“拍马屁”跟上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习语 apple-polish(擦苹果 )有异曲同工之妙。三百六十行,如今又添了一行。哪一行?拍马屁。据说在日本东京,有两个年轻人把为别人提供奉承服务变成了职业,说白了,不就是靠“拍马屁” 为生?而且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火,因为天下就有这样的人,他们说:“虽然听几句恭维话要交钱,但我仍然很高兴。”二、心理分析恰到好处“拍马屁”是种心理技术,也是心理需求。“拍马屁”一词本来是描述一个关于养马的规律。马在受到臀部的抚摸之后,就会放松下来,比较驯服。后
5、来用来指人际行为,则成了贬义的词汇了,指“迷惑;使胡涂;过度体贴;过分表面化的赞扬”。就有点类似于麻醉效果,起目的是使对方在迷糊之中忽视对事实的考究。人们对“拍马屁”的感情一直很微妙。这种特意的行为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策略,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的浓缩,极具普遍性!但过犹不及,任何马屁都要把握好“度”。如果是肤浅的、没有艺术含量的、表演痕迹过重的马屁,反而起到反效果。在职场的上班族,都会在人际关系上犯难,对待领导的态度,在分寸上很难把握。对领导敬而远之,会被人认为是菜鸟;和领导走得过近的话,可能被认为是“马屁精”。所以马屁微博教程通过一种非直接的方式,或戏谑或不着痕迹地与老板或上司建立了良性的沟通和接
6、触。客观而论,“拍马屁”有市场,是因为有需求。“拍马屁”其实是人际交往中有效的对话方式。“拍马屁”行为的受益者不仅有被拍的一方(心理满足感),也有拍的一方(情感投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寻求亲密感是人的本能心理需求,适当的赞美可使他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专家认为,恰到好处的“马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领导的尊重。对领导的赞美,其实是对他某些行为的一种鼓励。在职场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起到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管理上级。但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对人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拍马屁者的真正动机。心理专家分析,热衷于对老板拍马屁,其实是一种补偿行为。其大多是在婴幼儿和童年时期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
7、,缺乏安全感。小时侯缺乏的东西,成年后会去寻找补偿,有些人就会形成过度的替代性补偿。如果不能从父母、丈夫或妻子、好友那里得到补偿,就会转向其他途径。老板代表着权力,是早年父母权威的化身,讨好老板实际是在寻求早年父母之爱的补偿。这样做会让他们寻求被关注、被重视、被肯定的期望有了实现的机会,会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踏实。Psycofe 心理提示: “拍马屁”这件事听上去虽然不那么体面,实际上却是建立职场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之一。抛开对马屁的成见,无论是上司、平级还是下属,试着去赞美对方,你的职场人际关系或许就此会变得很轻松。从这个角度来讲,拍马屁实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激励技巧。三、拍马屁的误区1)拍马屁
8、不道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拍马屁和有效沟通混为一谈,造成职场人士普遍的沟通能力下降。如果有人与领导关系亲近,甚至前脚走进上司的办公室,后面就有一些同事挤眉弄眼,露出鄙视的神情。久而久之,似乎远离上司,孤立上司,就是自己“无欲则刚”的道德表现。由于每个人都担心遭遇道德质疑,结果上下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仅严重降低了沟通效率,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也逐渐形成了压抑、沉闷的腐朽氛围,企业内部难以创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文化,自然就很难团结一致,高效成长。我们不能够对拍马屁过于敏感,以至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将拍马屁当作是一种正常的交流沟通方式来对待
9、,摆脱那些陈腐过时的道德枷锁。现代职场很多事情确实很无奈,领导掌握着你的加薪、晋升、培训、重用等方面的诸多生杀大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大家都在职场打拼,都不容易,为了多加点薪水,晋升得快一点,你给自己的上司说几句好听的话,这有什么错?如果你是上司,你会希望你的下属整天对自己风言风语,让自己难堪吗?你会喜欢和重用那些在自己面前不理不睬、趾高气扬的下属吗?2)拍马屁是巴解领导我接到过这样一封邮件,大意是说:今年八月份,我们部门分来了一个新同事小赵,这个小赵年轻漂亮,嘴也太甜,年纪轻轻就知道巴结领导,部门的很多同事都说她简直就是个马屁精。你看,每天她一看见上司进
10、门,就大声问:“经理好!”不是擦桌子,就是拖地板。有时上司穿了件新衣服,她就赶忙恭维说:“您穿这件衣服真精神!”;上司刚刚变了一下发型,她马上又又惊又喜地夸奖说:“哎呀,这个发型把您趁得年轻了很多!”结果,她的这些话把我们部门年近五十的女上司哄得飘飘然。部门例会上,上司总是表扬她进步快,甚至还把明年到总公司培训的唯一名额给了她,这让我们很多老员工都很看不惯。宋老师您说,我应该怎样和这样的人相处呢?可以看出,这位朋友烦恼困惑的原因是由于对拍马屁天生的厌恶与误解造成的。领导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需要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在一个公司里,下属拍上司的马屁,也确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朋
11、友之间见面之后,互相夸奖对方的衣服、身体、年龄、发型、孩子一样,为了大家都有一个好心情,赞美一下对方有什么不好呢?再说了,拍马屁并不是下属对上司讨好的专利,在领导学里面,专门有一章领导技巧叫做“激励”,其实,恰当的激励下属,也正是高超的拍马智慧,就是上司拍下属的马屁。上司通过认可、表扬、赞美、小恩小惠等,拍拍下属的马屁股,让下属感到很舒服,这样,下属干活就会更卖力,跑得更快,干得更欢。由此看来,上下之间自然得体地拍来拍去,就“合拍”了,“合拍”关系自然就和谐了,和谐就会产生凝聚力和生产力。所以,无论是对于上司还是对于下属,拍马屁都是一种低成本的人际关系投资,是每一个职场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
12、场智慧。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批判它、讨厌它、鄙视它,而应该是怎样去学习它、实践它、提升它。3)马屁精都是没有能力的人此言差矣。真正的“马屁精”不叫“马屁精”,而是叫做“高情商”、“会办事”、“好人缘”。在中国,能力和本事的定义是不同的,能力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巧、技能,会做事;本事则是指一个人不仅会做事,还会做人的能力。 在美国职场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事实上,智商和情商都很重要。只不过,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情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一定程度上情商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高度。四、拍马屁的心理学基础拍马屁的人性与心理学基础很久以前,有
13、个善于拍马屁的人,上上下下,都被他拍得飘飘欲仙,忽忽悠悠。阎王爷得知后,为了反腐倡廉,整肃人间道德风气,命牛头马面将其捉来,准备割舌下狱。马屁精见到阎王爷之后,急忙磕头道:“请阎王爷息怒,在人间并非我愿意拍马屁,而是世人多爱听奉承之言,喜欢拍马之人。如果他们都能象您这样铁面无私、严肃公正,我自然就不会拍了。”阎王爷听后怒气全消,叹道:“人间世态炎凉,尔虞我诈,这种人等做出拍马的事来实属无奈之举,还是将他送回人间吧!”。从此,马屁精生生不息,世代相传。黑格尔有一句哲学名言,就是“存在即合理”。就是说,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存在基础。拍马屁尽管千百年来被人深恶痛绝和口诛笔伐,但仍
14、然绵延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其存在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和心理基础的。1)满足自尊需要拍马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应该是拍马屁的人性和心理学最坚实的理论基础。马斯洛认为,人类一般具有五种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从层级上看,“尊重的需要”属于人类第四层级的高级精神性需要,也就是人类在吃饱穿暖之后,开始追求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自己对自我的尊重即是自尊,自尊需要的满足是指由于实力、成就、优势、用途等自身内在因素而形成的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自信和独立。外界对自己尊重需要的满足又叫他尊,表现为地位、声
15、望、荣誉、威信、赞美等外界较高评价的获得。自尊是基础,他尊可以增强自尊,给人一种自信的力量。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公司的总经理每天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尊敬地向他打招呼,还夸赞说:“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看,就这么一尊重、一句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相许。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这位韩国经理养成的一种尊重别人的职业习惯,自然适当地尊重赞美下属,难道我们要说他在拍下属的马屁吗?就算拍马屁,这种马屁也应
16、该说拍得好,拍得到位。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做一切事情,反之,就是不情愿地在做事情。2)满足赞美需要拍马屁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人类将不能生长!”可见,赞美是基于人性基本需要的产物,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从这个意义上说,技巧高超的拍马就是赞美,而那些技巧拙劣的赞美则是令人讨厌的拍马屁。奥黛丽赫本,是优雅的同义语,是天使的化身,罗马假日是她的代表作。她为世界影坛创造了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并由此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爱戴。当她的女性崇拜者问她怎
17、样才能使自己更美丽时,赫本说:第一、拥有美丽的女人,要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第二、拥有美丽的女人,要有一双漂亮的双唇,要说好听的话。其实,赫本的话恰恰点出了现代人际关系的两大核心:发现别人的优点,马上赞美她(他)。“世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她不漂亮,我们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她既不漂亮也没气质,我们可以夸她很善良。但是如果我们碰上既不漂亮,也无气质,看上去也不善良的女人时怎么办呢?那你可以夸她“你看上去很健康!”。只要你想赞美她,总能找到赞美的理由!小 A 很会赞美别人,有一次她很认真地问一位同事:“你的双眼皮真漂亮,在哪儿做
18、的?”同事大吃一惊,但很兴奋地说“哪里,谁说我的双眼皮是做的,我是天生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小 A给了同事一个独到而绝妙的赞美:你真是天生丽质!同事听到小 A的赞美心花怒放,逢人便说,自然,对于小 A 需要帮忙的事,同事总是义不容辞、大包大揽。有人说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得到奖赏。赞美就是对别人付出的一种报偿,赞美对人类的行为是一种激励与鼓舞。3)给人面子需要拍马屁一家民营企业招聘进来不少新人,有一天,入职培训之前,老板亲自点名。在点到“黄华”时,下面没有人应答,老板又大声地说:“黄华来了没有?”这时,下面一个新员工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说:“老板,我不叫黄华,我叫黄烨。”老板在台上顿时无语,手足无措。马上,公司的文员小 B 站起来说:“老板,他是叫黄烨,我打字打错了,打成黄华了,是我的错啊,老板!”老板随口说:“就是嘛,华和烨还是有区别的么!”这位新人涉世不深,还不知道在公共场合给老板和别人留面子,而这位文员拍马的技巧可谓是炉火纯青。你给了别人面子,别人自然也会给你面子。适当拍一下马屁,让大家都有面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