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基层农村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强调今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人口比重占全国人口 50%以上的基层农村,可以说基层农村法律意识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法学专业毕业的新公务员,趁着过年回老家的契机,在村里开展基层农村法律意识的调研。一、调研发现的问题(1)不学法。村上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文化程度有限,学习法律难度较大。(2)不懂法。通过对村里数十户人家的调研,发现不少村民的法律意识还是极为淡薄的,不知道能够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不用法。其实经过近些年的普法宣传,大部分村民一般都还是能肯定法律的价值的。可是,还有许多村民对相当部分
2、的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受到伤害不懂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大部分选择私了,使得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二、意见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1)营造学习法律的舆论氛围。县政府有关部门和镇政府以及村委会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电影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方式加大对农村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偏多的特点,要研究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2)打造通俗易懂的普法材料。要知道基层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都偏低,政府那些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不适应他们,毕竟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编写出适合广大农村学习的材料。最好是法律条文结合本
3、县发生的实际案例、真人真事的案例,这样的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3)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同时,要针对农村现状建立一支既熟悉法律法规也熟悉农村、农民的普法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特别是在普法的过程中,普法队伍要及时给予村民法律援助,让村民得到法律实实在在地帮助,用实际成效带动村民学法懂法用法。(4)健全完善普法规章制度。政府在在制定、修改和完善农村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时,要组织村民学习相关联的法律,依法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干部群众在制定、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把握制定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和意义,从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