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8717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二送魏万之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卡片1作者名片李颀(?约753)与王维、高適、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2文题背景魏万,上元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像是情意

2、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

3、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颔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kn,yun,zhn,cu tu,薄霜,指秋意已深,即作客途中,捣衣之声,鸿雁不堪愁里听,御苑砧声向晚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