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8610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青海省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子不学,断机杼。,(前373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名彶)的再传弟子。但在孟轲本人的心目中,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均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意思是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性善学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仁政”思想:孟

2、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c、理想人格: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思想,孟子故里邹城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与孔子的故乡曲阜毗邻,很早就被人们合称为“邹鲁”。,学习重点,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3、归纳多义词“数”、“发”、 “直”、“兵”、“胜”的义项4、了解某些特殊句式句式。,听录音1、注音或写出汉字,(1)弃甲曳( )兵(2)涂( )有饿pio( )(3)鸡豚

3、( )狗彘( )之畜( )(4)数( )罟( )不入w(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 )之义,听录音1、注音或写出汉字,(1)弃甲曳( y )兵(2)涂( t )有饿pio(莩)(3)鸡豚( tn )狗彘( zh )之畜( x )(4)数( c )罟( g )不入w(洿) 池 (5)无( w )失其时 (6)谨庠( xing )序之教 (7)颁( bn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悌)之义,知识点归纳,通假字 异读字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通假字,(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

4、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无,通“毋”(2)颁,通“斑”(3)涂,通“途”莩,通“殍”,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古今异义,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走路,行,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同意,认可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连词,无罪古义: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罪过,异读字,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y,动词,穿)(wng,为王,称霸),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是使民养

5、生丧死无憾也(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动用,击鼓)(“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特殊句式,1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岁也。2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2)树之以桑(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重点习惯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不百步耳”3是亦走也4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有的有的”

6、“只罢了。”“这是呀。”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2、试疏通文意,划出难点,小组交流总结出2-3个重点问题,提出 “民不加多”的疑问,为什么?,移其民,移其粟,民不加多,民不加少,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投其所好,便于启发,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层层推进,王如知此,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王好战,请以战喻,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不入洿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

7、道之始也,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养民,教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谨庠序,申孝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正确,态度,尽心焉,移其民移其粟,而民不加多,?,提出问题,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邻国之君,喻,分析问题,行仁政,之果,之始,之成,则斯天下之民至焉,解决问题,数量不同实质相同,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表现的思想与主张,首先反对诸侯间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第二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

8、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丰衣足食。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雄辩艺术,1、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提出“仁政”的一系列措施:合理的发展生产;加强教化;关心老百姓疾苦,不推诿责任。2、当对方一个错误的论题出现,孟子往往从侧面进攻,并不急于反驳,而是以退为进,水到渠成,说服对方。3、长于设喻,贴切的比喻使其说理充满不可辩驳的力量。,一、结构严谨。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二、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三、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写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