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春秋时期(1)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2.战国时期(1)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君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2)诸国变法:各诸侯国纷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3.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角逐,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教材图解阅读教材第6页秦朝疆域图,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
2、史信息?提示:秦朝疆域辽阔,在全国许多地方设郡;秦在北方修筑长城,有效地保卫了中原地区,防止匈奴的南下侵扰。,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确立皇帝制度(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2)皇位继承制: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教材解读阅读教材第7页小字部分,嬴政最终选择“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有何特殊用意?提示:一方面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以及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将这一名号赋予神圣色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确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职权: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
3、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事务。(2)关系: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图说历史阳陵虎符为秦朝皇帝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思考:阳陵虎符的设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说明秦朝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代开始形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确立行政区划地方上实行郡县制(1)由来:起源于春秋后期;秦统一后,
4、秦始皇坚持在全国实行。(2)设置: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皇帝的命令可以直达百姓。(3)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自主思考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为什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提示:分封制下,诸侯有世袭统治权,在自己的封地内有极强的独立性;郡县制下,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在地方上无特权,缺少独立性。4.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朝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2)制定秦律: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并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实质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意义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
5、统王朝制度的基础。3.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史料导入史料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史记秦始皇本纪史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
6、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2)结合史料二,探究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提示:(1)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有明
7、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控制在皇帝一人手中。(1)中央决策方式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2)国家结构形式是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2016江苏南通一模)“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8、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对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员职责的叙述,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材料中关键信息为“守”“尉”“监”,结合材料上下文关系可判断是地方官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材料并不涉及贵族政治问题,故C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没有官员人数与效率的信息,无从判断机构臃肿,故排除D项。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秦朝废分封,置郡县史料导入史料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
9、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互动探究(1)结合史料,概括柳宗元的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秦朝政制的意义。提示:(1)观点: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2)意义: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
10、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引用相关材料,考查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分封制下“世卿世禄”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也是后世长期沿用该制度的根源所在。解题指导:材料前半句中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秦以前的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公元前221年,中国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政治局面。“亘古未有”主要是指()A.中国出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秦统一后的全部制度都是首创的C.地方上的政权开始听命
11、于中央D.中央机构的设置比前代更加完备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答案:A,2.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两侧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权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皇帝制度中皇权独尊的特点,并未涉及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等特点。答案:B3.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的困局,而采取的主要举措是()A.奖励
12、耕战,实现统一B.统一货币、度量衡C.制定各种礼乐制度D.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答案:D,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解析: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D,5.“千古一帝秦始皇”图中的秦始皇,踌躇满志。秦始皇即位后,率雄师横扫中原大地
13、,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在没有多少招架之力的情况下,就被永远地从地图上抹去了,它们留下的空间,变成一种颜色,写上了一个巨大的“秦”字。随后秦始皇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行之有效地治理了这样一个空前辽阔的国家。,探究:(1)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肯定了秦始皇的哪一项重大举措?(2)秦始皇是如何“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行之有效地治理”国家的?参考答案:(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的新纪元。(2)建立皇帝制度,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管理军事事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负责地方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