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83824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 哈尔滨工业大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电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二、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

2、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学科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本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3、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

4、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三、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2四、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科基础课围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信息理论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设置。主干课程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 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光学电磁理论、应用光学、物理光学 II、傅

5、里叶光学、激光原理;光电测试技术等。五、 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 164.0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6.5 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 63.5 学分,实践环节 34.0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3六、 学年教学进程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学 时 分 配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GC16000100 思 想

6、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础 2.0 34 30 4GC15000101 大学外语 1.5 40 32 8GC00000100 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 周 (10+10)GC03000120 大学计算机 II 2.0 42 30 12GC17000101 体育 1.0 30 30GN12000121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GN12000220 代数与几何 3.5 56 56 (4)GN07000130 大学化学 II 3.0 48 30 18SD21300100 光 电 信 息 ( 光 学 工 程 ) 专 业 导 论 1.0 18 18秋季小计 22.0 352+3

7、周 310+( 20) 18 12 12+( 10)GC160002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8 4GC15000102 大学外语 1.5 40 32 8GC17000102 体育 1.0 30 30GN12000122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GN11000121 大学物理 II 5.0 80 80 (5)SD08000130 工程制图基础 3.5 64 48 16 (48)SD03000510 C 语言程序设计 I 2.5 54 30 24春季小计 20.5 384 332 40 12+( 59)GH00000001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

8、H00000002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O00000001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SP00000100 大一年度项目 2.0 2 周SP00000200 暑期外语能力训练二选一2.0 2 周夏季小计 5.0 60+2周 604备注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学 时 分 配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GC160003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60 48 12GC15000103 大学外语 1.5 40 32 8GC17000103 体育 0.5 15 15

9、 (15)GN11000122 大学物理 II 4.0 64 64 (3)GN11000211 大学物理实验 I 1.5 33 3 30GN120003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44 44 (4)GN1200040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2 42 (4)GN12000500 数理方程 2.0 32 32 (4)SD06000130 电路 III 4.0 64 64SD06000220 电路实验 II 0.5 18 18秋季小计 23.0 412 344 48 20+(30)GC160004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40 8GC15000104 大学外语 1.5 4

10、0 32 8GC17000104 体育 0.5 15 15 (15)GN11000212 大学物理实验 I 1.0 27 27GN12000700 数学实验 1.5 40 16 24 (6)SD060005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II 3.5 56 56SD0600060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0 24 24SD05000220 信号与系统 II 3.0 50 42 8SD18000140 理论力学 IV 1.5 28 28SD18000320 材料力学 II 2.0 32 30 2SD21302300 光学电磁理论 2.0 34 24 10GH00000003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11、 20 20GH00000004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春季小计 22.5 434 323 61 34 16+(21)GO00000002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SP08001330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 2.0 2 周SP21309100 创新训练课 I 1.0 16 8 8SC21309100 专业前沿专题讲座 1.0 16 16夏季小计 5.0 52+2 周 44 8备注 创新类课程要求见“有关说明” 。6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学 时 分 配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SD06

12、00072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II 3.5 56 56SD06000800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0 24 24SD01000620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II 3.5 60 54 6SD21300300 傅里叶光学 2.5 40 40SD21300400 物 理 光 学 II 3.0 48 48SD05000310 数字信号处理 I 3.0 50 42 8SC21100500 激光原理 3.5 56 56SC21300500 薄膜光学(双语) 1.5 24 24GO00000003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秋季小计 22.5 378 340 30 8SD21300200 应用光学 2.5

13、 40 40SD21300600 光学设计(双语) 2.0 32 26 6SC21300400 光电信号探测(双语) 2.0 32 24 8SC21300700 光电测试技术 2.5 40 28 10 2SC21300800 光机系统设计 2.0 32 24 2 6SP08001400 工 程 训 练 (电 子 工 艺 实 习 ) 2.0 2 周GO00000004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春季小计 14.0 196+2 周 162 20 12 2SP21300900 光学系统 CAD 课程设计 1.0 1 周SP21301000 认识实习 1.0 1 周SP21301100 生产实习

14、3.0 3 周夏季小计 5.0 5 周7备注 创新类课程要求见“有关说明” 。8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学 时 分 配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方式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SP21301400 光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2.0 2 周SP21309200 创新训练课 II 选修 1.0 16 8 8专业选修课 5.0 78以下为专业选修课SE21301500 红外技术及系统(双语) 2.0 32 24 8SE21301600 光电图像处理(双语) 2.0 34 24 10SE21301700 光学遥感技术 1.5 24 24SE211018

15、00 光信息处理 2.0 30 30SE21301900 光学加工工艺 1.0 16 16SE21302000 光纤技术及应用 2.0 32 32SE21302100 发光与显示 1.5 24 24SE21302200 光谱成像技术 1.0 16 16跨专业选修课 1.5 24以下为跨专业选修课SE04002100 单片机控制 1.5 24 20 4SD04000130 自动控制原理 III 3.5 54 44 10SD03001030 微机原理与接口 III 3.0 48 36 12秋季小计 8.5 102+2 周SP21302300 毕业设计(论文) 15.0 15 周GQ00000100

16、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 次春季小计 16.0 15 周9备注10七、 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训练(周)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 周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 次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1.0 1 周专业综合设计 2.0 2 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 2.0 2 周工 程 训 练 (电 子 工 艺 实 习 ) 2.0 2 周认识实习 1.0 1 周生产实习 3.0 3 周毕业设计 15.0 15 周创新教育 2.0大一年度项目 2.0 2 周暑期外语能力训练二选一2.0 2 周合计 34.0 31 周八、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 程大 类 课程类别 学分 % 学

17、时 %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合计公共基础课 22.0 16.9 466 19.9 12 60+( 30)数 学 与 自 然 科 学 基 础 课 36.5 28.1 634 27.1 24 75 (42)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限 选 课 4.0 3.1 80 3.4通识教育类全校任选课 4.0 3.1 80 3.466.5学科基础课 45.5 35.0 792 33.9 64 82 (48)专业核心课 11.5 8.8 184 7.9 6 20 2专业教育类专业选修课 6.5 5.0 102 4.463.5合计 130.0 100 2338 100 106 177 6

18、2+( 120) 130.0九、 有关说明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 8 次,最后统一记录学分。2.夏季学期组织的讲座活动必须参加,最后统一记录 1.0 学分。3.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 2.0 学分,获取途径有:(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 0.511学分/项、中级 1.0 学分/项、高级 2.0 学分/项) 。(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 学分/次) 。(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

19、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 3.5 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 3.0 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 2.0 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 3.0 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 2.0 学分。(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 2.0 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 2.0 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 学分/8 次) 。*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