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基本掌握了在人民币背景下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而五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我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充分回顾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小数的意义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而教学抽象
2、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画起、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画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不过,通过教学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表述、理解、应用还是有困难。可能学生一下要理解抽象的东西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能有合适的学具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画一画就更好了。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10 份,100份的过程,来感受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样一步步的操作,学生的理解也要容易些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之教学反思在教学例题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3、。先在正方形中图出 0.6 和 0.06,明确 0.1和 0.01 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再通过观察比较得知计数单位间的大小关系,进率以及各个计数单位所处的位置。教学例 4 主要是让学生读题,写小数,再引导学生分析此数的组成。后面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有能力去填写数位顺序表。但不足的是若是在教学中能给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取名字,给枯燥的规定性知识以尽可能多的意义,这样会使学生更牢固的记忆,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个想象、创新、主动探索的机会。我刻意地从整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引出本堂课的核心内容;新旧知识之间的多次比较,如进率的沟通1 个百里有( 10)个十。一直说到一个 0.001 里面有(10)个 0.0
4、001,原来我们学习过的计数单位 1最小了,现在我们知道把 1 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可以得到比 1 更小的计数单位。新授结束,也正好把黑板上的空白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一切的做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系统化的原则。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首先,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提出0.3=0.30 的猜想,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去验证猜想。学生从表示的具体钱数;借助方格图,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和阴影部分大小;利用数位顺序表等多个角度去验证猜想,总结出小数的性
5、质,然后再把性质运用到生活之中。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一开始,通过让学生对整数进行比较,回想整数比较的方法: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
6、个数就大;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通过整数的比较法则,鼓励学生将其类推到小数的比较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路回归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比较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体会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掌握比较的有序性、相对性和传递性,从而培养辩证思维。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后反思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
7、亿”作单位的小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所以说学生对数的改写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由于学生对大数目的读写知识间隔时间比较长了,所以一下出现几个比较大的数目学生在读写时确实有难度,因此也就自然产生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字代替的想法。所以说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一步步深入,以前的知识也一点点被唤醒,所以很多的学生直接就说出在大数目上直接找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了。我在教学中着重强调了单位的问题,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就发现学生改写后漏写“万”或“亿”字的情况,所以在新课的时候我特地安排了一道这样的错题让学生分析说明,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
8、。从后面的练习情况看确实好一些。用万、亿作单位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整堂课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我将用万作单位求大数的近似数作为复习题。目的是巩固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为接下来的新授打下铺垫。这一堂课,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我觉得每个环节衔接得都比较紧密,可是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却不高,学生的练习量不够,没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并有时间及时讲评,导致作业质量不高,有的学生对用“五入”法进位存在模糊的认识,不管满不满 10,始终去进行连续进位,,我想主要原因是我课堂上预设得不够充分,对学生易错的方面没有重点进行比较、辨析的专项训练。单元教学反思我们五 3 班的学生在学习上属于慢热型,平时的数学课上,思维广度和深度均体现不够,对于每天所学的新知识似乎总有部分同学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但是经过后期的反复练习之后,情况会有明显好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新课的起点尽量放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起跑线上。新知识的教学竭力做到概念清晰,认知到位。练习设计充分考虑层次性,对比性,使学生层层剥茧,掌握核心内容。对练习讲评课要特别重视,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易错题的成因,对典型问题组织集体讲评,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不留任何一个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