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传声器的声压力转换特性,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一、传声器的 激励方式,1、压强式F=S(P0+)-SP0=S,压强与压差式激振方式,压差式激振的指向性,3、复合式(压差相移式)=1- 2=2 1sink(da+di)/2,复合式传声器激振方式,指向性的演变,4、近区效应,5、传声器的指向性与频响特性,第七节 传声器的选择与使用,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一、传声器的 技术特性,(一)灵敏度,(二)频率响应灵敏度的频率特性,(三)指向性灵敏度随入射声波方向改变的特性,(四)输出阻抗高阻抗和低阻抗,(五)等效噪声级传声器输出端噪声电压,(六)非线性失真通常限制在0.5%以内,(七)瞬态特性传声器震
2、动系统随声压变化性能,二、传声器的 选用原则,(一)根据级别,1、普通级,2、准专业级,3、专业级,(二)根据环境,1、室内,2、室外,三、传声器的 抗干扰问题,(一)抗电磁干扰,1、屏蔽,2、低阻抗传输,3、平衡传输方式,(1)平衡传输抑制干扰原理,(2)平衡传输用接插件,不平衡传输,平衡传输,平衡传输抑制干扰原理,三、传声器的 抗干扰问题,(一)抗电磁干扰,1、屏蔽,2、低阻抗传输,3、平衡传输方式,(1)平衡传输抑制干扰原理,(2)平衡传输用接插件,平衡传输用接插件,3,2,1,(二)抗声干扰,1、反射声干涉,(1)反射声的影响,(2)压力区传声器,2、多路拾声干涉,(1)两路拾声干涉,反射声的影响,(二)抗声干扰,1、反射声干涉,(1)反射声的影响,(2)压力区传声器,2、多路拾声干涉,(1)两路拾声干涉,压力区传声器,(二)抗声干扰,1、反射声干涉,(1)反射声的影响,(2)压力区传声器,2、多路拾声干涉,(1)两路拾声干涉,两路拾声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