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只是工具,决定成败的除了“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作风”、“正确的思维”、“严谨的学风”和“活跃的创新意识”,要处理好“职业”与“事业”、“大局”与“细节”、“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我认为优秀的科技人员应具备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这也是我多年以来的工作体会,供大家分享并指正。一是强烈的事业心。处理好“职业”与“事业”的关系,职业是为谋生和养家糊口,而事业则是个人价值在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每当想到我国最新一代的装备上有自己和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就会感到无上的自豪和强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服务于
2、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会坚定从事本专业研究的信念,把职业当事业干,就不会计较付出,就会达到忘我的境界。二是过硬的作风。心理和身体耐受力强,经得住挫折和折腾。科研工作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又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军工科研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装备研制进度上的“后墙不倒”和质量与可靠性的“万无一失”。好多年前我就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白出的力,没有白流的汗,终归是要得到回报的”,从事军工科研要有更过硬的作风和过硬的本事。三是浓厚的专业兴趣。要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对从事的专业产生兴趣,“有兴趣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工作累也不累、苦也不苦、难也不难”。四是团结协作精神。团
3、队内人人有大局观,才有凝聚力,要形成一种“和谐、创新、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国内外同行和上下游关系,既要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勇于牵头、敢于担当的魄力和能力,更要有化竞争、内耗为协同、共赢的大的格局,还要有在弱小时甘当配角、协作辅助、通过合作而“借船出海”的胸怀和谋略。在当前军民深度融合的形势下,应注意与军民口单位、高校、中科院研究院所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建立国家水平的联合创新团队。五是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要不断提高个人胜任岗位的能力和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六是正确的科研思维方法。要有善于化归、总结、提升和凝练关键、核心的能力;处理好“大局”与“细节”、“活跃”与“严谨”的关系。研究方向和总体方案
4、的把握上要有大局观;对于影响成败的细节要有敏感性,创新思维要活跃,方案设计要严谨,试验数据要充分;不能钻死牛角,站的高一点和全方位思考,时常会更有利于具体技术攻关。七是善于学习的能力。要熟知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对新的发展态势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要有高度敏感性;对于文献,要有快速通晓、梳理、分析、归纳和“去伪存真”的能力。通过学习逐步形成一定的“三维”立体知识结构自己从事技术方向的知识深度、相关领域(边缘领域)的知识广度、新技术发展方向把握的知识高度;在学习中经常自省,实事求是,“坚持”与“否定”自己并存。八是利用现代科研手段的能力。如学习利用和借助现代计算、仿真、模拟的方法和先进的
5、试验与表征手段取代传统的“画加打”科研方式。九是文字表达能力。编写技术报告要有让评阅人和决策者在极短时间内明白其重要性的能力,力争“开门见山、立意明确,抓住脉搏、引人入胜,突出亮点、吸引眼球,条目清晰、避免赘述”。高度凝练比长篇详述更重要,深奥的技术道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写文章最好能达到“领导看了很重要,外行看了很明白,内行看了有深度,用户看了要选用”(一位技术领导语录)的境界。十是沟通协调能力。针对各方关系,要有说服对方理解、贯彻自己意图的能力。十一是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和为用户服务的意识。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包括潜在需求)就是技术创新的方向,并适时引领市场需求。十二是掌握并执行科研管理程
6、序的能力。要熟知、掌握和严格执行上级与单位相关的科研管理程序,如立项程序、科研程序、质量程序、验收与鉴定程序、保密规定、经费管理规定等等。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在管理程序的“规范”下进行技术“创新”。在探索研究阶段要奇思妙想,在技术攻关阶段要大胆创新;而在定型阶段要技术状态固化,要技术“规范”而不能再随意技术“创新”,在该阶段“更好是好的敌人”。在当今喧嚣、纷扰的社会背景下,作为科技人员,要力戒“三 zao”浮躁(不求甚解)、急躁(超越客观规律)、粗糙(质量低下),追求“三jing”静心(深入细致)、净心(用心专一)、精品(追求完美)。所谓“精”,对个人来讲要“术精”,即要有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在专业的某一方面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要“不可替代”和“难以超越”,甚至追求国际引领。北理工两院院士王越老师提出科技人员业务工作方法,与大家共勉:对己实广积、精专用、重基础、常化归,广参考、重自主、深分析、妙变幻;对旁重本职、顾大局、诚合作、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