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机械运动练习题精选1、选择题1、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58cm、18.59cm、18.60cm、18.58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A. 18.58cm B. 18.59cm C. 18.588cm D. 18.5875cm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通过的路程 s 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所用的时间 t 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运动的 v 由 s/t 决定,但与 s、t 的大小无关3、 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出现的错误
2、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C. 只要选择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 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4、 对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身高约为 160 dmB. 100 m 短跑成绩约为 6s C. 步行速度约为 1 m/sD. 脉搏正常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1s5、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C. 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可能不同 D. 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6、一个物体
3、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4 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6 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5 m/s B. 10 m/s C. 4. 8 m/s D. 无法计算7、一列火车以 8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 2 m/s 的速度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 48 m,需要的时间为 ( )A. 4.8s B. 6s C. 8s D. 24s8、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 )A. 甲飞机 B. 乙飞机 C. 丙飞机 D
4、. 都无法确定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v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两物体在 0 一 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 乙B. 两物体在 15 一 2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 乙C. 两物体在 20 s 末相遇,且 0 一 15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两物体在 20 s 末相遇,且 0 一 20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0、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 5m 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A. 小明先到终点 B. 小华先到终点C
5、.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 105 km 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 50 min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 2h 抢通道路,继续前进 40 min 到达指定地点则其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 126 km/h B. 70 km/h C. 52.5 km/h D. 30 12、 我国已成功实现多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 飞船的座舱 B. 天空中的云朵C. 地面上的发射架 D. 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13、小红在跑百米时前 用时
6、 ,后 用时 ,50m6s507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前 的平均速度是 7.14/B. 小明后 的平均速度是5083sC. 小红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9m/D. 小红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74s14、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乘客,看到一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时,且感到乙列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甲车 B. 乙车 C. 地面 D. 路旁大楼1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
7、明跑得快 D. 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16、列车以 4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它完全通过长 1600 m 铁路桥,共花时 50 s,则该列车完全在铁路桥上通行的时间为多少? ( )A. 20s B. 30s C. 40 s D. 60s二、填空题1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 170_ ,温水的温度为50_。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36km/h,达到后马上返回,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54km/h,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3.(1)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即将动工,其列车设计时速为 450km/h,合 _m/s;(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直径为 33nm 的碳纳米管, 33nm 合
8、 _m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填“甲” “乙”或“丙”);经过 5s,乙、丙小车相距_m.6.2013 年 2 月,江苏省推行 “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 ,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 A、B 相距 30km,该路段最高限速 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
9、为 小时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 110km/h 和 100km/h,该车 (“会” 、 “不会”)被判为超速7.停表的读数是 _8.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 “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为参照物 .(填“榆堤”或“船”)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a 所示,在 t0 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b 所示。在 t0 时刻,甲通过的路程_(
10、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 ”)乙通过的路程。三、探究实验题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 分:秒”.(1)请根据图示填写 s1=_,t2=_.(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 1 v3=s3/t3; 方法 2 v3=s1/t1+s2/t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方法 1”或“方法 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m/ 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
11、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 (写出一种即可).四、计算题1.南通开往南京的 D5538 次动车途经泰州,下表列出了该次动车从泰州到南京的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多少km_?(2)求列车由泰州开往南京的平均速度_。(3)假如列车用(2)中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三桥,已知南京长江三桥全长 4744m,列车全长 244m,求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_?2.一列长为 140m 的列车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 42s,求:(1 )在列车内,一位旅客相对列车厢以 0.5m/s 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一共需多少时间?(2 )隧道的长为多少米?泰州 江都 扬州 南京到达时间 18:40 19:00 19:20 20:10发车时间 18:42 19:02 19:22里程/km 118 183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