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句如此设置 使用这样处理,“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是“语言”考查的半壁江山,也是大多数省(市)语言板块考试的必选。三轮冲刺要理清考试和应试的思维,在积累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做题的能力,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语言的应用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具体使用词或句子,判断使用中的正误、优劣等。无论是考查还是应试,“语境”都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具体来说,考查“字”是以“词”为语境的:字的读音和字形都是在“词”中来辨别的;考查“词”是以“句子”为语境的:词的用法只有在具体的句子中才能体现正误,单独看某个词是无所谓正误优劣的;,1.不考语音面貌,不考拼写规则,只是考某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组成;2.不考该字的
2、抽象字典读音,而是具体的“词音”在语境中考查,考的是在“词语”中的真实读音;,考情分析,【2014年浙江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拾 哄(hng)笑 擎(qn)天柱 钻(zun)木取火 B.屏(bng)息 包扎(zh) 夹(ji)克衫 言之凿凿(zo)C.孱(cn)弱 牌坊(fng) 干(gn)细胞 铩(sh)羽而归D. 吟哦() 皲(jn)裂 胳(g)肢窝 蜚(fi)声中外,D,【2014年安徽卷】1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蓓蕾/烘焙 拾级/拾麦穗 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 禅趣/口头禅 卷帙浩繁/秩
3、序井然C.毗邻/聆听 包扎/扎辫子 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 开拓/拓荒者 物产丰饶/百折不挠,B,【2014年湖南卷】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 )、深( )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 )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 )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萃孚fu 佳 恪g B.粹 负f 佳 恪kC.粹负f 嘉 恪g D.萃 孚f 嘉 恪k,语境三,D,规范指字
4、形正确,符合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标准。排除繁体字、非法简化字、自造字、错别字等。,考情分析,【2014年湖北卷】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切蹉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语境一,B,【2014年浙江卷】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5、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B,1.“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等几类词语。2. 考纲说明中说:“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更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景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加以比较,才能找出最贴切的。”这里所说的“上下文”在高考词语运用题中实质是用一个词与所在的特定的短语、句子及上下文;“情境”则是用一个词语的特定的题旨、对象、环境等语言条件。“考纲”说明接着说:“这里面不仅有是否准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恰当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高考看,使用词语要做到贴
6、切、准确、恰当,既有语法因素,又有逻辑因素,更有修辞因素。,考情分析,【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语境一,C,【2014年浙江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
7、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语境二,A,【2014年北京卷】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
8、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语境三,A,1.选择题,给出正误掺杂的四个句子,辨析正误;2.只要看出毛病即可,不需要具体指出什么毛病;3.内容往往和社会现实关系紧密,题干内容常常是社会生活某个方面内容的反映;,考情分析,【2014年新课标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语境一,D,【2014年湖南卷】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
9、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 )、深( )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语境二,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C,语感,析出主干成分,看其是否存在搭配的问题、残缺或赘余的问题,注意一些规律、技巧,先做语法方面的分析,再做逻辑层面的分析,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存在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例句】
10、(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存在语序不当【例句】(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应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存在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例句】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表意不明, 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 (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
11、,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4.出现了介词,可能存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例句】 (1)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 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5.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存在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例句】 (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6.出现了代词,可能存在语意不明、重复【例句】 (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12、 (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存在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例句】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 (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 后加“的目的”),8.出现了并列谓语,可能存在搭配不当、偷换主语【例句】 (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9.出现了疑问词、否定词
13、,可能存在不对应【例句】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存在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例句】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2)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应为“由决定的”),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容易产生重复【例句】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
14、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堪”即“可以”,“可以”与它重复) (2)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12.“的”字结构的短语,容易导致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例句】 (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
15、的”字 ),13.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导致前后不对应、不合逻辑【例句】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14.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导致不合逻辑(表意相反)【例句】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15.出现了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导致语意不明(歧义) 【例句】(1)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是“新同学”还是“新生命”,意思不
16、明)(2)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 (3)独联体国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届世界杯足球赛。(是“看不到”还是“瞧不起”,意思不明),16.出现了介词引导的分句,可能导致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例句】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2)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边,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科学技术搞上去。(语序不当,应为“用科学技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