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田里好风光 语言运用百花香,内容提要,“语言文字应用”板块被称为“语言的试验田”:多个考点可以自由选择,考什么常常充满悬念;试题形式总是始料不及地出新,怎么考往往难以捉摸。这个板块的地方性又特别强,单独命题的试卷各有倾向侧重,形成自己的命题思路,掌握这些特点和思路是针对性备考的重要前提。每份试卷上的题目基本都是“常规题型”和“创新题型”并生共存,相辅相成。备考时既要掌握常规题型,又要了解创新题型,还要预测未知题型。,各地试卷考情及倾向,严格按照考试说明选定考点,考试涉及语言单位主要是“词语”“句子”“句群”,能力倾向于“词语的应用”“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注重非连续性文本向连续性文本
2、的转化(看图等),内容体现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思考并汲取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发挥文学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作文命题要处理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要有利于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注意防止套作、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命题原则,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
3、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调整重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
4、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稔(rn)冬祥 意蕴B.楹(yng)联 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i) 撰写D.镌(jn)刻 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D,C,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题写 内涵 吟咏B.题签 内涵 涵泳C.题写 蕴涵 涵泳D.题签 蕴涵 吟咏
5、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D,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C,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题。 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
6、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A.(甲)B.(乙) C.(丙)D.(丁) 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C,D,倾 向,重视语言表达板块,分值高达24分,基础知识的应用选取常规考点和形式,形式会略有变化,注重情境用语的考查,形式不拘一格,青睐看图、读文再语言表达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重视将语言表
7、达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活生生的现实材料面前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将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语言表达分开来考查,基础知识部分比较稳定,采用选择题,只在形式上略作调整变化,主观表达部分一贯重视“图文转换”,变化体现:在“图”与“表”之间选择取舍,注重理解能力和表达的逻辑性,语言表达内容联系生活紧密,体现实际应用能力,题量大(7道),分值高(24分),词语的使用兼顾实词、虚词和成语,字音的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字形坚持在句子中实际运用的考查,多选用寓言作为语言表达的材料依据,表达应用主观题考点选择活动空间较大,每年出新变化,坚持特色考点:仿写,总体稳定,各省(市)会坚持自己的考查特色,微调内容和形式参看 近年微调的具体情况;北京卷变化的可能性很大,可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总结摸索;江苏卷的变化可能性极大,江苏考生务必做好充分准备;各地多重视文化传统的考查,如对联、书信、请柬等文体,务必引起 重视;表达得体是另一备考的重点,务必重视并系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