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27762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 0.1sTg 之间时,谱曲线为( A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 法) 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 法 ) C.杜哈米积分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 T1 很长(T

2、14s)的高层建筑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 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6、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 B ) 。A、扭转效应 B、鞭梢效应 C、共振 D、主体结构破坏7、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 C ) 。A、10% B、2%3% C、63.2% D、50%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A柱宽的 1/4 B柱宽的

3、 1/8 C梁宽的 1/4 D梁宽的 1/89、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 ,要求结构具有 ( C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 T1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 D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4、C. 第二层 D. 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4、场地特征周期 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D )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

5、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B )A.加速度峰值 B.地震烈度 C.频谱特性 D.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 B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

6、产生的震害大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 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

7、能出现液化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 8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 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A大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 D扭转破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

8、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 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 A )AV P VS VL BV S VP VL CV L VP VS DV P VL VS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B.单层框架结构 C.单层厂房结构 D.多层剪力墙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 ( B )A.抗剪承载力 Vu 大于抗弯承载力 Mu 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 D )A.结构总体延性 B.结构楼层的延性 C.构件的延性 D.关键杆件的延

9、性30、强柱弱梁是指: ( B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31、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 ( B )。A、地表破坏 B、人员伤亡 C、次生灾害 D、建筑物的破坏 32、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 4 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 B ) 。A、以剪切变形为主 B、以弯曲变形为主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 D、视具体内力值而定二、填空题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波和 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

10、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 F n,其目的是考虑 高阶振型 的影响。4、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 9 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6、地震系数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k 地

11、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SRSS)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11、地震动三要素

12、是指地震动峰值、频谱、持续时间。12、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是 三 水准、 两 阶段设计法。13、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两大步骤。14、设防烈度为 8 度和 9 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 9 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竖向 地震作用。1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构造柱 与 圈梁 的设置。16、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通过内力组合得到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17、完整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与要求,分别是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18、在框架剪

13、力墙的内力计算时,总抗震墙和总框架之间用 连梁 连接。三、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

14、力 ,其中 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Eaff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8、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其中 f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N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VENff10、剪压比:剪压比为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

15、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c0/bh剪应力的大小。二、 简答题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

16、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2、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答:小震指该地区 50 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63.2%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 50 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10%的地震烈,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2%3% 左右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3、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

17、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4、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其适用条件:(1) 高度不超过 40 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

18、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 除上述结构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5、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6、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

19、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 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7、框架梁抗震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答:强柱弱梁,梁端先于柱出现塑性铰,同时塑性铰区段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剪弱弯,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强节点、强锚固,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8、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

20、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9、简述提高框架梁延性的主要措施?答:(1) “强剪弱弯” ,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以保证框架梁先发生延性的弯曲破坏,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2)梁端塑性铰的形成及其转动能力是保证结构延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限制梁端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另一方面应配置适当的受压钢筋;(3)为增加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必须在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设置加密封闭式箍筋,同时为防止纵筋过早压屈,对箍筋间距也应加以限制;(4)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避免脆性破坏。10、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答:设置钢

21、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对砌体有约束作用, 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设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11、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答:饱和的粉土和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小,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影响因素:

22、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土的组成:级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粉土中粘粒含量超过一定限值时,不易液化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易液化土层的埋深: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化12、什么叫轴压比?为什么要限制柱的轴压比?答:轴压比: 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和 。cAfNn轴压比大小是影响柱破坏形态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加而减小,为保证延性框架结构的实现,应限制柱的轴压比。13、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

23、距? 答:(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12. 在什么情况下结构会产生扭转振动?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扭转振动?答:体型复杂的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主要原因是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措施:建筑平面布置应简单规整;质量中心和刚度中

24、心应尽量一致对复杂体型的建筑物应予以处理 14、什么是剪压比,为什么要限制剪压比?答:剪压比是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限制梁端截面的剪压比。15、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答: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

25、现象划分的。16、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框架梁柱端进行箍筋加密?答: 梁柱端箍筋加密: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柱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 提高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同时避免纵筋的受压屈曲17、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答:(1)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18、钢筋

26、混凝土框架房屋因建筑、结构布置不当产生的震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1)建筑平面形状复杂,由于扭转效应、应力集中震害加重(2)房屋立面凹进凸出,可导致建筑物竖向质量和刚度突变,使结构某些部位的地震反应过于剧烈,加重震害(3)房屋高宽比较大,底层框架柱可能因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巨大压力或拉力而发生剪压或受拉破坏(4)防震缝设置不当,若防震缝宽度不够,相邻建筑物易发生碰撞而造成破坏(5)结构物在平面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如抗侧力构件分布不恰当) ,使房屋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引起扭转作用和局部应力集中,加重震害(6)结构物沿竖向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中往往会形成薄弱层,产

27、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造成破坏19、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答: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计算建筑高度不超过 40m,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结构的地震反应。20、砌体结构中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怎么确定的?答:楼、屋盖自重,活荷载组合值(活荷载的一半)及上、下各半层的墙体、构造柱质量之和。21、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22、简述

28、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23、在多层砌体房屋中,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如何在各道墙之间分配?答: 刚性楼盖:按照各抗震横墙的侧移刚度比例分配给各墙体。柔性楼盖:按各横墙的所承担的上部重力荷载比例给各墙体。中等刚度楼盖:采用刚性楼盖和柔性楼盖分配方法的平均值计算地震剪力。24、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答:(1) 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 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3) 柱、

29、梁和节点的震害;(4) 填充墙的震害;(5) 抗震墙的震害。三、计算题1. 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每层层高皆为 4.0m,框架kN1201G的自振周期 ;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 ;类场地,7 度第二组s028.1T m/kN863021D( ,结构的阻尼比为 ,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 s,4.maxg 05.是否满足要求( ) 。45/e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03.8.02.19.max9.01 TgkN267)(53.eqEk GF(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sTsTg56.04.14.08.192

30、.128nkN.3.79.EkF)(n1HGnjjk37.20)9.1(32.678204nEk12)(FFnjj kN95.462.)09.1(32.678204(3)求层间剪力 k.5.4.1FVkN952(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 m8.70.863/.71 (满足) 4/12.5./95.(满足) /412.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 ,每层层高皆为kN1021Gk6035.0m,层间侧移刚度均为 40MN/m,框架的基本自振周期 ;类场地,8 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s63.01T0.30g,结构的阻尼比为 ,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

31、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规范要05.求( ) 。450/1e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12.04.632.09.0max9.01 TgkN6.9)1(85.eqEk GF(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ssg4.63.0112.076320781 nk92.Ek)(n1FHGnjjkN37.49)12.0(6.9156050 )(nEk122Fnjj k75.98)12.0(6.9156050 nnEk133 )(FHGFnjj kN49.126.387.62.3)1.0(6.29156050 (3)求层间剪力kN.4.7.83.49321 FV2kN.3(4)验算弹性位移 0.9

32、5063.16931 HKe满足规范要求3根据下表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土层的剪切波速土层厚度 2.2 5.8 8.2 4.5 4.3)/(smv180 200 260 420 530解:(1)确定覆盖层厚度因为地表下 vs500m/s 土层上表面距地表的距离为2.2+5.8+8.2+4.5=20.7m20m,故 d0=20m(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smvse /47.208.3260.5184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下图体系在多遇地震下的各层地震剪力。已知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2g,类场地一区,m 1=116.62t, m2=110.85t, m3=59.45t, T1=0.

33、716s,n=0.0673,=0.05. maxmax245.0 max)(Tag max21 )5(2.0 Ta gaT(s)00.1Tg 5Tg 6.0当 =0.05 时,2=1.0 1=0.02 =0.9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烈度地震影响6 度 7 度 8 度 9 度多遇地震 0.04 0.08 0.16 0.32罕遇地震 0.5 0.90 1.4特征周期(s)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分区 一区 0.25 0.35 0.45 0.65二区 0.30 0.40 0.55 0.75三区 0.35 0.45 0.65 0.90解:查附表的 Tg=0.45s,max=0.16因 TgT15Tg 得: 105.6.)71.045(6.)(9.9.01 Tg结构的底部剪力为: kNGeqFEK .2.8).85.62.(85.01 kNn 9173作用在结构 49.31208.903148.9)560.(4. jH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kNFnGFEKj 722)73.1(03.85621)(11 HEj 86.1095.)06.(.4)(22 kNFnGFEKj 4.7.2)73.1(03.8579)1(33 各楼层的地震剪力为: kNVn95.2321F12kn7.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