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2014年12月i前言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服务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紧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以及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发展战略,对人工影 响天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1 年、 2012 年和 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等要求
2、。 2012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2 44 号,以下简称 44 号文件) ,要求加强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统筹规划,加强能力建设。 2013 年 12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 听取中国气象局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除做好人工影响天气队伍能力建设外,要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举办重大公共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要搞好人工增雨,为农业抗旱夺丰收提供支撑。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更加凸显,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
3、,农业、生态、环境、交通等行业对干旱、冰雹、雾霾、高温热浪等灾害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为贯彻落ii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实现 44 号文件提出的发展目标,适应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在认真总结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 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国家相关部门、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和有关专家的意见。规
4、划在内容上体现了新时期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特点:一是确定了发展布局,包括区域布局、重点保障区布局、飞机和地面作业布局、试验示范基地布局;二是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区域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体制和指挥调度机制;三是明确了能力建设任务,重点加强飞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规划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 、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 和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 年) 等发展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是指导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建设和地方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目 录 一、规划背景 1 (一)人工影
5、响天气发展现状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三)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二、目标和原则. 10 (一)指导思想 . 10 (二)发展目标 . 10 (三)基本原则 . 11 三、总体布局. 12 (一)区域布局 . 12 (二)重点保障区布局 . 23 (三)作业布局 . 26 (四)试验示范基地布局 . 39 四、提升业务能力主要任务. 42 (一)加强飞机作业能力建设 . 42 (二)加强作业飞机驻地专业保障设施和保障基地建设 . 45 (三)提高地面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 46 (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 47 (五)提高决策指挥能力 . 50 I五、完善体制机
6、制. 51 (一)建立完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 . 51 (二)建立完善业务运行机制 . 53 (三)建立完善业务技术流程 . 56 六、环境影响评价. 58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 58 (二)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59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 60 七、实施安排. 62 (一)项目分类 . 62 (二)项目实施 . 63 (三)效益分析 . 66 八、保障措施. 68 (一)加强组织领导 . 68 (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 68 (三)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 68 (四)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 69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9 (六)完善投入机制 .
7、 70附图 . 71II图 1我国主要降水天气系统 72 图 2全国降水量分布图(1981-2010 年) 73 图 3全国干旱分布图 74 图 4全国年均冰雹日数分布图(1961-2010 年) 75 图 5全国粮食生产区分布图 76 图 6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77 图 7全国年均雾日分布图 78 图 8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示意图 79 图 9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0 图 10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1 图 11华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2 图 12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3 图 13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 84 图 14东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85 图 15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工作体系框图. 86 III一、规划背景 (一)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现状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 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公益事业,其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技术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作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 ,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强防灾减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气象局于 2008
9、年发布了第一个全国性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发展。 2009 年,人工增雨防雹工程纳入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2011 年,云水资源利用工作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22 个省(区、市)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12 年,我国第一个区域级示范工程 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前期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
10、政策法规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增加至 20 个,建立1了中国气象局、国务院办公厅、总参谋部共同召集和多部门联动机制。 2012 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工作,成立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气象局联合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 4 省(区)人民政府出台了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管理试行办法,初步建立国家- 区域- 省之间上下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国家级专项规划和投入的大力引导下,逐步形成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区域及豫鲁皖苏鄂和赣粤闽等跨省(区、
11、市)联合作业的区域格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从过去的应急性、分割化向常态化、集约化转变,作业服务从单一的抗旱减灾向云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拓展。30 个省(区、市) 、 318个市(地、盟)、1904 个县(旗)政府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导机构, 28 个省(区、市) 、 284 个市(含市级行政单位)、 1702 个县(含县级行政单位)政府设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各地共落实人员编制 3614 名。 20 个省(区、市)人大或政府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规章,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 30 个省(区、市)政府全部出台了 44 号文件实施意见。 二是资金投入逐步加大。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转移支
12、付 “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 ,加强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工增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继续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重要建设内容。青海2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人工增雨工程获得批复立项。2008 年以来,国家共安排资金 17.23 亿元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其中作业和业务维持资金 9.2 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7.5 亿元、科研资金 5300 万元。在中央投入的带动下,各地逐年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力度,全国各地累计投入资金 65.12 亿元。 三是业务科技快速发展。目前
13、,全国有 30 个省(区、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等行业的 357 个市(含地级单位)、2359 个县(含县级单位)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从业人员 4.77万人。现有人工增雨防雹高炮 6761 门、火箭发射架 7632 台、地面燃烧炉 414 台, 使用飞机 44 架, 建成标准化作业站点 5471 个。 2008年以来,共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32.8 万次,其中飞机作业 5481架次,累计发射火箭 71.18 万枚、炮弹 535.49 万发、各类焰弹烟条20 余万发(根)。新的探测设备和作业装备投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成投入运行的 172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34 部局地天气监
14、测和作业指挥雷达,基本覆盖各地作业站点,作业指挥系统基本建立。加强云和降水的短时数值模拟试验,建立了适合当地云和降水特征的中小尺度数值模式,作业监测和科学指挥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揭示了环北京地区典型云系结构、云降水形成发展过程和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制了混合云和暖云增雨、人工消雾作业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了无人驾驶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技术及装备。 四是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首先,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粮食安全3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地围绕粮食稳定增产需要,在关键农时、干旱农区加大人工增雨(雪)作业力度,有效增补农业亟需水源,减
15、轻农业旱灾损失;根据农作物及瓜果、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情况,适时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有效扩大防护面积,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组织防雹作业,作业区内防雹减损效益明显,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 十连增” 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抗御 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2010 年西南地区干旱、2011 年长江中下游春夏连旱中,河北、河南、四川、重庆、江西、广西、湖北、安徽等地及时开展应急抗旱跨区域联合增雨作业,效果明显。其次,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生态安全和增加水资源方面效益显著。在生态重点保护区以及天山、三江源、祁连山等主要河流、湖泊源头,各地连年组织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加了生态用水和湖泊蓄水。
16、青海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 2006 年实施以来增加降水 432 亿立方米,草山草滩得到较好恢复,黄河源头 “千湖景观 ”再度显现。人工增加降水为甘肃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以及 2009 年 4 月黑龙江沾河等地森林大火扑救做出了重要贡献。人工消减雨作业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首都庆典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气象保障。第三,人工影响天气的投资效益显著。 2008年以来,人工影响天气年均增雨(雪)作业区面积 500 万平方千米、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近 50 万平方千米,累计增加降水量 3100 亿立方米,增雨(雪)、防雹总效益约 2400 亿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投入产出比约 130。
17、4(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 一是作业能力不强,空地一体化作业体系亟待建立。目前我国作业飞机以小型飞机为主,可用作业飞机数量少、性能差,作业不够充分,覆盖范围小,不能满足科学作业需要的飞行高度、密度和范围。现用作业火箭和高炮射高有限、性能较差,自动化程度较低。作业装备技术水平整体相对落后,作业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是指挥调度机制和模型不完善,科学决策有待健全。云水资源的规模开发要求加强跨区域联合作业,需要加强国家或区域的统一指挥调度,需要省(区、市)以及市(含市级行政单位)及以下各级的协同配合
18、。区域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刚刚起步,目前只建立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指挥调度机制和模型尚不完善,影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效率和整体效益。 三是科技支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偏低,缺乏适用的室内试验平台和外场试验基地,系统性的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滞后,没有形成针对不同云系和作业条件的成套作业技术,作业效率明显低于先进国家。尚未建立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人工影响天气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业务平台有待完善。固定作业站点基5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标准化作业站点建成率仅为 53%,尚 有 4835个作业站点未达到标准化要求,限制了科学有
19、效作业。缺乏云的宏微观探测和云雨转化探测专用设备,全国一体化、上下协同的作业指挥系统不够健全,影响作业决策指挥精度和效果检验评估结果。省、市、县级业务系统主要还是以指挥系统为主,相应的业务流程、业务规范不完善。 五是区域统筹能力弱,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建立。一方面缺乏国家和区域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运行 管理机制不适应统筹集约的要求,无法实现常态化的跨区域作业;另一方面,科学指挥调度、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国家和地方事权、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等各项机制尚未建立。 六是安全监管能力不强,齐抓共管机制有待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合检查治理尚未广泛开展并形成常态化机制。
20、缺乏功能完备的安全监管平台,不能适应多层次、大规模作业的要求,部分地区在弹药存储、运输、作业等环节中还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一是防灾减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70以上,其中旱灾占气象灾害损失的 50%以上。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干旱、冰雹、森6林和草原火灾等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复杂(见图 1 我国主要降水天气系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见图 2 全国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最少的西北地区年降雨量为 5
21、0500mm ,干旱、半干旱面积超过 80%。华北地区干旱频次最高,黄淮地区和西南地区旱灾呈加重趋势,长江中下游等湿润区大范围干旱等极端事件近年来也时有发生(见图 3 全国干旱分布图)。如云黔川等省 2009-2011 年发生连年干旱,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2011 年出现冬春大面积干旱。此外,我国西南、西北、中部山区等地方冰雹灾害频发(见图 4 全国年均冰雹日数分布图),严重影响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确定了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 3 个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晋、浙、闽、粤、桂、渝、黔、云、陕
22、、甘、宁 11 个非粮食主产省 120 个粮食生产大县(见图 5 全国粮食生产区分布图) ,到 2020 年实现全国粮食生产能力比规划发布年份增加 1000 亿斤。东北和黄淮海核心区承担的粮食增产任务超过 63%,却面临着地下水超采严重、供水明显不足、干旱灾害频繁出现等诸多问题;长江流域粮食生产核心区近年来经常发生干旱,给粮食增产带来严重影响。为防止和减轻干旱、冰雹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加强农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和重要农事季节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缓解干旱威胁和减少雹灾损失,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对实现粮食高产稳产、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7二是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
23、。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脆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1/5,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 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对保障生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 25 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见图 6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其中 8 个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少雨缺水导致沙化严重、河流干枯、湖泊萎缩,湿地破坏严重,石羊河和红碱淖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要求强化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开展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威
24、胁,尤其在雾、霾天气多发的黄淮、江淮、江南及京津冀、东北、川渝、闽粤等地(见图 7 全国年均雾日分布图),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如 2013 年 1 月我国中东部和 10 月东北地区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造成多批航班延误、高速公路拥堵和群发性呼吸道疾病发生。为此,应开展人工消雾作业以减轻大雾对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需要。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 2100 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 28%,西北、华北等地区水资源短缺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随着经济
25、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显,水资源储备面临严峻形势,全国抗旱规划提出“利用人工影响天气开8发空中云水资源” 。加强常态化、规模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可以有效增加缺水地区及其上游地区的降水,从而增加水库湖泊汇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四是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种重大社会活动和突发公共事件对人工消(减)雨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首都庆典、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活动顺利进行,各地成功组织开展了人工消(减)雨作业,效果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随着我国
26、承办的重要国际性会 议赛事和各类重大活动不断增多,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工影响天气的保障需求将更加频繁和迫切。 2可行性 一是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研究表明,我国大陆上空平均水汽输入总量约为 18.2 万亿立方米,输出总量约为 15.8 万亿立方米,每年净输入量约为 2.4 万亿立方米,占输入总量的 1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国人工增雨潜力每年约 2800 亿立方米,而目前实际年增雨量仅为 500 亿立方米左右,空中云水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在人工增雨(雪) 、防雹、消雾、消云等作业监测、条件识别、作业机理、技术方法、效果评估和装备研发等方面,
27、取得了一批理论和技术成果并应用于业务。云数值9模式产品和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技术已投入业务应用,冷云催化剂催化效率提高 10 倍以上,国产暖云催化剂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性能增雨(雪)飞机即将投入运行,火箭作业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控制。机载云粒子探测仪器、双偏振雷达、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等装备研发和业务应用取得突破,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工影响天气实时指挥和高效作业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三是已有工作基础较好。我国自 1958 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设了具备基本功能的业务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培养了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人才队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
28、府的高度重视,已被广泛纳入各级规划和财政保障,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农民的高度期盼。 二、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贯彻落实 44 号文件,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有力手段、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科学合理布局,增强区域统筹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 10规划任务完成后,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基
29、本形成六大区域发展格局,基础研 究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重要成果,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协调指挥和安全监管水平得到增强,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 600 亿立方米以上,人工防雹保护面积由目前的 47 万平方千米增加到 54 万平方千米以上,人工消减雾、霾试验取得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明显提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引领、科技驱动 紧密围绕粮食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工干预和自然生态、区域协调的科学统一,发展以云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根本出发点的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作业水平和服务效益。 2坚持统筹协调、区域联合 统筹国
30、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科学设计适合我国国情、规模适度、功能合理、上下协同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布局和工作体系。打破地域隔阂,整合和共享各种资源,建立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机制。 3坚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 统筹兼顾业务布局和服务需要,软硬并重。重视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指挥平台建设,注重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发展时序和步骤,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坚持效益先导、务求实效,分步推进规划实施。 114坚持安全管理、科学规范 依照法律法规,严格规章制度,科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安全、高效、有序。密切气象、军队、公安、民航等的协作,强化空域申请、弹药储运、转场交通
31、、作业人员等的安全监管,实现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 三、总体布局 按照 44 号文件要求,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粮食、生态、水资源战略和区域发展、地方需求,结合我国开展跨省(区、市)作业实际,进行区域布局,设立重点作业保障区,合理布设作业飞机,适当建立飞机作业保障基地。以提高作业水平为目的,建立若干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作业示范和技术推广。 (一)区域布局 1区域划分的原则 适当考虑我国传统的几大行政区域划分情况,在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 年)作业示范区和重点作业区等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考虑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作业需求、区域发展的规划格局、天气系统分布特征、空域管理格局和气
32、象业务区域划分等主要因素,兼顾其他相关行业分区管理布局,统筹确定、合理划分各区域。 (1)衔接国家战略发展格局的原则 衔接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生产布局。 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的粮食生产区布局分12为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核心区分为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分布在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划分尽量与粮食生产区布局全面衔接。 衔接全国生态规划的布局。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划分为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
33、东北黑土漫岗区、青藏高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洋区等 9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 划分尽量与生态区的划分相衔接。 衔接全国抗旱规划的区域布局。全国抗旱规划将全国抗旱布局划分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6 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划分尽量与抗旱区域布局相衔接。 (2)与区域发展规划格局相对应的原则 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有东北振兴“十二五 ”规划、西部大开发“ 十二五” 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划分尽量与区域发展规划格局相对应。 (3)兼顾其他行业
34、发展需求的原则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 年)提出了“ 加快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建设”的要求,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划分了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中部和华北 6 个森林防火13建设区域,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划分了西南、东南、长江上中游、黄淮和北方等 5 个一级烟草种植区, 林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划分了东北森林区、西北风沙区、沿海区、西部高原区、长江、黄河、珠江、中小河流及库区、平原农区、城市区等 10 个生态屏障区。人工影响天气规划区域的划分尽量 兼顾相关行业的需求和规划布局。 (4)关联气象业务体系的原则 我国气象业务的区域布局为东北、西北、新疆、华北、华中
35、、西南、华东、华南等 8 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划分尽量与气象业务体系关联,有机衔接其他气象业务。 (5)与空域管理格局对接的原则 我国空域分属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划区域管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分为东北、西北、新疆、华北、中南、西南、华东空管局。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的划分充分考虑空域管理布局,尽量与其对接。 (6)有利于同类云系统一作业的原则 适合作业的天气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如影响东北区域的东北冷涡、影响西北区域的高原低槽、影响西南区域的西南涡、影响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江淮气旋及华北冷涡、华南准静止锋等。人工影响天气区域
36、布局尽量将同类作业天气系统划到同一个区域,以利于区域内的作业探测、作业装备、催化类型、作业预警的统一布局和联合作业。 14(7)延续上轮规划的原则 人工影响天气规划(2008-2012 年)划分了三江源、祁连山、新疆山区、东北等 4 个示范区和华北环北京地区、豫鲁皖苏产粮区、西南特色农业水电区、华中丹江口水库集水区、鄱阳湖流域生态区、赣粤东江水库集水区等 6 个重点作业区。人工影响天气区域的划分尽量延续上轮规划的划分,并加以修订完善。 2区域划分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将全国分为东北、西北、华北、中部、西南和东南 6 个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见图 8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布局示意图),其中东北、中部和
37、东南 3 个区域分别与我国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对应,西北区域重点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华北区域重点保障京津冀首都圈水资源安全,西南区域重点保障特色农业生产和水库蓄水发电。具体划分如下: (1)东北区域 该区域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 3 省全境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4 个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面积 125万平方千米,为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优质粳稻和大豆产区。区域内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和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被列入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见图 9 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2)西北区域 该区域包括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
38、生产建设15兵团)等 5 省(区)全境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4 个地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面积约 353 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生态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重要的农经作物生产区。区域内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占全国的 50%。(见图 10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3)华北区域 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 4 省(市)全境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4 个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 ,面积 68 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区和生态保护与农经作物生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为全国人均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见图 11 华北区域
39、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4)中部区域 该区域包括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 5 省,面积 75万平方千米,为我国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小麦、玉米和稻谷优势产区。区域内的丹江口水库集水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的水源地,大别山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见图 12 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5)西南区域 该区域包括四川、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6 省(区、市),面积约 260 万平方千米,是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全国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水能资源蕴藏量约占全国的 70%(见图 13 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16布局示意图)
40、。 (6)东南区域 该区域包括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海南、上海 7 省(市),面积 82 万平方千米,是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稻谷重要生产区,其中江西、湖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省份。南岭山地森林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鄱阳湖、洞庭湖是我国最具世界影响的湿地。 2011 年起开展的赣粤闽增雨作业实现了跨区域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为跨省统筹调度作业打下了前期基础(见图 14 东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示意图)。 3区域牵头省份的选择 区域牵头省份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在区域中区位优势明显、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基础扎实、前期具有组织跨省(区、市)作业经验并且人工
41、影响天气保障任务重等方面。因此,选择吉林、甘肃、北京、河南、四川、江西等省(市)分别作为东北、西北、华北、中部、西南和东南区域的牵头省份,在长春、兰州、北京、郑州、成都和南昌建立区域中心,组织开展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1)东北区域牵头省份 吉林省是我国率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省份。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从农业抗旱、防雹、森林草原防火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向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水库蓄水和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等多领域拓展。吉林省政府17率先购置了装备有先进云物理探测设备的人工增雨(雪)飞机,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飞机的运行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8 年全
42、国第一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吉林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实验室 ”落户吉林省,建成了一系列科研、业务和学术交流平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2009 年以来,吉林省牵头组织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省(区)开展了多次跨省(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初步建立了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协调制度,积累了组织协调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力量开展跨省(区)联合作业的经验。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位于东北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长春市建立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组织协调该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 (2)西北区域牵头省份 甘肃省是我国最
43、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省份之一,也是西北区域气象中心所在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甘肃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0 年,甘肃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投资的甘肃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工程被列为甘肃省 “十五” 期间十大农业基础工程之一,该工程初步建立了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监测和指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水平。甘肃省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 “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祁连山开展了多年野外观测试验,取得18了一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2009 年以来,甘肃省牵头组织
44、陕西、青海、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 ,开展了跨省(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初步建立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协调机构,制定了包括跨省(区)联合作业、业务交流与协调、经费结算等一系列制度,积累了组织协调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力量开展跨省(区)联合作业的经验。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四周辐射陕、宁、青、新、蒙等省(区),是西北区域的交通枢纽。兰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地学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开发可以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在兰州市建立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组织协调该 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 考虑到西北地域
45、广阔,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建立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分中心。新疆陆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新疆也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基础良好、效益明显,已完成 “天山山区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 ”等国家级科技项目以及 “新疆人工增雨(雪)应急抗旱工程 ”等重大工程项目,在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乌鲁木齐市建立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19分中心,对于增强兰州区域中心的指挥协调能力,更及时、高效地组织新疆维吾尔自治
46、区和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 (3)华北区域牵头省份 北京市是华北区域气象中心所在地。通过实施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能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北京市云雾降水综合探测能力全国领先,拥有先进的飞机云降水探测系统。全市的 34 个地面作业点完成了初期标准化改造,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作业指挥和监控。初步建成了高效的作业指挥和通信系统,形成了一支由高、中级科技人员组成的高学历青年科技研发队伍,从事云雾降水等多个方向的研究, 2012 年由北京市科委授予成立 “云降水物理研究与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自 2003 年开始联合河北省
47、,在密云、官厅水库汇水区常年开展增蓄型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雪)联合作业,同时还积极支援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增雨抗旱 飞机作业以及周边地区森林灭火等应急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在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2009 年国庆 60 周年首都庆祝活动等气象保障工作中,北京市组织协调华北 5 省(区、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力量科学构筑人工消减雨防线,成功保障了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些跨省(区、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施,为组织协调华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力量开展跨省(区、市)联合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北京市是我国首都,基础条件好,位于华北区域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四周辐射津、冀、晋
48、、蒙等省(区、市),交通便利。在北京市建立华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组织协调该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 (4)中部区域牵头省份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自 1988 年恢复以来,在组织机构、法规体系、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业务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领域包括粮食和农经作物生产、水库蓄水、林区生态保护、抗旱、城市生态改善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季节性向常年性、常规化转变,由应急抗旱型向蓄水型、生态型转变,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提高科技水平、总体效益转变,由独立作业向区域联合作业转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2009 年以来,河南省牵头,豫、鲁、皖、苏 4 省密切合作,
49、探索建立了联合作业协作机制,开展了联合作业,制定了豫鲁皖苏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协作章程、豫鲁皖苏跨省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实施方案等,为组织协调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力量开展跨省联合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基础条件较好,是中部区域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在郑州市建立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组织协调该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 (5)西南区域牵头省份 四川省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省份之一,也是西21南区域气象中心所在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共享的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作业和通信系统。全省 21 个市(州)全部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形成了由高、中级人才组成的技术队伍。近年来开展了大气探测、人工增雨潜力、人工防雹作业判据、空中云水资源评估等各类研发工作,实现了各类气象资料实时调用、飞机作业实时指挥以及与市(州)的可视会商,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近年来,四川省组织重庆、云南等省(区、市)开展了飞机跨省(区、市)联合作业,取得很好效果。 2011 年建立了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