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 西 林 壁 这 是 苏 轼 在 1084年 游 庐 山 时 题 在 西 林 寺 墙 壁 上 的 一 首 诗 。庐 山 景 色 秀 美 , 山 中 奇 花 异 木 险 峰 怪 穴 , 流 泉 飞 瀑 山 亭 云 阁 , 气 象 万千 , 不 可 胜 数 。 前 两 行 诗 写 诗 人 在 庐 山 漫 游 , 觉 得 峰 回 路 转 , 目 不 暇接 。 庐 山 究 竟 美 在 哪 里 ? 是 雄 奇 、 是 壮 丽 、 是 险 峻 、 还 是 幽 秀 ? 诗 人 说自 己 没 有 认 清 庐 山 的 真 正 面 目 , 为 什 么 呢 ? 在 三 四 行 中 解 释 道 : 我 不 认识
2、庐 山 的 真 面 目 , 只 因 为 我 身 在 庐 山 中 , 视 野 太 狭 窄 , 只 能 看 到 局 部 ,要 是 身 在 庐 山 之 外 , 从 高 处 看 , 就 能 认 识 庐 山 的 全 貌 了 。课 前 , 我 布 置 学 生 查 阅 相 关 的 资 料 , 有 关 于 题 壁 诗 的 , 有 关 于 苏 轼 生 平的 , 还 有 苏 轼 的 其 他 著 作 等 , 相 信 课 前 预 习 的 资 料 查 阅 , 让 他 们 更 全 面地 了 解 了 诗 歌 的 背 景 、 相 关 的 内 容 , 更 有 助 于 诗 歌 学 习 。 在 学 习 这 首 诗时 , 我 先 让
3、 学 生 回 想 我 们 学 古 诗 的 方 法 : 1、 解 诗 题 , 知 作 者 。 2、 初 读诗 , 正 字 音 。 3、 再 读 诗 , 清 节 奏 。 4、 抓 字 眼 , 明 诗 意 。 5、 多 诵 读 ,悟 诗 情 。 然 后 安 排 学 生 先 自 主 学 习 , 借 助 有 关 资 料 和 书 上 的 注 释 , 自 己去 读 , 去 理 解 诗 所 表 达 的 意 思 。 接 着 在 全 班 交 流 , 走 进 庐 山 , 感 受 那 里的 高 山 峻 峰 , 想 象 诗 人 当 年 在 庐 山 写 下 这 首 诗 时 的 情 景 。 在 指 导 学 生 朗读 古 诗
4、 时 , 可 以 是 齐 诵 、 轮 诵 、 唱 诵 或 表 演 读 , 形 式 多 样 , 重 在 读 出 理解 , 读 出 感 受 。 有 了 这 些 奠 定 后 , 我 们 就 要 直 奔 本 课 的 重 难 点 , 即 引 导学 生 理 解 “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 ” 这 句 诗 的 内 在 含 义 。经 师 生 讨 论 , 大 家 明 白 了 一 个 道 理 : “ 要 想 认 识 事 物 的 本 质 , 必 须 全 面客 观 地 把 握 、 冷 静 地 分 析 , 才 能 不 被 局 部 现 象 所 迷 惑 。 ” 也 就 是 我 们 常
5、说 的 一 句 俗 语 : 当 局 者 迷 , 旁 观 者 清 ” 。 在 理 解 含 义 的 基 础 上 , 我 设 计了 一 个 问 题 :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你 还 发 现 了 哪 些 站 在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看 见 不同 的 事 物 的 例 子 , 让 学 生 结 合 生 活 实 际 来 讨 论 。 学 生 谈 及 如 人 的 立 场 不一 样 , 所 以 评 定 一 个 人 是 好 是 坏 的 结 果 也 不 一 样 ; 犯 错 误 时 , 自 己 往 往不 能 发 现 , 总 是 当 别 人 指 出 后 方 才 醒 悟 等 等 。当 然 , 还 有 很 多 不 足
6、 之 处1、 由 于 学 生 感 悟 很 多 , 所 以 预 设 的 拓 展 的 内 容 没 有 出 示 ; 虽 然 力 求 关注 每 位 学 生 , 设 计 了 多 样 化 评 价 、 解 说 式 评 价 、 引 导 性 评 价 等 评 价 方式 , 但 真 正 到 了 课 堂 上 , 还 是 觉 得 不 尽 完 美 。2、 在 处 理 教 学 难 点 时 , 有 点 急 于 求 成 。 在 前 两 句 诗 歌 的 学 习 中 , 学 生已 经 基 本 明 白 “ 看 不 清 庐 山 的 本 来 面 目 , 只 因 为 自 己 身 在 庐 山 之 中 , 看来 看 去 , 只 能 看 到 庐 山 的 一 部 分 ” 。 但 要 他 们 谈 谈 学 习 古 诗 后 有 什 么 启发 时 , 学 生 思 维 转 不 过 来 , 于 是 我 直 接 点 拨 , 没 有 给 学 生 思 考 、 讨 论 、交 流 的 机 会 ( 心 里 担 心 着 时 间 所 剩 无 几 了 ) 。 其 实 , 应 该 给 学 生 充 分 思考 、 讨 论 的 时 间 , 最 后 的 拓 展 阅 读 完 不 成 的 话 , 可 以 放 到 课 后 。